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僧根本不虔誠 連經文都背不熟 比豬八戒還愛偷懶 甚至還殺過人!

唐僧根本不虔誠 連經文都背不熟 比豬八戒還愛偷懶 甚至還殺過人!

文/咩咩的西遊鬼話

讀西遊記,幾乎人人都愛那個踏南天、碎雲霄的齊天大聖孫悟空,幾乎人人都厭那個碎嘴怯懦、毫無本事的人肉包子唐三藏。

可在西遊世界裡,這份喜惡是恰好反過來的。

師徒西行,一句「貧僧來自東土大唐」,人人稱羨,都叫「得道高僧」,頂禮膜拜;可是孫悟空在凡人眼中卻是醜陋不堪,滿臉毛雷公嘴的怪物,避之唯恐不及。

唐僧的人物設定里,他是一個忠誠的佛教徒,自小讀的是聖賢書,學的是佛教育,原著第十一回就說他「自幼為僧,出娘胎,就持齋受戒···一心不愛榮華,只喜修持寂滅」,「根源又好、德行又高,千經萬典無所不通,佛號仙音無所不會」,儼然一個高僧模樣。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再仔細讀一遍書,咩咩驚奇地發現:唐僧壓根兒就不是什麼得道高僧!甚至可以說,他壓根兒不是什麼虔誠的佛教徒!

佐證有這幾點:

1、背不熟經文

師徒四人行到烏雞國,一天晚上, 三藏道:「徒弟們走路辛苦,先去睡下,等我把這卷經來念一念。」

行者道:「師父差了,你自幼出家,做了和尚,小時的經文,那本不熟?...」

三藏道:「我自出長安,朝朝跋涉,日日奔波,小時的經文恐怕生了。幸今夜得閑,等我溫習溫習。」

這段文字雖然是在說唐僧不忘溫習,十分勤勉,但一個虔誠的佛教徒,怎麼會連經文都念不熟?這說明唐僧的基本功不太紮實,其實,自上路以來,一直都在勤勉趕路,一會兒被妖怪抓走了,一會兒碰到什麼麻煩事,基本上就沒有什麼修行的時間。

而唐僧這一路上也很少提到要修行的事兒,他只是在趕路,要取經、要成佛。

唐僧的基本功不紮實,那是有原因的。

因為他根本不是從小出家的,雖然從小被母親放到江中,被一個和尚撿起,養在寺廟,卻是長到十八歲,那收養他的老和尚讓他剃髮修行,這才皈依我佛。

而剃髮之後,他就忙著尋母、報仇等事,待這些俗事了了,就被觀世音選中當取經人去了,一直以來,就沒怎麼修行過。

說起他尋母報仇這一節(那是一個很長很長的故事,咱們下次有機會再聊),他報官捉了那殺死父親、霸佔母親的水賊劉洪以後,「丞相與小姐、玄奘,三人親到江邊,望空祭奠,活剜取劉洪心肝」祭奠生父陳光蕊。

唐僧之父陳光蕊

看這裡,此時唐僧已經出家為僧了,卻和母親、外公一起將活人剜心剖腹!即便那是殺父仇人,但此舉哪裡有半分出家人的慈悲?

他走在路上連螞蟻都不敢踩,卻親手殺過人!

他因悟空打死妖怪強盜而怨懟,但自己也曾親手殺過強盜!

2、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去西天取經前,唐僧曾立下宏願,要「見廟掃廟,見塔掃塔」,而這一路上,唐僧也的確是這麼乾的。

看見佛寺必要進去參拜,看見佛塔必要上去掃掃。

86版電視劇中有一個場景令咩咩記憶猶新,唐僧來到一處佛塔前,十分認真地掃了起來,佛塔積年的塵土揚起,和尚汗流浹背,抬頭望天,此時響起唐僧專用配樂《晴空月兒明》,

「月色昏暗燈不明,知是寶塔第幾層。一片禪心悲眾僧,師徒掃塔情殷殷。驅散妖霧乾坤凈,換來晴空月兒明···」

和尚的形象瞬間偉岸了起來,看得小時候的我熱淚盈眶。

然而長大以後一想,發現不太對。

不是說佛教徒的最高境界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嗎?心境空明,佛塔上又怎會有塵土?偏偏唐僧掃塔,還掃得塵土飛揚?

