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的宰相和丞相是不是同一個概念呢?

古代的宰相和丞相是不是同一個概念呢?

相信很多觀眾在古裝影視劇中經常聽到宰相、丞相這樣的稱呼。宰相和丞相在我古代可以說是位高權重。那麼這兩者之間有什麼異同呢?我們也許可以通過剖析它們的字形來看一看。我們先來看看甲骨文的丞字,它描摹的是一個人掉進了陷阱里,有人伸出雙手把他拯救出來的情形,由此就引申出幫助、輔佐的意思。相也有輔助的意思,如「吉人自有天相」中的相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丞相就是輔助國君的官員。

宰、相這兩個字的結合也類似。我們先看看宰字的甲骨文字形。宰在甲骨文中是這樣寫的,它的上面是表示房子的宀,我們現在把它叫做寶蓋頭,下面是表示行刑工具的?,藉以表示罪犯。整個字就是通過宀和?來會意,意思正像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所說的:「宰,辠人在屋下執事者。」也就是說,一個受了刑在房屋下做雜役的罪人。

有的宰字的甲骨文字形在?下面增加了一個裝飾性的橫畫,因此宰字下部分就變成了辛。

金文沿襲了有飾筆的寫法。

小篆把字形寫得更均勻、更對稱。

宰相二字明確出現是在《韓非子·顯學》篇中,裡面說:「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起於卒伍。」意思就是開明的君主所用的官吏,宰相一定是從基層行政單位提拔起來的,猛將也一定是從基層士兵做起的。這句話裡面的宰相是掌握權力的大官的泛稱;後來就借指歷代輔助皇帝、統領群臣、總攬政務的最高行政長官。實際上,在我國古代,以宰相做正式官名的只有遼代,和宰相職權相當的,有秦代漢代的丞相、相國、三公,唐朝宋朝的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三省長官以及同平章事,明代清代的首席大學士、軍機大臣、總理大臣等。

簡單來說,宰相和丞相都可以指中國古代輔佐君主治理國家政務的最高行政長官,但不同的是,宰相更多的時候是一種通稱,而丞相起碼在秦朝漢朝宋朝都是正式官名。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搜狐歷史 的精彩文章:

空城計那一出,司馬懿為何要看著孔明撫琴焚香,咋不一箭射下來
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後 李建成的八大幹將都有何結局?
中國歷史上誰最牛,看看官方排行榜讓你無話可說

TAG:搜狐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