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平洋島嶼的制服戰爭:美軍年年革新,日軍輸得只剩兜襠布

太平洋島嶼的制服戰爭:美軍年年革新,日軍輸得只剩兜襠布

本文為「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廣大讀者轉載到朋友圈。

對於日本來說,太平洋戰爭爆發是根本性的轉折點。此前4年,日軍橫行於中華大地,面對的是政令不統一又物資短缺,穿著五花八門制服的國民革命軍,日軍制服裝備從內到外,從頭到腳的統一與完備讓他們在戰場上佔盡優勢,足以「碾壓」對手。但太平洋的戰爭使這一切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因為從此刻開始,日軍將要面對是一個在經濟、工業、軍事上都全面超越自己的敵人——美國。從這時起,不僅日本官兵們身上所穿的制服款式將出現新的變化,後勤補給也將深受影響。

太平洋戰爭時期,在索羅門群島涉水登陸,準備作戰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他們身上穿著「M1941通用偽裝制服」,頭上戴著的M1鋼盔沒有加迷彩盔罩

太平洋戰場與中國大陸戰場有很大區別。以地形而言,太平洋陸戰多以島嶼爭奪戰為主,山地叢林居多;氣候方面,從夏威夷到沖繩島這條漫長的戰線皆處於熱帶地區,與內陸天氣完全不同。不同的島嶼,地貌、氣候也不盡相同。風光怡人的海灘上,月色搖曳的樹影下,穿梭在熱帶雨林中日、美兩軍卻要生死相搏,他們又會披上什麼樣的戎裝來適應這個特殊的戰場呢?

「綠色地獄」迫使美軍換裝

美軍的制服向來是最豐富多樣的,這點在影視作品中就有所表現, HBO公司拍攝的《太平洋戰爭》中,主角之一的尤金在沖繩島穿的作戰服是一個樣;不久前上映的《血戰鋼鋸嶺》中,同在沖繩島的軍醫戴斯蒙德·道斯所穿的軍服又是另一個樣。前者屬於海軍陸戰隊,後者是陸軍,這兩支隊伍是美國太平洋陸戰中的主力。但在美軍中,即使是同一兵種,甚至同一支部隊,軍服也是多變的——訓練時一個樣,上了戰場又是另一個樣,這個島嶼穿這套,那個島嶼又換那款,看多了著實令人傻傻分不清,這就是百變的美國大兵。

二戰爆發前,無論是美國陸軍還是海軍陸戰隊,從軍官到士兵,都已建立了完備的軍服體系。首先是禮服與常服之分,顧名思義,禮服是在特定正式場合才用,而常服使用的範圍則更廣泛,從禮儀到野外訓練均可穿著。1937年,美軍又進行了一次更為細化的劃分,以海軍陸戰隊為例,陸戰隊的常服分夏季與冬季兩種版本,常服又分A類與B類,冬季A類常服為森林毛料制服,由帶有綠色帽冠的冬季常服大檐帽、常服上衣、法蘭絨襯衫、領帶、長褲、皮帶和皮鞋組成,寒冷天氣配有毛料大衣及手套。冬季B類常服則較簡單,只有長褲和襯衫,夏季制服則主要由卡其色的棉布料製成。常服規定的帽飾雖為大檐帽,但也可以佩戴諸如船形帽等其他類型的帽子,衣服上可佩戴勛略、射擊證章。從1941年起,美軍開始發放通用制服,取代常服在野外使用,而常服則在駐軍、休假和參加儀式時使用。

迷彩作戰服年年進化

瓜島戰役期間,陸戰隊員為了避免被日軍發現,利用當地的植被來進行偽裝,樹葉被他們捆在鋼盔與裝備上,但畢竟非長久之計,美軍必須要解決叢林戰中的一大關鍵——偽裝。在迫切的戰場需求下,迷彩服開始登場。

