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走近傣家人的佛教生活:從生到死都與佛教有關

走近傣家人的佛教生活:從生到死都與佛教有關

文:西雙版納勐景來佛寺(貝葉書院) 傣族僧人都坎章

西雙版納的傣族基本全民信仰佛教,在傣家人的生活中處處可見佛教的身影,踐行佛教的基本教法教規,奉行三皈五戒十善,持修戒定慧,似乎將佛教思想散播在生活的各個角落。

今天,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西雙版納傣家人的佛教生活吧。傣家人從小到大,從生到死幾乎都與佛教有關,例如傣家小孩一出生,家長便會請高僧長老、出過家的老人、波章等為嬰兒取名字,取的名字多數跟佛經佛法有關。傣家男孩多以艾賧、艾溫、艾應、艾般雅為名,而這幾個字直接來自佛教巴利語。「艾賧」,「賧」是巴利語「Dana」,布施、供養、敬奉之意。孩子生出來後,父母將孩子供養給僧人,隨後通過儀式又將孩子請回來。傣家人認為這樣孩子能得到佛法僧三寶的護佑和加持,一生與善結緣,還能增長孩子的福報,故此也將孩子取名為「艾賧」;「艾溫」,「溫」是巴利語「Bunya」,福德、福報之意,希望孩子長大後能積德行善,具足於福報;「艾英」,「英」巴利語「Yinda」,在佛教經典里帕雅英是掌管著所有的四方天神,意為權利和地位;「艾般雅」,「般雅「巴利語」Panya「,意為智慧,望孩子是具足於智慧之人。單從取名字便可認識傣族與佛教因緣。

生日那天,傣家人清晨早起準備好豐盛的食物和鮮花以及供品前往寺院,供養僧團,誦經禮佛,受戒祈福,請僧人為其拴線祝福,清掃寺院和佛塔等。有時也會誠邀僧人到家裡念誦《護衛經》、《吉祥經》,一般情況下僧人也會隨緣佛法開示,親朋好友和左鄰右居都會聚集一起聽經聞法,隨喜讚歎。有些人在生日當天會選擇放生,傣家人相信,常放生能助長我們的慈愛之心,還會讓我們延年益壽,健康平安。有些人還會為父母洗足或為他們做一些美好的事情,感恩他們給予我們肉身生命,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因為傣家人深知「我們的生日就是母親的困難日」。

傣族傳統社會裡,佛寺不僅僅是宗教信仰場所,更是傳統文化傳承的中心,佛寺擔任著傳承民族文化及弘揚佛法的重任。傳統上傣族男孩到了一定的年齡,會遵循傳統選擇剃度出家為僧,一是為了修習佛法,實踐禪修;二是研習本民族文化;更是為培育自身善念和智慧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孩子在佛寺里精心學習,等到了一定的年齡,若自身覺得與袈裟緣已盡,便還俗入世,將在佛寺中學到的佛法教理教義和貝葉文化,散播在俗世生活中的每個角落。傣族佛教「還俗制度」的傳統習俗,讓每個男子都能親身經歷出家的生活,從小與佛結緣,種下信仰的種子,使佛教與社會有效的互動和連接,所以才使南傳佛教地區的百姓幾乎都是全民信仰。

傣家人要出遠門或者到外地工作學習的前幾天,一般都要去佛寺請高僧長老拴線祝福。高僧一邊拴線一邊念誦祝福經,祝福經裡帶有很強的教育性、鼓勵性的內容,穿梭著許多引導性的理念,比如出遠門要遵循異鄉風俗,守護戒律,與人為善等,這是祝福更是一種教育,此儀式能讓他們明白應注意的相關事項,還能給他們帶來旅途的信心。此外,若是從外邊回來,也有相關的儀式要舉行。

到了晚年,不管是男士女士,他們都會選擇去寺院過一段比較嚴格的修行生活。尤其是在三個月雨安居(Vassa)期間的傣歷初八或初十五月圓日,他們會去寺院里住上兩天,持八戒,專心的修習佛法、十分嚴格地要求自己的行為規範,特別注意和反思自己身口意所造作的善惡業。在高僧長老的教導下系統地實踐禪修,面對晚年,學習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去戰勝對死亡的恐懼,他們用清凈的禪修生活來代替紛擾吵雜人生,不斷的完善自己,超越自己,盡量避免過於依賴子孫,避免執著於自身的物質財產而產生的不舍和痛苦。像這樣的修行生活一直持續到他們臨終辭世,他們認為這樣的生命是非常精進而有意義的。

傣家人的家裡一般會設有佛龕或佛壇供奉佛像,在家裡每天早晚誦經禮佛,睡前或醒後也會用片刻的時間來打坐靜心,通過這樣每天不間斷的自我省思內心動靜,觀察煩惱的起伏,培育歡喜和平靜的心態。在傣家人的心裡佛並非是萬能的神,而是生活中的精神導師,是慈悲與智慧圓滿的老師,佛像只是讓我們憶念佛陀之恩德的表象。傣家人深知善惡因果的道理,善惡由己所造,也必是由己所受,佛陀只是指路人,給我們指明離苦的道路,解脫的方向,但不能幫助我們消除自身的業,離苦得樂的解脫需要我們自身去實踐。所以,在傣族地區,我們可以感受到佛教與生活是如此的親切。

