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魏忠賢有可能是好人嗎?用心理學幫你分析

魏忠賢有可能是好人嗎?用心理學幫你分析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魏忠賢和東林黨,誰應該為明朝的滅亡付更大的責任,成為很多網友熱烈討論的話題。甚至有人做出「魏忠賢不死,明朝不會亡」的論斷。確實,根據史實的記載,如果魏忠賢不倒台,明朝可能真的會延長几年的壽命。但是,這能夠成為給魏忠賢本人翻案的依據,使他的歷史形象,從一個萬夫所指的壞人,變成一個好人嗎?

針對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好還是壞,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調查:

他們給不同年齡的兒童,講這樣一個故事:小明在吃飯時,由於媽媽沒有做他喜歡的菜,一氣之下把自己的飯碗給摔了;另外一個小朋友小剛,晚上想替媽媽做家務,一不小心把自己的家的所有的七八個碗,都打碎了。

標哥

然後,問這些小朋友:你們認為誰應該受到更嚴厲的懲罰呢?

6、7歲的小朋友,基本上都認為小剛應該受到更嚴厲的懲罰,因為小剛摔碎了更多的碗;而10歲以上的小朋友,基本上都一致認為,小明應該受到更加嚴厲的懲罰,因為小明是故意把碗摔碎的。

通過這個調查,我們可以發現,我們人類判斷一個人是好還是壞,往往有兩種方式:一是看結果,二是看這個人行事的動機。

隨著年齡的成長,我們越來越傾向於通過一個人的動機,來判斷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而不是通過事情的結果來判斷。

通過事情的結果,來判斷一個人是好還是壞,往往是比較幼稚的。但是,由於結果往往是比較客觀的事實,容易被我們所認知。不像動機那樣,難以琢磨。所以,對於一些歷史人物,我們往往又傾向於通過結果來推斷一個人是好還是壞。

無字碑

所以,無論魏忠賢能夠為明朝續多長時間的壽命,都不能幫助我們做出魏忠賢是好人的判斷;同樣,無論東林黨使明朝早滅亡了多少年,也都不能使我們做出東林黨是壞的判斷。

至於,為什麼壞人把事情做成好事,好人反而把事情做成了壞事,這就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文章《好人為什麼會幹壞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趣評《明朝那些事兒》:擊退倭寇,保大明朝平安
最後一個漢人建立的最有「骨氣」的王朝,每代皇帝都是硬骨頭
明朝滅亡後,幾百殘兵到海外建國,負隅頑抗,現在這裡80%是華人
明朝最有魅力的皇帝:生於戰火,死於征途,將王朝帶入鼎盛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