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乳腺癌倖存者給廣大患者的建議,附「乳腺癌徵象圖」

乳腺癌倖存者給廣大患者的建議,附「乳腺癌徵象圖」

原創 2017-10-18 仙人果醫生

2015年1月16日,姚貝娜年輕鮮活的生命戛然而止,而乳腺癌是她過早離開我們的罪魁禍首。

事實上,由於工作壓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原因,我國癌症年輕化早已經悄然蔓延。而作為女性發病率極高的乳腺癌,也是妙齡少女的殺手。其實,乳腺癌並沒有其他癌症那麼致命,早期診斷者,其治癒率近95%,生存期可超過五年!因此,關愛自己,儘早發現治療,將腫瘤扼殺在萌芽中,無疑是防治乳腺癌的重要措施。

今天我們分享兩位來自美國的乳腺癌倖存者給女性朋友的一些建議:

乳腺癌倖存者Alison James說,「人們總是說進行乳房自查,但是又有多少人真的那樣做了呢?」

被診斷為乳腺癌的消息令人十分恐懼,但這是美國每年數十萬女性所經歷的事實。

據美國癌症協會預測,2017年在美國將有超過252,000名女性被新診為浸潤性乳腺癌。

下文的兩名乳腺癌倖存者談到了她們的經歷,並為其他乳腺癌患者提供了一些建議。

一、進行乳房自我檢查

Alison James(如圖)2014年被診斷出患有2期乳腺癌,當時36歲。

2014年,Alison James上完普拉提課按摩自己的胸肌時注意到,自己左邊乳房上端硬得像塊「石頭」。

她的一位兒童時期就患癌的朋友,鼓勵她去看醫生,James回憶說。

James最終得到壞消息:36歲的她被診斷出患有2期乳腺癌。

James說,「人們總是說進行乳房自我檢查,但是又有多少人真的那樣做了呢?」

「我知道,反正我自己就不做。」

附:「乳腺癌徵象圖」

看看乳腺癌徵象圖,乳房不適請自我對照

James今年39歲了,現在處於乳腺癌緩解期,她很想知道,如果她一直有做定期檢查的話,她的乳腺癌是否會被及早發現。

Rachel Klenicki (如圖)剛過30歲就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

二、了解自己的家族病史

Rachel Klenicki知道自己患有乳腺癌時,並無癥狀表現,但是她在確診前就已經知道自己攜帶有BRCA-1基因突變——她和母親以及祖母都攜帶該基因突變。

Klenicki說,在她母親的催促下,2014年她進行了基因檢測,發現自己攜帶有BRCA-1基因突變,之後2014年年底她才做了她的第一次乳腺鉬靶檢查。

乳腺鉬靶檢查後6個月,2015年進行MRI檢查時發現了一個小腫瘤,也就是她剛過30歲後不久就得知自己患有乳腺癌。她接受的治療包括腫瘤切除術和化療,她解釋說。

今年32歲的Klenicki說,如果她沒有進行基因檢測,「情況可能會很糟糕。」她鼓勵女性去看醫生,並強調了解自己的家族病史很重要。

警惕:乳腺癌是如何發病的?

我國乳腺癌的發病年齡主要集中在40歲至45歲左右,而國外女性45歲至50歲是第一高峰,之後逐步下降,到了60歲是第二高峰。

雖然乳腺癌真正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了解,但其發病與遺傳、生育情況等多種因素有關。而以下人群發病機會是正常人的1.3至3倍。

1、月經初潮年齡小於12歲或絕經年齡大於55歲者。

2、第一胎的生育年齡大於35歲,或未生育、產後未哺乳。

3、月經周期短,說明雌激素作用時間長。

4、絕經後雌激素水平高或採用雌激素替代治療。

三、與經歷相似的病友溝通

James說,雖然她和Klenicki現在是病友,但是一開始卻並不是這樣的。James回憶說,當時Klenicki在兩名整形外科醫生之間拿不定主意,James的整形外科醫生就鼓勵她向和自己年齡相仿的Klenicki提供幫助。

Klenicki評價她和James的友情時說,「想到我們的友情,我就會很激動。」

她和James也建議乳腺癌患者與其他有著同樣處境的患者多交流。

「多參加乳腺癌項目,」James解釋說,「你參與的項目越多,就會遇到更多與你有著同樣處境的人,可能癌症對你來說也就變得更容易面對一些。」

四、其他建議

James說,自己治療時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一直沒有精神,「要想回到自己患癌前的那種狀態是需要時間的,」她說,並鼓勵乳腺癌患者寬容對待自己。

James還說,乳腺癌患者不要害怕向他人尋求幫助,比如像日常工作這樣的事情。

Klenicki還談到化療可能會使人體重增長。

「如果你的身體告訴你,要吃掉一整盤披薩和麵包,那就吃掉一整盤披薩和麵包,」她說,因為缺乏類固醇容易讓她飢餓。

「癌症該怎麼樣還怎麼樣,」她說,並建議乳腺癌患者「你需要怎樣補充營養就怎樣補充營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仙人果健康 的精彩文章:

有氧運動,全面身心健康的開始!
耳鼻喉專家紀育斌:喉癌的科學防治,與您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高枕,真的無憂么?
耳鼻喉專家紀育斌:甲狀腺癌並不可怕,但要足夠重視!說說甲狀腺癌術後注意事項
五個動作拯救「僵硬脖」

TAG:仙人果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