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案例 | 轉型後的 IBM 加持,江河瑞通如何解決水行業的四大難題?

案例 | 轉型後的 IBM 加持,江河瑞通如何解決水行業的四大難題?

人工智慧熱到現在,業內基本「統一了思想」,那就是通過人工智慧技術,把傳統行業武裝起來,更高效更智能的解決問題,最終走向「共同富裕」。

於是我們得以見到,第三次崛起、野心勃勃的人工智慧擠爆了安防業,擠爆了各大醫院的放射科,也擠爆了離錢更近的金融業。此外,還有農業、教育、能源、物流排著隊,輪流等待被「翻牌子」。

這場以科技行業為中心,突襲傳統行業的戰役,現在已經進入相對平穩的階段。如某互聯網大佬所言,當 AI 公司進入一個傳統行業後,它就會見到真正的「大哥」。言外之意是,傳統行業的水,不是那麼好滑的,但這是必經之路。這條路可見的終點,或許就是人類夢寐以求的「萬物聯網」。

毫無疑問,IBM 是這條路上出發最早的。傳統行業的經驗絕對是 IBM 的一張王牌,沒有行業經驗,科技企業想要理解大數據代表的意義,恐怕需要一些時日。

雷鋒網據官方資料獲知,IBM 已經不再是此前被熟知的軟硬體服務提供商,而是一家認知解決方案和雲平台公司。轉型前後,傳統行業都是其最重要的商業戰場。在本文中,雷鋒網要講的這個 AI 掘金案例,是來自水行業的一家傳統公司——江河瑞通。

江河瑞通是一家什麼公司?

1998年,江河瑞通在中關村正式成立,其主營業務非常簡單,就是為水行業客戶提供相關軟體,目前業務已覆蓋水利、水務、環保、農業、海洋和軍工六大行業,為國家防總、水利部、南水北調及環保海洋部門等千餘家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

在成立接近20年的關頭上,江河瑞通的創始人田盛華開始琢磨,面對大到幾乎無法預估的水利「蛋糕」,為什麼一直沒有把公司做大,哪裡出了問題?此外,原先就有的水利問題,似乎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有得到跨越性的發展。

2015年,在這個契機上,江河瑞通正好碰到了剛剛轉型完的 IBM,二者一拍即合。田盛華向雷鋒網談到:


我們一直在反思,管理、技術、市場哪些地方是不是出了問題?正在這個關鍵時刻,在反思尋求轉型的關鍵階段,有幸跟IBM溝通,這個時候 IBM 推出了它的物聯網,所以我們開始跟 IBM 合作。從 2015 年的 6 月份合作開始到今天為止,我們在接近3年的時間裡,做了三件事。

IBM 和 江河瑞通做了什麼?

田盛華說的三件事,分別是江河瑞通物聯網平台、模型平台、圖像識別和語音交互的應用,把這三件事應用到水利,主要解決的是水多、水少、水渾和水污染四個問題。

所謂水多,就是防洪,每年的初春和盛夏都是頭等大事。即便每一年都投入了大量的人、財、物,洪澇災害依然是新聞中的常客,就在剛剛過去的夏季,連續降雨導致湖南某地遭受洪災,防洪調度任重道遠。

所謂水少,就是水資源分配不均,南多北少,東多西少,需要對缺水地區進行調配,典型工程如南水北調。調水除了是個超級工程之外,怎麼調,什麼時候調都需要考慮清楚。有的水域水價低,有的水域在不同時間水價不同,如何找到最優解?

所謂水渾,指的是水含沙量越來越高,主要是水土流失,以及地下水位下降所引發的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另外海水倒灌也是每一個臨海城市幾乎都要面對的問題。以上海黃埔江為例,每年都會遭到海水倒灌,此時就需要上游放水來抵抗海水的倒灌,此前判斷是否倒灌,如何調度都是依靠人類的眼睛和相對滯後的供水影響反饋,效率很差效果不佳。

所謂水污染,就是我們理解中的水污染,這不僅是國內面臨的環境問題,而且是全球性的環境問題。

除了和「水」直接相關的四大問題,政府出台的「河長制」新政,也給江河瑞通和 IBM 的合作帶來了新的機遇。所謂「河長制」,指的是政府要求建立省、省、市、縣、鄉四級河長體系,由黨政一把手擔任「河長」,對各自轄區內的水域負總責,但凡出了問題,就會受到追責。在政策的強力之下,各級政府被推動著尋找更為有效、更為智慧的「水利管理工具」。

於是,江河瑞通在 IBM 的幫助之下,研發了三大平台,來一一解決這些問題。具體而言:

  • 江河瑞通物聯網平台

江河瑞通的物聯網平台,簡單來說就是基於物聯網技術構建的「水行業感測一張網」,通過這個平台,可以幫助水利管理者在水文、氣象、土壤、水質、大氣、生態及城市管網等方面,對監測站點、泵站、閘站、水廠實現7*24小時的數據監視,以及設備性能、運行、故障監測,同時通過微信、簡訊、郵件進行預警。

