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的雕塑享譽全球,為何哥大的學生集體diss他?

他的雕塑享譽全球,為何哥大的學生集體diss他?

亨利·摩爾在他的工作室中

亨利·摩爾(Henry Moore)的作品不僅深受大衛·鮑伊的青睞,還遍布世界各地。這位享譽全球的藝術家創作的人體雕塑不僅展現了獨特的線條,還常常引發來自各方的爭議。但任何質疑都沒有阻礙他的作品激發出更多跨界的靈感。

亨利·摩爾的雕塑作品一直對設計界產生著深遠影響,無論服裝還是珠寶設計師都曾經從他的曲線中獲取靈感。今年二月份的Burberry倫敦大秀以亨利·摩爾的一生和他的作品為靈感Tiffany&Co.蒂芙尼的其中一個系列也深受亨利·摩爾的啟發

一直以來,亨利·摩爾的作品受到眾人青睞。如今,他的作品遍布在全球38個國家,你總能在不經意間發現他的雕塑。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草坪上,亨利·摩爾的標誌性作品成為了校園中的一道亮麗風景。藝術家亨利·摩爾

追崇摩爾的人雖多,但是他的作品依舊飽受爭議。去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校園內,《側卧的人》的青銅雕塑被稱為「從噩夢中驚醒後,創作出來的作品。」學生們靜坐抗議,反對這座雕塑出現在校園中。位於哥倫比亞大學校園的《側卧的人體》創作於1969-1970年

哥大學生對摩爾的作品惡評如潮並不奇怪,因為他的作品甚至曾被當成廢品。盜竊鐵製品並轉手賣錢的犯罪事件屢見不鮮,比如這次,他的作品就被小偷盯上了......藝術家亨利·摩爾

2005年,亨利·摩爾在1969年創作的一件《側卧的人》在戶外被盜。他的基金會甚至出錢懸賞,就為了找回這件作品。過了幾年後,他們發現雕像被小偷當作破銅爛鐵賣了換錢,而價值近四百萬的作品竟然只賣了區區2000美元。亨利·摩爾《大型側卧的人體》,1984年

扭曲的流線

摩爾的雕塑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其流線型的人體。這讓人不禁聯想到畢加索筆下那些詭異的人物形象。其實,在上世紀20年代,他對人體的興趣正是來源於畢加索的作品。亨利·摩爾《國王與王后》,1952-1953年

亨利·摩爾隨意扭曲和拆分身體的形狀,大大超越了之前的創作想法,他甚至完全不去考慮人體本身。這個時期,他的素描本上都是關於雕塑的奇思妙想,大多想法也不再是幾何形狀,而是呈現出自然的狀態。亨利·摩爾《Pointed Torso》,青銅,1969年

他經常收集小石頭、貝殼和骨頭,根據這些形狀進行作畫。亨利·摩爾認為可以從這些事物中找到「形狀的自然準則」,他最終的想法都被放大到雕塑創作中。他曾經為了打破形狀,在人形的雕塑中間挖出圓滑的坑和孔洞。公眾在看到如此大膽的作品時感到震驚,甚至覺得憎惡。亨利·摩爾《三點》,青銅,14×19×9.5cm,1969年

反抗與執著

摩爾從小就極具反抗精神,總能引發周圍人的爭議。年少的他曾經違背父親意願,堅持學習雕塑。《側卧的人體》在摩爾的Perry Green工作室

他的父親是一名礦工,長期因經濟窘迫而煩惱。所以,他一直希望兒子可以獲得更高的學歷,找到一份白領工作。但是摩爾卻選擇了需要付出心血與體力的雕塑家作為職業,這正是父親所反對的。1980年,亨利·摩爾為天文館創作的雕塑。

雖然摩爾稍作妥協,決定畢業後留校任教,但是突如其來的一戰打亂了原本的計劃。18歲的他自願參軍,成為其所在部隊里年紀最小的一名軍人。1933年,亨利·摩爾在工作室創作。

