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康熙後清朝國庫存銀,高低最多相差八百倍

康熙後清朝國庫存銀,高低最多相差八百倍

到清朝時期,國庫的管理有了變化,皇帝把錢直接交給內務府,也就相當於了秘書處,清朝皇帝的搜刮能力很強,尤其是乾隆皇帝在位時,收集了民間大量古玩字畫,因為他本人特別喜愛這些風雅藝術品,搜刮到的珍品寶物價值連城,都是皇帝自己支配的。

清朝276年的歷史,前期國庫是非常充盈的,但到了後期錢越來越少了,直到孫中山的辛亥革命之後,1912年溥儀宣布下野,這時候清朝的國庫已經空虛得令人髮指,整個清朝國庫只有十個銀元,

自從鴉片戰爭之後,清政府國門被轟開,列強對中國的瓜分之心昭然若揭,正在各國虎視眈眈之際,慈禧腦袋突然一抽,向全世界選擇,國家八國聯軍侵華,割地賠款紛至沓來,清政府的國庫,很多都賠款賠完了。

等到慈禧死後,溥儀上台,但是他只有三歲,什麼都不懂,太監宮女負責照顧他,但是清朝廷內部快要土崩瓦解,太監宮女們的偷盜行為非常猖狂,溥儀還小根本沒法管,最後到溥儀長大成人懂事,國庫已經被一掃而光了。

溥儀被袁世凱逼退位後,他已經沒有錢了,但當時的民國政府對溥儀很好,允許他繼續住在皇宮之內,而且每年給他支付400萬兩銀元作為生活費,宮中所有的宮女、太監照常使用,溥儀就這樣靠著民國政府的救濟,在皇宮中慢慢長大。

康熙盛世又稱康熙之治,是康雍乾盛世的開始時期,同時是中國封建社會的迴光返照。起於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之亂,止於康熙六十一年(1662年-1722年),持續時間長達40年,是清朝統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間,局勢較為穩定,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國家財富有所積累,疆域遼闊,整個社會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都處發展階段。

雍正十三年(1735年),勞累一生的雍正帝駕崩,第四子弘曆繼位。雍正從康熙晚年的困境中接過大位,歷經十三年的艱苦改革,讓大清朝重新煥發了新氣象。

康熙去世的時候,大清國庫之中存銀僅為八百萬兩,而雍正去世時,大清的國庫存銀為六千萬兩,而這個數字在乾隆朝再一次被刷新。下面我們就來扒一扒乾隆朝之後,國庫的存銀情況。

清代中央財政結存最高的一年,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據戶部銀庫黃冊統計,這一年的財務數據為:舊管,7466萬;新收,1811萬;開除,1095萬;實在,8182萬。

按舊管、新收、開除、實在這四個名目,合成「四柱」。四柱清冊為大清傳統會計法,創立於唐代,沿用至清末。用現代會計術語,四柱分別相當於期初結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與期末結存。

經過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一百多年的時間,好不容易攢下八千餘萬兩銀子,交出了一份漂亮的財報。誰能想想到,再過七十餘年,國庫里的實在銀兩竟比不上當初的零頭。且看是如何敗家的。

最大的敗家子,不是別人,正是乾隆皇帝自己。在他手上,固然取得了最高的實在存銀數,然而,到了嘉慶三年(1798年),只剩下一千九百萬。不過二十年,六千萬兩銀子沒了。錢都花到哪裡去了?

邊疆的戰事,名園的興造,外省的巡幸,諸凡所謂「盛世」必須的文治武功,處處皆要花錢。乾隆大膽施行「積極財政」,錢就是這樣給造沒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康熙要先滅掉鰲拜再削藩,為什麼不利用鰲拜來平亂呢?
康熙帝明察秋毫,防微杜漸
康熙臉不紅心不跳地說:朕一天打300多隻兔子,換算下來2分鐘一隻
清代名臣熊賜履 熊賜履後人
木蘭圍場設立之前我們這裡叫興安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