美軍的迷彩服主要出現在太平洋戰場,而在歐洲戰爭幾乎不見蹤跡。究其原因,首先,迷彩作戰服主要為美國海軍陸戰隊所採用,在歐洲美軍僅部署了少量的海軍陸戰隊,太平洋才是他們大展拳腳的舞台。其次,歐洲德軍也使用了類似迷彩作戰服,可能是為了避免戰場上混淆敵我,美國駐歐洲那些為數不多的海軍陸戰隊也沒有裝備迷彩作戰服。第三,太平洋地區的叢林戰顯然更適合迷彩服發揮作用的環境。亞洲戰場上,從菲律賓戰役開始,美軍就意識到他們沒有適合的作戰服來面對叢林戰,迅速投入了設計和生產。

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圖中陸戰隊的制服顏色不一,有人穿著卡其色襯衣,也有人穿著藍色工作服。由於此時迷彩還沒在陸戰隊中大規模推行,故而士兵們頭上的M1鋼盔都沒有配上盔罩

在強大的綜合國力支持下,美國陸軍很快就於1942年拿到一款綠色與褐色混搭的連體迷彩服。這款衣服以人字斜紋面料製作。採用連體式主要是為了在叢林地區防蚊蟲叮咬,有效抵禦傳播瘧疾的蚊子與熱帶有毒昆蟲,而寬鬆的設計則有助於在熱帶地區的高溫下散熱和防濕。不過這款連體式迷彩的弊端很快就暴露出來,最直接的問題,人有三急,士兵需要上「大號」時,必須把衣服脫下來才行,但這樣一來也就失去了防蚊蟲的目的。此外,士兵很快發現這種面料潮濕後會變得非常沉重,甚至令人窒息,種種缺陷使得這套連體迷彩剛投入使用沒多久就退出了戰場。後來海軍陸戰隊雖也採用過連體式制服,但因其行動不便,因此多用於後續梯隊的部隊和炮兵。

1942年5月,一款名為M1942的迷彩作戰服隨著制服委員會的報告而被美國海軍陸戰隊引入,於1943年7月在新喬治亞首次配發給突擊營。這套M1942偽裝通用制服是太平洋戰場上陸戰隊最常見的迷彩服,它放棄了之前連體式的設計,由夾克和長褲組成。這套作戰服最大的特色是可以反穿,一面是主色調為綠色的迷彩,另一面是主色調為褐色的迷彩,如此一來,士兵就可以根據不同的地形地貌而選擇合適的面來穿著。此外,美軍防雨的雨披也採用了迷彩色,便於士兵在雨天偽裝。從各方面來評估,這套制服都算得上是一款優秀的叢林戰衣,它的缺陷直到1943年的塔拉瓦戰役中才被人發現。

1943年11月下旬,美軍陸戰第2師的18000官兵,分別從紐西蘭惠靈頓、新赫布里底群島的埃法提島等地出發,集結到塔拉瓦海面進行了一場慘烈的登陸戰。由於士兵們是從淺水地區開始涉水登陸,許多士兵為了避免溺水,脫掉了身上其他的裝備,只拿著步槍前進。當這些士兵進攻至灘頭之時,除了手中的槍之外,口糧、彈藥等裝備已全部丟失。參戰人員中,有一名叫安德魯·馬辛克的下士意識到這個問題,他認為士兵們穿的褲子缺少口袋,不能攜帶太多裝備,因此有必要設計一款讓士兵們攜帶足夠口糧、彈藥和雨披的制服,隨後將這些想法寫成報告交給團長戴維·肖普上校。馬辛克提出的問題以及設計方案很快得到了美國軍方認可,並於1944年3月正式批准投產,因此這種制服又稱之為「M1944通用套裝」或「改進通用套裝」。

