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相約淺澳,感恩風風雨雨中護國庇民的天后

相約淺澳,感恩風風雨雨中護國庇民的天后

一泓海灣,映動炮台瀲灧奇石,

千年聖母,大愛文化縹囊緗帙。

金秋時節,浩瀚碣石灣畔濤聲依舊。農曆八月初一,我們相約結伴,乘車趕在黎明時分來到了心儀曠久的地方——陸豐碣石鎮南部的淺澳村。晨曦微露,淺澳村莊已是人來人往:討海者早早揚帆出航,敬神的人兒心先入殿,帶著供品腳步匆匆地奔向廟宇。

淺澳天后宮,堪稱最靠近大海的聖宮,邁出門檻沿著台階往下走數十米,就與海水親密無間。村里長老回憶道,有一年宮前的古戲台「媽祖生」演出,坐在小凳人們竟然能邊看戲邊戲水,樂趣昂然自得。淺澳媽祖始於明末清初崇禎十三年,香煙神位建宮奉在港口山(今舊媽宮山),至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請入淺澳村。據史載道光十三年總鎮台師兵中營游擊府衛軍官兵齊力捐銀兩,在原炮台基址上啟建淺澳天后宮,林則徐親題「蒼海恩波」匾額,故此,這座境內外獨一由軍曹府主持、官兵捐資建造的媽祖殿堂更是聞名遐邇。

威靈護國千秋著,德澤庇民萬古新。淺澳媽祖助力碣石衛軍迎戰英國戰船,勇克敵軍海賊,解難風浪中漁船,佑持生命危殆漁民,凡此種種無不在當地村民中口口相傳。被審定為陸豐市文物保護單位的淺澳天后宮幾經修建, 2014年重光二殿二廂房總面積6000多平方米,琉璃屋頂中脊雙龍戲珠,恢宏壯觀。理事長肖春蕊領著我們一一瞻仰神像,瞻仰宮內保存的香爐、碑記、匾額、木雕、石雕等文物。古物不語,卻彰明顯著久往的印記。「寰中慈母女中聖,海上福星天上神」,我們一行人在殿堂內外敬獻了香燭,和專註誦經的阿姑,虔誠謁拜的信眾一起,自悟育化為人之道,傳頌媽祖「立德、行善、大愛」文化,悠悠器樂,聲聲經文,裊裊梵音飛出廟宇……

當年林則徐巡訪碣石衛軍時,為表彰抗英戰績,命名了淺澳媽祖殿前的「將軍榕」。天后宮的華姑帶著大家來到古榕樹前介紹說,這顆歷經數百年已長成幾人牽手才能環抱的大樹,枝繁葉茂遮及近百平米,去年被超強颱風「海馬」攔腰斬斷,沒隔多久竟新芽蓬勃,鬱鬱蔥蔥。

淺澳歷來是海防前沿陣地,而媽祖在這裡與炮台密不可分。明代洪武廿七年(1394年)建碣石衛城後,清康熙五十六年總督楊琳督建粵東8座炮台,淺澳天后宮左側新建的炮台為其一。炮台三面環海雄居山峰,地勢險要,重炮部署,兵船隨受,駐紮馬戰、步戰重兵,扼守著碣石門戶。曾幾何時,古炮台衛軍應戰每每謁媽祖,重創海盜,抵禦外侵,寫下了可歌可泣的詩篇。時光荏苒,淺澳天后宮作為農會據點,不僅見證農民運動領袖彭湃親自組織的抗租減息,點燃革命火種的奮鬥歷程;而且,還見證了我軍民同仇敵愾浴火血戰,殲滅盤踞碣石的國民黨殘部和海匪,取得陸豐全境徹底解放的場面。

回首曾經的滄桑歲月,淺澳媽祖攜手古炮台令人慨嘆不已。已空遺斷垣殘石蒼涼悲壯的炮台遺址,俱在眼前景緻依然脫俗。然而,媽祖的殿堂煥然一新,媽祖文化歷久彌新。我們身臨其境,聆聽那神秘的傳說故事,拾遺那悠久的歷史痕迹,遙遠而又昂貴,相信是誰都會有不一樣的領悟。

「淺澳媽祖,帶給我們碣石的『馬爾地夫』」,漫步淺澳海灘,陪伴我們的當地一群靚仔異口同聲地說。南粵民間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潮州三點桃,海豐一粒螺,陸豐公背婆」,村老先生楊琪英寫給我們「淺澳18勝景」的單子,就是如此開篇的。粵東三大風水寶地之一的「公背婆」,指的就是位於淺澳的田尾山景觀,信眾們無不感恩聖母。

據載,包括「田尾山遺址」陸豐境內發現了2處新石器晚期遺址,距今約四、五千年,專家曾在當地採集到新石器晚期的石磋、石斧等通體磨光的砍砸器以及夾沙陶、硬陶、印紋陶等殘片;田尾山間不乏形狀各異的天然石,「望夫石」、「仙人腳印」……「公背婆」則為2塊高矮不同、大小不一但卻緊緊相依著的石頭,矮小的大約1米稍多,俯壓貼於2米多高石頭的背後,那形那狀,那情那景,酷似一對恩愛老夫妻「公背婆」。

善良好客的淺澳人,領著我們登山,又開出機船邀游海上奇景。田尾山淺澳區域海岸岬角與港灣交錯,山崖突兀綠樹婆娑,山下海蝕地貌特徵尤為突出,孕育出眾多的海蝕柱、海蝕石、浪蝕紋溝等奇礁異石。「棋牌山下有個紡車籃」、「搭壁燈盞照花園」、「關刀龜石上沙灘」、「十八舢板載銀行,韓信點兵有案山」等等,民謠活脫脫地引現淺澳村前退潮時的海景:礁石漸漸露出海面,有的礁石似人似獸,有的礁石如花如物,造形極其逼真,宛若一座「水流大公園」。隨著船移景生,耳聞著膾炙人口的神奇傳說,大家不禁感懷油然而生,嘆為觀止,淺澳的「好生仔」引以自豪,搶先曰「這就是我們的媽祖海花園」,和村民聊天,聊及「公背婆」也好海花園也罷,人們更指天誓日堅信那是媽祖點化的風景。

淺澳,海天一色無際無邊,絕非誇大言浪虛名。傍晚,海面歸帆點點,天空五彩霞光傾瀉海灘,灘上叫不出名來的綠植恣意伸展,細柔砂礫用迷人的光亮回贈夕陽。在絕無污染的淺澳天然泳場,集聚或來自外地或來自古衛城的人兒,我在沙灘看海景,你暢遊海中看我,泳客遊客友善的目光遠近相接,而好生熱鬧場面的海邊漁家夜餐,尤令人垂涎欲滴大飽口福。。

「雲水渺茫山北向,海天寥廓舶南回。魚龍奮蟄驚春早,梅萼生香近臘開。」明清代鹽課提舉司王基棟的《題三台石》,儼然托出一幅碣石海邊繁區的風景畫,山形海勢舟楫航行,水族悅動花卉爭妍;其實,詩人筆下的早春,遠遠不足以與淺澳的金秋媲美!淺澳,祖先遺留下來的處女地,脈脈含情,嫵媚不失溫馨,更以豐厚底蘊呼喚善男信女人,覽盡一方旖旎風光。

(道教之音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之音 的精彩文章:

挫敗使人苦痛,卻很少有人利用挫敗的經驗修補自己的生命
湖北武當山太玄紫霄宮將舉辦第二期體道班
張至容大師:九戒勤修奉,果圓伺天尊
跟道祖老子學習道家處世之道
注意你的性格,它會變成你的命運

TAG:道教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