後來,他因為一場化學武器引發的戰役而受傷,被送去醫院治療。好在摩爾年輕氣壯,逃過了一劫。否則,人們永遠無法看到他驚世駭俗的作品。亨利·摩爾《Stringed Figure》,27.3×34.3×19.7cm,1960年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摩爾一直都沒有放棄成為雕塑家的夢想。即便在一戰參軍時,他還是成為了利茲藝術學院首位雕塑系的學生,並獲得了獎學金。亨利·摩爾《側卧的人體》,1939年

兩年後,他再次獲得獎學金,進入了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學習。他經常在大英博物館裡研究人種學,在之後重要的作品中都能看出他對描繪人體的偏好。亨利·摩爾在創作大作品之前的小型作品

連綿的靈感

摩爾曾被塞尚的半抽象作品拉進了靈感的漩渦之中,他在其中找到了各種側卧人體的靈感來源。他說過:「尋找到一個主題的關鍵點在於嘗試各種形式的想法,正如塞尚在『沐浴者』系列中的探索。」最初,亨利·摩爾深受老師Barbara Hepworth的影響。

之後,他有機會去義大利和法國。在這期間內,他對法國博物館裡的人種學頗有興趣。他看到名為《Chacmool》的阿茲台克雕塑後深受啟發,在隨後的作品中,他開始嘗試單個人體雕塑並且注重對體積和造型的掌控。亨利·摩爾《側卧的人體》,1929年歷史遺留下的阿茲台克雕塑

在完成學業後,摩爾決定接受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一份長達七年的教學工作。同時,他參與到一個包括了藝術家、建築師和作家的小團隊中,這其中還有蒙德里安等人。

亨利·摩爾《沉睡者》,1941年

一人到多人

後來,當摩爾的母親去世時,他也迎來了女兒的誕生。生與死的問題引起了他的思考,也讓他的作品從單獨的人像變換到了母與子等家庭的主題之中。亨利·摩爾《一家人》,1950-1951年

越來越抽象的想法打破了他原來作品所擁有的整體性,但是新出現的孔洞反而增強了作品的空間感。1950年,他完成了第一件多個人形的雕塑作品。亨利·摩爾創作了不少關於母與子的作品

摩爾創作的技術方法是採用了直接雕刻的技巧,這不僅僅是他從歐洲現代主義中汲取的想法,也是從非西方藝術中找尋到的。亨利·摩爾的大型雕塑作品

他完全放棄了用黏土或石膏做模型,也不使用傳統藝術教育中的造型方法。摩爾認為直接雕刻的方法可以帶來一種強烈的感覺,「雕塑家應該在腦海中形成立體的外形,把自己看作是重心。」亨利·摩爾《Three Way Ring》,1966年亨利·摩爾刻畫大象頭骨的草稿

在摩爾生命最後的幾十年中,每年都有四十多個關於他的展覽相繼舉行。世界各地的展覽帶給他的不光是享譽全球的名聲,還有經濟上的豐厚支持。亨利·摩爾《Atom Piece》,1964-1965年

他成為了當時在世的最成功的藝術家之一。在最後十幾年中,他的女兒幫助他完善了亨利·摩爾基金會。基金會位於他曾經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主要職責是幫助維護自己的公共雕塑作品。亨利·摩爾《Working Model for Knife Edge Two Piece》,49.8×71.1×33cm,1962年

在他功成名就之時,各種榮耀接踵而至。1951年,他被授予爵士稱號。隨後,不斷的榮譽都再次認可和肯定了他在藝術上的巨大成就。亨利·摩爾《Two Piece Sculpture No.7: Pipe》,1966年

藝術家的作品往往能引發思考,激發人們產生更多的靈感。亨利·摩爾不僅用堅持和反叛的性格做到了這一點,還讓爭議性的話題一直留存至今。對於「美」的認知,他的作品留下了更多值得深思的內容。

[編輯、文/張一凡]

[本文由《時尚芭莎》藝術部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芭莎藝術 的精彩文章:

為何如今的時裝秀越來越像藝術展?
沒骨畫是什麼?原來沒有骨的畫也這麼美!
珠寶源於繪畫?真正的藝術不分界限!
稚嫩、笨拙才是最好的繪畫技巧!
史上最藝術的假期第一天!不這樣過一定後悔……

TAG:芭莎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