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沒有武則天的本事,空有武則天的野心

沒有武則天的本事,空有武則天的野心

武則天稱帝對整個封建王朝都是一種衝擊,她開了一個先例,一個女性臨朝的先例。

在唐代,特別是在武則天去世後幾十年間,各路宮廷貴婦不再只想著相夫教子。

她們渴望得到權力,以武則天為榜樣,野心深種。

最具代表性的任務就是唐中宗李顯的皇后韋氏。

苦命王妃,堅強女性

韋氏出身普通貴族家庭,很早就嫁給了當時的太子李顯,當時唐高宗還在世。

他們的婚姻還算比較幸福,在長子出生以後,太子妃韋氏更加滿意她的生活。

如果不是武則天的存在,韋氏可能會安安心心的在後宮中做一個再平凡不過的皇后。

正因為自己的婆婆武則天,她的皇后寶座只做了一年,就成了階下囚。

當時身懷六甲的韋氏,拿了幾件衣服就坐在一輛破破爛爛的車裡。

和自己的丈夫李顯灰溜溜地離開了長安,像老鼠一樣被人趕著去了均州。

名為韋王妃,實則階下囚。

挺著大肚子的韋氏,除了驚慌地哭泣,捂著肚子祈禱,一點辦法也沒有。

在去均州的路上韋妃為李顯生了他們最後一個孩子。

韋妃奄奄一息地抱著孩子,李顯身無一物,只能脫下自己的衣服,裹著這個可憐的女兒。

雖然兩個人遠遠地離開了政治中心,可是武則天不會輕易放過他們。

他們的生活充斥著今天這個親人被殺了,明天娘家人被流放了。

生死就是一線間的事情,每一個從長安來的使者,都有可能是他們的索命鬼。

在這種折磨下,李顯的心裡防線很快崩塌了。

一聽到母親派人來,立刻就要上吊自殺。

而韋妃卻在這種折磨中慢慢磨出了一顆尖厲的心。

她一邊安撫丈夫,一邊抱著兒女。

能多活一天,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

十幾年,這樣的擔驚受怕的生活,他們過了十幾年。

十幾年後,武則天召回這對苦命的夫妻。

同樣是坐著落魄的車子,緩緩走回皇城。

那時的李顯越發軟弱,他一邊嘆氣,一邊抽泣。

而韋妃反而更像個有主見的頂樑柱,籌劃著回去以後怎麼自保。

發動政變,換回榮耀

702年,八十二歲的武則天不久於人世,她的男寵張氏兄弟成了她風燭殘年最信任的人。

所有人都很擔心武則天一糊塗,皇位既不傳李家,又不傳武家,直接給了張家。

以李顯為首的李氏皇族決定先發制人,發動政變。

在李顯再次被立為太子的這七年,他的日子也並沒有多好過。

嫡長子、女兒和女婿相繼被殺。

膽子早就被嚇破了,再加上李顯本來優柔寡斷的個性。

能夠鼓動李顯,並且能讓李顯言聽計從的。

只有這個李顯發誓讓她過上好日子的韋妃。

神龍政變的結果是武則天去世,李顯順利登基而結束。

韋妃順理成章成了韋皇后。

這次她要做實實在在的皇后,甚至是和武則天一樣的皇后。

韋皇后要求唐中宗李顯封自己為「順天詡聖皇后」。

有宮女看到韋皇后的衣箱上飄起了五色祥雲。

韋皇后的娘家人幾乎已經死絕,她刻意親近在朝廷中有一定勢力的武家人。

和唐中宗一起臨朝聽政,參政,發表自己的政見。

包養了兩個情人,利用情人監視朝中大臣。

製造輿論、安插親信、掌控朝政。

這些事情,韋皇后做得得心應手。

她之所以能做的這麼順暢,是因為有一個最好的榜樣——武則天。

韋皇后早就不是那個在車上痛哭的無奈婦人,她不想再過從前的日子了。

她要掌握權力,擁有權力,甚至凌駕在她丈夫之上。

可她恰恰忘記了最重要的一點,她所有權力的來源都是來自於丈夫的縱容。

並不是來源於她自己,這是她和武則天最大的區別,也是掌控朝局最重要的一點。

兩次政變,香消玉殞

唐中宗執政五年間,居然發生了兩次政變。

一次是太子李重俊帶兵政變,說是清君側。

其實根本就是針對韋皇后和上官婉兒。

一個沒有血緣關係,只會打壓,貶低,謾罵自己的母親。

一個沒有血緣關係,丈夫和妾生的,阻礙自己掌握權力的兒子。

這兩個人別說親情,說他們之間是赤裸裸的仇恨都不為過。

李重俊只在也不是個聰明人,優柔寡斷,做事畏畏縮縮。

結果錯過了速戰速決的時機,當場被殺掉了。

除掉了這個心腹大患,韋皇后更加得意洋洋。

她沒有加快步伐,培植勢力。

反而整天在宮裡由兩個男寵配著喝酒聊天,宴飲取樂。

唐中宗根本不管這些事,一來他怕老婆,二來他也是個怕麻煩的主。

他樂得放權給自己的老婆和女兒,只要自己當一天皇帝就享受一天。

可能是享受多了,吃喝太好了。

在他當了五年皇帝之後,突然崩逝了。

這件事真是讓韋皇后,又開心又著急。

開心的是,丈夫終於死了,自己是名正言順的太后了。

太后的權力可比皇后大多了。

根據武則天的劇本,也是從太后位子上坐到皇帝寶座的。

她離皇位又進了一步。

著急的是,丈夫死得太突然了。

沒有給她一點時間籌劃準備,選誰當皇帝?

她怎麼公開臨朝攝政?

怎麼對付懷有異心的人?

這些都是需要準備的。

自從太子李重俊死了以後,唐中宗只剩下兩個兒子。

一個三十一歲,一個十六歲。

有腦子的人都知道選十六歲的孩子當皇帝,太后才能名正言順地攝政。

這條路完全是沿著武則天當年走過的樣子,韋皇后照樣學樣。

在朝廷中,李氏是正統的皇室血統,武氏在這幾十年來一直處於權力中心。

可是韋氏呢?

韋皇后的血親基本死絕了,只有堂兄弟,也沒什麼本事。

其實韋皇后也只能在名稱這種虛名上學學武則天,引得李氏皇族的不滿。

面對這種局面,沒什麼比政變更能解決問題的了。

在那個夏夜,韋皇后正摟著男寵睡覺呢,突然被外面地喊殺聲吵醒。

喊殺聲越來越近,她連衣服都來不及穿好,就往玄武門跑去。

她連這次政變的對象都來不及搞清楚。

只想著找京城護衛營救,其實正是李隆基帶領京城的護衛發動的政變。

韋皇后這一跑等於自投羅網,當場就被人殺了。

韋皇后野心不小,想當第二個武則天,想開創一個韋氏王朝。

可是她既沒有武則天的政治頭腦,也沒有像武氏家族這樣值得培養的後備力量。

不過空有野心,想想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則天 的精彩文章:

揭秘:武則天為何一輩子都信賴狄仁傑?

TAG:武則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