太平洋戰爭中著名的美軍戰鬥英雄約翰·巴斯隆。他身上穿著的是美國海軍陸戰隊配發的冬季A類常服,佩戴了標準的大檐帽

M1944通用套裝的上衣與之前M1941通用制服完全相同,真正變化的地方是褲子。這款制服的長褲十分寬大,兩邊大腿部位各有一大型物品口袋,可以裝不少口糧與彈藥。腿部添加了一個矩形口袋,可放毛巾、內褲等較為柔軟的物品,雨披也可以摺疊後放在彈藥腰帶後部。這套制服彌補了前一款的諸多缺陷,但遺憾的是它沒有機會在二戰的戰場上被廣泛使用,直到1945年硫磺島才開始少量出現,幾個月後戰爭就結束了。不過伴隨著M1944通用制服而誕生的M1944偽裝通用制服(迷彩)卻更有生命力,這款迷彩作戰服在1944年就開始在某些部隊中看見,最初由偵察兵與狙擊手穿著,後來逐漸推廣到普通士兵手中。二戰結束後,這款迷彩仍備受海軍陸戰隊官兵的喜愛,直到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中,依然能看見它的蹤影。

布干維爾島叢林中的兩名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他們都穿著M1941通用偽裝制服,左邊士兵頭盔上有迷彩偽裝盔罩,而右邊士兵則加了一層偽裝網

二戰時期美國海軍陸戰隊標配:M1941通用制服、M1鋼盔、偽裝盔罩、M1911槍套、1910式T型工兵鏟、背包、水壺及綁腿。不同槍械的彈匣包也不盡相同,圖中為搭配加蘭德步槍的M1彈匣包

月色搖晃樹影,穿梭在熱帶雨林

肆虐在中國戰場上的日軍,制服統一,裝備齊全,軍官穿馬靴,士兵穿毛皮鞋,冬天有大衣,夏季有雨披,端著三八大蓋到處耀武揚威。可到了太平洋戰場上,與美軍比起來,日軍可就寒酸得太多,隨著戰場上節節敗退,日軍是越打越窮,身上穿的軍服也越來越差。

1945年8月,退至菲律賓山區與美軍繼續作戰的日軍將領山下奉文。他腳上打著綁腿,身上穿的正是熱帶日本軍官常穿的防暑衣

戰爭初期,首批被派往太平洋南部與緬甸的日軍還帶著中國戰場的標配——九八式冬季制服與夏季制服。結果這批日軍很快發現東南亞及太平洋的氣候及環境與中國內陸完全不同,制服非常不適用,在這樣的情況下,研發出一種比夏季制服更輕便的服裝就成了必要而迫切的事。應對熱帶,日軍最先配發到部隊的是一種新式外衣和長褲,這種服飾形制上與九八式相同,不過採用了非常輕的棉花達呢面料製造,腋下部位帶有扣蓋以加強空氣流通。這種制服還有一個特色在於衣領,原先的九八式制服在衣領上有一風領扣,但新式制服放棄了這一環境,衣領直接被設計為既可以開領式穿著,又可以使用制服最上方的紐扣扣合。在中國大陸戰場的日軍制服主要以土黃色係為主,但到了太平洋戰場後,為適應當地的叢林環境,軍服的顏色也變得多樣,橄欖綠、豌豆綠、卡其色等皆有,總體趨向於綠色調。

與此同時,短褲開始在日軍中被大規模使用,一種為棉製高腰短褲,另一種為及膝短褲,顏色有卡其和綠色兩種版本。短褲沒有特別的規定統一著裝,在炎熱天氣,日軍穿短褲時,通常上身只配一件薄襯衣,或者乾脆赤裸上身,只戴一頂略帽。軍官雖然沒士兵那麼奔放,但他們的制服也有所改變,最具特色的是防暑衣。這種軍服並非日軍正規的制式服裝,主要是為適應熱帶氣候而生。日軍防暑衣的特點是衣領像西裝那樣為開領式,穿在裡面的白襯衣外翻,軍銜位於翻領之上,有時還會搭配一頂涼盔。這種防暑服在東南亞與太平洋的日本軍官中備受青睞,山下奉文直到在馬尼拉受審時還穿著它。此外,這款服飾還推廣到了侵略中國南部的日本軍隊中,1945年日本戰敗後,到湘西芷江商談投降事宜的今井武夫身上穿的也是這套防暑衣。

