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探尋二戰英軍「螢火蟲」坦克編製

探尋二戰英軍「螢火蟲」坦克編製

德軍「虎王」重型坦克、「虎」式重型坦克、「黑豹」中型坦克,甚至四號中型坦克的最大規模編製,都能達到裝甲營規模。相比之下,英軍與英聯邦軍隊的「螢火蟲」就從未有過這樣的編製。作為75毫米炮型坦克的反坦克火力補充,「螢火蟲」總是與其他坦克混編,最大編製不過為坦克分隊。絕大多數情況下,甚至不到一個分隊,而只是一個分隊的組成部分。

諾曼底戰役中,英軍裝甲師下轄的四個裝甲團,只有師屬裝甲旅下轄的三個裝甲團才裝備「螢火蟲」,與其他坦克進行混編,裝甲師的直屬裝甲偵察團只裝備「克倫威爾」坦克。

每個裝甲團下轄一個團部中隊和三個坦克中隊,分為A、B和C中隊,共裝備59輛中型坦克/巡洋坦克;團部中隊裝備2輛中型坦克/巡洋坦克,每個中隊裝備19輛中型坦克/巡洋坦克;每個坦克中隊下轄一個指揮分隊和四個坦克分隊,指揮分隊裝備3輛中型坦克/巡洋坦克,每個坦克分隊裝備4輛中型坦克/巡洋坦克,其中只有1輛為「螢火蟲」,其他3輛為75毫米炮型坦克。

英軍裝甲師麾下的第一個裝甲團A中隊編製

禁衛裝甲師和第11裝甲師只有裝甲偵察團才裝備「克倫威爾」,其他三個裝甲團主戰裝備都是謝爾曼」。因此,在這兩個裝甲師中,每個坦克分隊的1輛「螢火蟲」與3輛75毫米炮型「謝爾曼」混編。在第7裝甲師中,無論是裝甲偵察團,還是三個裝甲團,主戰裝備都是「克倫威爾」。因此,第7裝甲師的每個坦克分隊為1輛「螢火蟲」與3輛克倫威爾」混編。1944年8月之前,每個裝甲師下轄的一個裝甲偵察團只裝備「克倫威爾」。1944年8月開始,作為對裝甲偵察團的反坦克火力補充,英軍將「挑戰者」與「克倫威爾」進行混編,「螢火蟲」裝備裝甲偵察團的例子則極為罕見

加軍裝甲師的編製與英軍裝甲師相同,但裝備略有不同。加軍裝甲師下轄的四個裝甲團,裝甲旅下轄的三個裝甲團,以及裝甲師直屬的一個裝甲偵察團,主戰裝備都是「謝爾曼」,從未裝備過「克倫威爾」。1944年9月之前,只有裝甲旅下轄的三個裝甲團才裝備「螢火蟲」。1944年9月開始,裝甲師下轄的裝甲偵察團也開始裝備「螢火蟲」。其裝備比例亦為每個坦克分隊裝備1輛「螢火蟲」和3輛75毫米炮型「謝爾曼」。

在英軍與英聯邦軍隊的獨立裝甲旅中,「螢火蟲」的裝備情況與裝甲師相同。不同之處為獨立裝甲旅只下轄三個裝甲團,而沒有裝甲師下轄的一個裝甲偵察團。以「丘吉爾」步兵坦克為主戰裝備的英軍與英聯邦軍隊獨立坦克旅,不裝備「螢火蟲」。如果有反坦克作戰任務的需要,往往會在獨立坦克旅中臨時配備「阿喀琉斯」自行反坦克炮。

此時,受產量的限制,「螢火蟲」的裝備比例和數量都上不來。同時,「螢火蟲」缺乏足夠有效的高爆彈,也是其裝備比例受限的原因之一。1944年7月,英軍舍伍德義勇遊騎兵團的「謝爾曼」航向機槍手亞瑟·雷迪什(Arthyr Reddish)評價道:「我們的部分裝甲兵認為,在複雜地形上作戰時,75 毫米坦克炮要比 17 磅坦克炮的效果更好。75 毫米坦克炮的高爆彈威力更大,在這樣的地形(諾曼底)作戰時,使用最多的就是高爆彈。我們認為,這種混編有利有弊。每個坦克分隊裝備一輛 17 磅炮型坦克,是最佳的比例。」

當然,其他英軍與英聯邦軍隊裝甲兵可能會不同意他的觀點。究竟需要多少「螢火蟲」,與具體裝甲團的戰術和長期面臨的任務有關。時常與德軍裝甲單位遭遇的裝甲團,自然希望裝備更多螢火蟲」。

這是南非第 6 裝甲師比勒陀利亞裝甲團在二戰勝利後舉行的告別儀式的照片,此時其裝備的大部分坦克為 76.2 毫米炮型 M4A1,距離鏡頭最近的團部中隊則是一輛「謝爾曼」1C 型「螢火蟲」坦克。

1944年末,「螢火蟲」的儲備量已經大幅提升,高爆彈的問題也得到了初步解決。在西北歐戰場上,英軍與英聯邦軍隊裝甲師和裝甲旅裝備的「螢火蟲」數量,也從每個坦克分隊裝備1輛,提升為2輛。二戰結束時,在西北歐戰場上,英軍與英聯邦軍隊裝甲師和裝甲旅裝備的「螢火蟲」與混編的75毫米炮型「謝爾曼」的比例,已經達到了1:1。