以防洪這一問題為例,水庫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工程,但各流域的水庫不僅分散,而且基本都建設在荒郊野外,這對防洪統一調度來說,難度巨大。在這個方面,江河瑞通憑藉自己的物聯網平台,在今年一舉拿下了全國503個地點,將其全部數據接入平台,從而實現統一管理和監測。

對於水利管理者而言,使用該物聯網平台也並非難事。通過「瑞通雲平台」,無論是設備接入、獲取數據,還是監控分析、應急響應,都只需要簡單配置,就能完成整個流程。

案例 | 轉型後的 IBM 加持,江河瑞通如何解決水行業的四大難題?

  • 行業模型應用平台

田盛華對雷鋒網表示,和 IBM 共同完成的第二件事,是行業模型應用平台。

案例 | 轉型後的 IBM 加持,江河瑞通如何解決水行業的四大難題?

所謂的模型應用雲平台,就是建立了一個完整的水行業模型生態圈,能夠提供行業計算模型、結果可視化和完整的 API,使得模型計算更為簡單。

模型庫引擎採用的是瑞通雲芯,這使得原本1小時計算的水動力模型,在雲平台只需要5分鐘。模型庫同時也提供一整套 API 介面以供調用,符合 ISO90003 要求的標準輸入輸出格式,能夠為水利管理者提供結果可視化、API 結果的深度集成,解決模型計算集成的問題。

在田盛華看來,做模型的專業人才,將模型看得無比重要,這導致了彼此過於封閉,無法得到大規模的測試,因此在實際的使用中不盡人意。所以,江河瑞通將所有的模型都開放出來,在實際應用中進行調優。

模型平台的建立,也是為了解決實際的問題。田盛華舉例說到,模型平台能夠發揮重要作用的一個工作,就是實現城市的「暢遊活水」。之所以提到「暢遊活水」,是因為在城市建設中,每個城市都被人為劃分為幾個行政區域,這些區域間建設了諸多閘門、泵站,導致「水流速度」嚴重不足,而在「河長制」推出前,行政區域的管理者各自為政,只解決自己的「分內事」,無法做整體調度。而模型平台配合「河長制」,則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上述所說的還只是地面河網、管網的調度,如果地下的管網也同步打通,那麼可以讓供水、排水更為流暢,則可以一舉解決城市供水和內澇的問題。

  • 圖像識別與語音交互

圖像識別和語音交互,可以說是人工智慧發展到現在,最為成熟、應用最多的兩個核心技術,但在水利行業確實空白。

此前安裝在河流附近的攝像頭,主要功能是記錄,在「偷盜」、「破壞」等情況發生時,有據可查,完全沒有發揮監測和判斷的作用。在汛期內,用的還是非常傳統低效的「人海戰術」,通過人眼來監控巡防「高位運行」的河流,而在應用了圖像識別的技術後,就可以實時上傳數據,通過手機就能實現監控。

整體而言,目前圖像識別技術的應用,主要能夠解決四個問題:1)河道水位的變化;2)河流形象直觀的變化;3)水質突發性顏色變化;4)保證人員安全。

田盛華也表示,隨著未來合作項目的推進,使用場景也會越來越多。

語音交互則主要用於投訴、舉報、問答等「客服型」場景。田盛華向雷鋒網介紹,政府治理河道,也對全部百姓公開了投訴、問政渠道,通過將以往數據訓練模型,可以解決大部分百姓的問詢。

IBM 還武裝了哪些傳統行業?

除了水資源行業的江河瑞通外,IBM 在近年來大舉布局物聯網領域,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和雲服務,為傳統行業的企業帶來更為智能的業務。在近日舉辦的 IBM 物聯網大會上,來自電梯行業的通力集團、電子製造業的惠而浦、電子質檢行業的正文科技、交通運輸行業的法國國家鐵路公司、零售行業的史泰博都分享了類似案例。

根據官方消息顯示,IBM 在170多個國家與6000多家客戶有著物聯網領域的合作,其中包括全球10大汽車廠商,10大油氣公司中的8家,20大多元化公用事業公司中的11家,10大能源企業中的6家,15大最繁忙機場當中的9座以及12家大型航空航天公司中的11家。

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 IBM 這家老牌 IT 提供商,確實為物聯網押下了重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騰訊領投美團40億美元,BAT仍未放棄O2O
ZOOX投資人Shahin Farshchi撰文:寫給自動駕駛創業者和投資人的4條忠告
歐洲多款兒童智能手錶接受測試,只有一款沒有漏洞!
專訪DeepScale:深度學習加前融合,這家公司想做自動駕駛領域的感知方案供應商
Voyage 聯合創始人目擊蘋果無人車,推測其計算堆棧集成在感測器中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