日本綜合國力雖遠不如美國,但它也像美國那樣,建立了一套較完善的制服體系。

窮兵黷武,越戰越窮

二戰日本窮兵黷武,戰線從白山黑水之間延伸到浩瀚無邊的太平洋,終於將整個國家拖進戰爭泥潭,陷入越戰越窮的慘境。戰爭後期,由於日本物資緊缺,開始對其統治區資源進行了嚴格的緊縮與控制,這種影響也直接表現在軍服上。

太平洋戰爭前,日軍軍服主要有昭五式與九八式兩種。到1943年秋季時,日本敗跡已現,軍服又出現了一次換裝。當年10月12日,日軍根據744號敕令,頒布了一款新的制服,這一年為皇紀2063年,故而新制服稱為「三式軍服」。其實所謂的三式軍服除了兵種符號、軍銜排列位置等做了一些調整外,幾乎就是九八式制服的簡化版。以冬季制服為例,三式軍服與九八式軍服在外觀上不易分辨,但三式的面料質量明顯有所下降,紐扣採用膠木或木材製作,毛料的顏色也逐漸變暗。三式軍服的上衣明顯縮短,攜帶證件的內口袋也取消了,長褲與九八式在形制上幾乎沒有區別,但剪裁與用料明顯更差了。這樣看來,日軍三式軍服的誕生與美軍年年革新改進的作戰服不同,它反映出的是沒有對戰爭做出長期準備的日本,在陷入泥潭後,軍需部被迫採取緊縮措施,從國家到軍隊都陷入窘境。

這三名日軍將領穿著不同的三套制服,左邊軍官身著九八式制服,中間佩戴參謀綬帶者穿的為三式制服(袖子上有星),右邊軍官穿的是防暑衣

垂帘布不僅在日本陸軍中被大量使用,日本海軍陸戰隊也有不少使用垂帘布的官兵。圖中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官兵,有的略帽上使用了垂帘布,有的則沒有

守在太平洋島嶼上的日軍士兵日子更難熬。由於後勤跟不上,又缺少有效的防疫裝備,死於疾病瘧疾的日軍越來越多,印緬英帕爾一役的非戰鬥減員甚至直接影響了整個印緬戰局。戰爭的最後一年,太平洋地區的日軍身上穿得越來越少,越來越爛,老照片上常見到裝備齊全的美國大兵押著幾個衣衫襤褸的日本兵。這時候的日軍再也不是當初著裝統一耀武揚威的模樣了,在缺衣少食的情況下,他們幾乎過著半原始人的生活,在美軍陸戰隊成員中,這些日本兵骯髒、野蠻、散發著惡臭,是「未進化的野人」。但儘管如此,戰鬥越接近本土,他們的抵抗卻越為瘋狂。沖繩島戰役中,不少日本士兵甚至只穿著兜襠布,拿著一條竹竿就發起「玉碎」衝鋒。戰爭後期美軍拍攝的照片,經常可以見到全身上下只剩一條兜襠布的日軍俘虜,這些人是1945年夏季日本最應景的寫照——輸得只剩內褲了。

(參考資料:赫英斌《二戰美國海軍陸戰隊單兵裝備》、《二戰日本陸軍單兵裝備》;羅伯特·斯萊塞《血戰太平洋》;兒島襄《太平洋戰爭》等)

註:本文為國家人文歷史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抓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宋代地下長城,有燈台有土炕,可供長期居住,上千年歷史堅固如初
最容易被免職的美國政府官員,權力很大,卻又經常成替罪羔羊
遼軍騎兵為何如此強大?這些作戰原則讓宋軍不斷受挫
慈禧得了一種怪病,太醫個個束手無策,一個土醫生把脈後嚇得不輕
外國人與中國人一道經歷了抗戰烽火:上海僑民集中營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