後來咩咩就懂了,唐僧掃塔,掃的是心中的滾滾紅塵。

電視劇版實在是把聖僧的形象美化了,原著里的唐僧掃塔完全是另一種畫風——

一次路過祭賽國金山寺的時候,唐僧看見那寶塔被血雨所污,心酸落淚,沐浴更衣後上去掃塔,BGM響起,仰天長嘯壯懷激烈,行為藝術相當到位。

可是才掃了七層,「那長老十分睏倦」,孫悟空看不下去了,要替他掃,他裝一裝樣子,又掃了三層,眼看還有三層,就「腰酸腿痛,於十層上坐倒道:悟空,你替我把那三層掃凈下來罷。」

看到這裡咩咩簡直想翻白眼,人家不讓你掃,你偏要掃,掃了以後又怕累,讓我們悟空小哥哥去替你幹活,完了功勞還是你自己的。

就像明明西行取經時,打怪升級的是悟空,挑行李做飯的是悟能,喂馬押尾的是悟凈,馱唐僧趕路的是白龍馬,而唐僧除了給徒弟起了個名字以外(悟空的名字還不是他取的),幾乎啥事兒也沒做,可到西天封佛時,他卻排功勞簿上第一名。

「這廝慣會搶功勞。」

3、又懶又饞又色的不是八戒,而是唐僧

師徒四人里,我們總以為離凡俗最近的和尚是八戒,看見美女就走不動路,看見好吃的就流哈喇子,一碰到困難就嚷嚷著散夥。

但其實,唐僧才是那個又懶又饞又色的傢伙。

先不提他這一路上,看到漂亮女妖怪就叫女菩薩,難看的女妖怪就叫女施主。

只說在第二十三回「四聖試禪心」,四個菩薩化作美女來試探師徒四人,唐僧面對美色「推聾妝啞,瞑目寧心,寂然不答」,可女菩薩們拿美女、家產等話來引誘他,他卻又開口說話了。那「瞑目寧心」一詞也用得十分有趣,若是心中澄澈、無半點邪念,又何須強行鎮定?

再提他懶的問題,這就更好講了,剛開始上路的時候,小白龍吃了唐僧出門齊的白馬,他就大哭:「這萬水千山,如何走得?」打死不肯走了,一定要悟空去把馬尋回來,甚至請動觀音大士,最後是小白龍變成了白龍馬才算了事。

說來好笑,你見過哪個出家人是騎馬出門去化緣的?可見是懶到家了。

再說饞的事兒,其實也不算饞,只是餓了要吃飯。師父吃飯是大事,悟空每次都要跑上跑下去摘桃子尋野果,腆著臉去替他化緣——頭一回看見出家人不自己去化緣,反而支使徒弟的,說好的苦行呢?

而且還有一次,他讓悟空去化齋,悟空找不到,他居然就不走了!不!走!了!這是鬧小孩子脾氣嗎?少吃一頓會怎麼樣呢?悟空都說了往前走走看看有沒有什麼寺廟,他硬不走,一定要悟空去化齋飯!

縱觀西行途中,他從未做過一件犧牲自我,有所擔當的事,終日里只是抱怨徒弟們連累了他。

第八十一回,師徒四人到了鎮海寺,唐僧病了,也不算什麼大病,不過「身上有些發熱」,他就走不動路騎不動馬了,而且還要修書一封,叫悟空送回東土大唐去,不去取經了,要回家了。

4、唐僧乾的一切事都是為了成佛

表面上看起來,唐僧雖然膽小但慈悲為懷,可仔細推敲就能發現,一路掃廟掃塔是為了不斷約束自己別犯了規矩耽誤成佛。他掃地恐傷螻蟻命是怕破了戒不能修成正果。他遠離女色,對女兒國國王連騙帶哄也是怕破了金身,修不成。

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成佛,而且這個目的還是他終日掛在嘴邊說的。

在出發去取經前,他就跟凡人和尚們說:「我已發了弘誓大願,不取真經,永墮沉淪地獄。大抵是受王恩寵,不得不盡忠以報國耳。」

看,去取經不是因為信仰,而是因為皇帝恩寵。

在車遲國的時候,三藏道:「世間事惟名利最重。似他為利的,捨死忘生,我弟子奉旨全忠,也只是為名,與他能差幾何!」

奉旨取經,只是為名!

唐僧總是站在道德制高點看人,孫悟空為了保護他打死強盜,也要被他叱罵逼走,還要說:「冤有頭,債有主」,讓強盜的冤魂去找孫悟空別來找他。

事實上,他行善卻不是因為慈悲,而是為了積德,告訴孫悟空「徒弟啊,你是一個不慈憫的!我出家人,積功累行,第一要行方便。」

也就是說,他心中完全沒有對眾生的悲憫,只是為了給自己積累功行,方便成佛。

佛家講究放下, 無執, 無欲, 無求, 唐僧做到了嗎?顯然沒有,因為取經這件事本身,就是他給自己彰顯功名的機會!