據此,西北歐戰場上的「螢火蟲」裝備編製情況為:1944年6月至9月,在滿編狀態下,每個裝甲師應該裝備36輛「螢火蟲」,平均每個裝甲團裝備12輛,每個中隊裝備4輛,每個分隊裝備1輛。1944年9月至1945年5月,在滿編狀態下,每個英軍裝甲師、裝甲旅或加軍裝甲旅應該裝備72輛「螢火蟲」,平均每個裝甲團裝備24輛,每個中隊裝備8輛,每個分隊裝備2輛。1944年9月至1945年5月,在滿編狀態下,每個加軍裝甲師應該裝備96輛「螢火蟲」,平均每個裝甲團裝備24輛,每個中隊裝備8輛,每個分隊裝備2輛。

1944 年 7 月 25 日,一輛「克倫威爾」巡洋坦克與一輛「謝爾曼」5C 型「螢火蟲」坦克的車組在法國諾曼底前線的一個小鎮外休息

在義大利戰場上,每個坦克分隊裝備的「螢火蟲」的數量與75毫米炮型「謝爾曼」的比例亦為1:3。這裡的地形不適合坦克作戰,英軍與英聯邦軍隊面臨德軍裝甲兵的壓力較小,因此裝備「螢火蟲」的渴求也不如西北歐戰場那麼迫切。

英國陸軍部第204/8291號文件記述:「紐西蘭軍隊報告,在每個坦克分隊保留 3 輛 75 毫米炮型謝爾曼是非常必要的。17 磅炮型謝爾曼在分隊後方提供支援,扮演反坦克炮的角色。每個裝甲團應該裝備 6 輛 105 毫米榴彈炮型謝爾曼、12 輛 17磅炮型謝爾曼和 38 輛 75 毫米炮型謝爾曼。」

以上為理想狀態下「螢火蟲」的編製與裝備,實際情況往往會與理論出現偏差。

實際上,「螢火蟲」的裝備量很難達到滿編狀態。諾曼底戰役中,可能總是缺編;二戰末期,又可能超編。「螢火蟲」優先供應西北歐戰場,義大利戰場的「螢火蟲」無法一次性到位地供應。在某些時段,某些坦克分隊沒有「螢火蟲」可裝備。

每個坦克分隊裝備1輛「螢火蟲」和3輛75毫米炮型坦克的編製只是普遍現象,並非每個裝甲團都如此。在裝備「螢火蟲」之前,每個坦克分隊只裝備3輛坦克,「螢火蟲」是後加入編製的。英軍第24槍騎兵團就沒有採用1輛「螢火蟲」與3輛75毫米炮型「謝爾曼」組成一個坦克分隊的編製。他們將3輛「螢火蟲」組成一個坦克分隊,由中隊集中指揮。如果一個坦克中隊幸運地裝備了4輛「螢火蟲」,多出來的1輛將分配給指揮分隊。英軍第13/18輕騎兵團則會將「螢火蟲」編為一個分隊,置於後方的團部直接指揮之下,用於封堵德軍坦克的反擊。無論任何情況,團部都不會將「螢火蟲」從這個分隊中抽調出來。

1944 年 12 月拍攝的義大利戰場上的英軍第 2 皇家坦克團 C 中隊,混裝了 3 種不同型號的「謝爾曼」。距離鏡頭最近的是綽號為「卡梅隆」(Cameron)的 76.2 毫米炮型 M4A1(「謝爾曼」2A)。其身後為一輛「螢火蟲」,還有裝備 75 毫米 M3 型坦克炮的「謝爾曼」2 型或「謝爾曼」5 型。一個中隊內裝備了如此多不同的坦克,勢必成了 C 中隊軍需官的惡夢,因為他不得不面對需要為部隊搜集至少 3 種不同口徑種類的炮彈。

「螢火蟲」與「克倫威爾」或75毫米炮型「謝爾曼」進行混編,是最為普遍的組合模式。實戰中,可能出現更為多變的形式進行混編。1944年7月31日,在替換第7裝甲師第22裝甲旅的第4倫敦郡義勇騎兵團時,第5皇家恩尼斯基倫禁衛龍騎兵團同時裝備了2輛以上「挑戰者」和3輛以上「螢火蟲」。儘管其並不是裝甲偵察團,但仍然裝備了「挑戰者」,並與「螢火蟲」同時出現在各個中隊。1944年12月,作為第7裝甲師的師屬裝甲偵察團,第8國王皇家愛爾蘭輕騎兵團就裝備了「螢火蟲」,並與新換裝的美製M24「霞飛」輕型坦克混編。在義大利戰場,第7裝甲旅第2皇家坦克團甚至混編了「螢火蟲」、76.2毫米炮型「謝爾曼」和75毫米炮型「謝爾曼」。這就意味著,坦克中隊的軍需官將面臨一場災難——他必須處理3種不同口徑和型號的穿甲彈和高爆彈,以及部分無法通用的零件。

綜上所述,「螢火蟲」的最大編製也不超過一個坦克分隊。通常情況下,甚至連一個坦克分隊都不到,只是在一個分隊中佔1到2輛。在各種文獻和資料中,「螢火蟲」的稱謂雜亂不一或從未提及,已經對這種坦克戰史記錄的收集、整理和研究造成了巨大的阻礙。具體到分隊級的混編編製,就更加大了研究的難度。如果只提及分隊的動向和戰績,而沒有具體到某輛坦克的型號,那麼就無從判斷敘述的是「螢火蟲」,還是其他型號的坦克。

本文摘自《屠虎驅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清朝康熙皇帝用帝王心術干這件事,結果讓黃河多泛濫幾十年
如虎似狼,秦咸陽衛戍軍
當今世界核戰爭對國際政治、戰略和戰場的影響
肉體與鋼鐵的搏鬥:二戰美軍單兵反坦戰術

TAG:戰爭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