幾乎每位信佛的傣家人大多都熟知佛本生故事,這得利於村村寨寨佛寺的壁畫上幾乎都是有佛本生的故事,每逢賧佛或傳統節日高僧或長老會在佛殿里高聲誦讀佛本生經,在耳濡目染中傣家人熟記故事中的每個細節,漸漸的佛理也更是深入內心了。佛本生經講述佛陀在成佛之前身為菩薩,經過多生多世的修行累計「巴臘密」(Palami), 「巴臘密」是巴利語,漢語則譯成「福德之糧」,分別有十種「巴臘密」,即為Dana(布施)、Sila(持戒)、Nekkhamma(出離)、Panya(智慧)、Viriya(精進)、Khanti(忍耐)、Sacca(真實)、Adhithanna(決意)、Metta(慈愛)、Uppekha(舍心、平等心)。積累「巴臘密」具足圓滿後才會成為佛,即覺悟了的聖人。在佛本生經的指引下,生活中傣家人時時不忘修行,布施、持戒、禪修貫穿著他們日常生活。比如每天早上起來,備好自家蒸好的糯米飯,剛出爐的菜,帶到寺院去供養僧人以培養布施和奉獻的心;採摘新鮮的蔬果,不忘記與左鄰右居分享,他們認為這些都是行善造福的機會;看到僧人赤腳托缽化緣,不忘記供養食物,以減輕自己吝嗇和貪婪的心,增長自己的福報;逢年過節時不忘到寺院供養,滴水迴向功德給已故的祖先亡靈,把喜悅的心分享於的親戚朋友,願一切眾生都能離苦得樂,證悟涅槃。在他們的一輩子當中幾乎都是在積累「巴臘密」,趨向涅槃的方向。

待老人或病人臨終時,子孫會到寺院請一套袈裟、缽或僧杖擺在病人的身邊。這樣的方式,是讓這些佛教物品提醒著他們憶念起曾經做過的善事,護持佛教,供養僧眾,累積福德,使他們心裡倍感溫暖和平靜。若臨終之人已近氣熄,那麼年長的老人或子孫會在身旁引導他念經,憶念三寶恩或念三皈依文,讓他們內心有依靠,以戰勝他們對死亡的恐懼,放下對名利權情的執著,放下對這個世間的不舍,減輕死亡的痛苦。傣族有一句古老的諺語說:「蚯蚓吃泥土,魚兒吃蚯蚓,人類吃魚兒,最後人也被泥土吃」,這種生態循環的理念,告訴大家人僅是大自然的一份子,終究會歸為塵土,這是逃脫不了的事實,要以平常心面對死亡。傣族還有一句諺語說:「墳頭並不可怕,那是每個人的枕頭」,更是直接的道述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這樣的人生信仰、生活理念給予傣家人平靜而安定的內心,坦然的接受和面對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則,不慌不恐的看待世間波瀾起伏。

傣家人常常說的四種人:「從黑暗走向黑暗的人,從黑暗走向光明的人,從光明走向黑暗的人,從光明走向光明的人」,此生不管是活得長或短,在有限的時間裡,我們要把這段人生修好,精進修行,培育善業,走向光明。傣家人認為人空手而來也空手而去,但善業和惡業卻隨身,無論下一站是何時何地,業力總隨行。生而為人不能沒有信仰,但信仰必須是走向光明的,增長自身的慈悲與智慧的,給自己和他人帶來歡喜和自由的。平靜安穩的背後,是傣家人修行佛法的成果。如果沒有提前修好福,那麼面臨死亡時許許多多的遺憾會帶來慌張和恐懼。

在傣家人生活中還有一個值得跟大家分享的儀式,稱為「蘇瑪」儀式。「蘇瑪」來自佛教,是集懺悔、道歉、感恩等為一體的儀式。父母給了我們肉身生命,我們也應該感恩父母。我們生長在安穩的國度,安全的生活環境,美好的世界裡,我們應感恩自己所擁有的福報。生活中,我們多少總會犯錯,或出惡語傷己害他,我們也需懺悔,決心改過。每逢傣家節日期間都會有「蘇瑪」儀式,僧人或在家人向佛法僧三寶懺悔自己的過失;僧人與僧人之間、在家人與在家人之間、長輩與晚輩之間等都會互相「蘇瑪」,通過莊嚴的儀式請求對方的原諒和寬恕,讓傣家人感恩自然,感恩社會,感恩父母,懺悔自己的過錯,培育自己的感恩之心,慈愛之心,悲憫之心。

傣家人的佛教生活,黃昏時分,一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全家人在陽台上一起共享晚宴,聆聽著從不遠處傳來寺院的鐘聲,繼而是僧眾的誦經,洗滌他們每天的煩憂,讓他們帶著歡喜的笑容進入夢鄉,以喜悅的心態問候明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佛學綜合 的精彩文章:

怎麼才能真正做到一心不亂呢?
為什麼說道教「出世、入世」兼行?
度人和度己哪個重要?
勿以善小而不為 勿以惡小而為之
明海法師:禪坐究竟在修什麼?

TAG:騰訊佛學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