最後取經成功,唐僧得到了什麼?他得到的是「南無旃檀功德佛」的稱號,是一個指標、一個職位,是世俗的高官厚祿,而非佛學意義上通過修行悟證得到的業果。如願以償。

換句話說,整部西遊記,看起來是在寫宗教里的修行, 其實寫的是世俗里的職場, 是看唐僧怎樣努力克服困難, 獲得一個職位。

佛經講眾生平等,可西遊記偏偏把西天設計成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組織;

佛經講修行不要執著,,可唐僧卻是一個堅定執著的取經人;

佛經講普度眾生, 可取經的本意卻是給唐太宗解災的;

佛經上講明心見性自證成佛, 可唐僧卻是見到如來倒身下拜後, 由如來封授職位而成佛。

多麼諷刺。

5、經文為什麼一定要唐僧去取,而不是如來親手送來?

這是咩咩小時候特別想不通的一個地方。

如來給的解釋是,怕這經文給的太容易,東土的眾生愚蠢,不懂得珍惜,所以要找個取經人,歷經千辛萬苦來求取真經,這樣他們才懂得珍惜。

這話粗聽有道理,卻禁不住推敲。如來或者觀世音菩薩親自下凡顯聖,從天而降到那唐太宗面前傳經,皇帝會不珍惜這神仙親傳的天書?

叫個凡人取經,花上十幾年時間拿回去一堆不明不白的文書,這可信度難道會更高?鬼知道是不是和尚自己瞎編亂搞的?

我就不信,那東土大唐的統治者和百姓會寧願相信一個身邊跟著醜八怪徒弟的和尚,也不去珍惜我佛如來親自顯聖的光輝。

能夠解釋的,就是這一場取經是在作秀,為的就是歷練唐僧本人而非傳經。否則何必找來那麼多神仙鬼怪去阻礙取經人?取經人在路上受再多的苦,遠在東土的人們也不知道啊!

為什麼要歷練唐僧?因為他不虔誠啊!

我們都知道唐僧是如來座下二弟子金蟬子,因為犯了點兒小錯才被趕下凡間渡劫。他犯的是什麼錯呢?

原著里有一首小詩:「靈通本諱號金蟬,只為無心聽佛講,轉託塵凡苦受磨,降生世俗遭羅網。」

劃重點,他無心聽佛講,上課打瞌睡!哎喲喂,原來人家在做金蟬長老的時候就相當不虔誠了!怪不得要貶下凡來!

那唐僧被歷練出來了嗎?

顯然還沒有。

書中最後,唐僧取得真經,開壇說法時八大金剛來喊他們回西天,於是「長老亦將經卷丟下,也從台上起於九霄,相隨騰空而去。」

吳承恩可不是二流的小說家,他用的每一個詞都有深意,這個「丟下」一詞,足以說明唐僧一點兒也不寶貝他十四年千辛萬苦取來的真經,領導一叫喚,就忙不迭地跑上去獻媚了,經文有什麼要緊呢?

如來嗷嗷大哭!

二徒弟還是如此不爭氣!

唐僧開始取經,如來怕他遇到危險,曾托觀音賜他兩樣寶物:錦斕袈裟和九環錫杖,說是「若肯堅心來此,穿我的袈裟,免墮輪迴;持我的錫杖,不遭毒害。」

一路上唐僧很少穿那袈裟,錫杖卻是時時拿在手中的,但還是屢遭毒害!是如來的法器失靈了嗎?當然不是!

原因還得從文章里找,如來說了,這寶物有個前提條件:「若肯堅心來此」,這就很好解釋了,心誠則靈,心不誠則不靈啊!

綜上,唐僧何德何能被稱為聖僧?他憑什麼受到凡間最多人的尊敬與膜拜?

不!公!平!

但也許,西遊記要向我們描述的,就是這個不公平的世界。

今天講了唐僧很多壞話,請大家不要急著打我,因為下一期,咩咩要講一講整個西天極樂世界的壞話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續:北宋這位苦命小女子,被立廢兩次皇后,還有機會嗎?
中國三千年定都史:為何偏愛這兩座城市
袁世凱的八大歷史貢獻,有幾人知?
非洲平頭哥,人狠話不多^_^
中國每天830名產婦死亡:生孩子才是這世界最危險的手術!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