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極客」指數爆炸:條漫/短視頻/趣聞故事……知識博主們要讓科學說人話

「極客」指數爆炸:條漫/短視頻/趣聞故事……知識博主們要讓科學說人話

生活在這個科技指數爆炸的年代,我們幾乎每一天都在見證歷史:引力波「一波未平」,阿爾法元(AlphaGo Zero)「三天戰勝人類千年」的刷屏熱潮又起。興奮之餘,你真的能理解這些科技向新聞中提及的概念嗎?

是啊,艱深的專業理論和普通讀者之間,往往橫著一道無形的鴻溝。而要讓更多人了解它們,則需蛻去科學晦澀的外殼,打破隔絕知識的牆壁。於是,圍繞科普,一群獨特的新媒體人正各出奇招,努力鑿穿深奧理論與普通讀者之間次元壁。

GIF/294K

機靈段子千篇一律

趣味科普萬里挑一

科學的人文情懷

第一類內容,充分發揮文字的力量,嘗試在科學與人文之間建立關聯。比如,以簡短流暢的分析短文,將自然知識轉化為抒情故事,或是在視覺風格上借鑒雜誌排版。

知識分子的文章專欄

「科學不僅是嚴密與準確的,也富於美感。我們能體驗,我們要講述。……是科學,也是詩。」ImagineNature在公號簡介中這樣寫道。它嘗試「為現實中的自然故事賦予抒情性」。

比如,之前關於卡西尼探測器新聞的人格化故事備受關注,頗有「我為你來看我不顧一切,我將熄滅永不能再回來」的悲情色彩。ImagineNature的一篇文章設想,卡西尼探測器最後沖向土星,原因是當初土星諧振導致的彗星撞擊,使得恐龍滅亡,它要為地球生物伸張正義——而恐龍後裔,現在的飛鳥,「它們知道我們做了什麼,它們知道」。

「神經現實」的近期推送截圖

「看得見」的有趣

再有一類是通過條漫、短視頻等可視化形式進行科普的自媒體。

公號Sheldon「用漫畫解釋宇宙」,其科普方式包括漫畫加持的圖文解讀和動畫類短視頻,主要關注物理、生物等領域,自帶戲謔調侃的風格。舉個栗子感受一下:因「測定溶液中生物分子的高解析度結構的低溫電子顯微鏡」成果而獲得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的三位教授,被漫畫解讀之後一目了然,簡而言之:「如何為生物分子拍一張高清無碼大圖」。

蛋白質分子的擬人化形象,和三個手捧獎牌的科學家,圖源公號Sheldon

# 混亂博物館 「什麼是平行宇宙」短視頻

軟萌即真理

講真,多少人小時候買科普讀物不是為了知識,只是為了看一眼裡面新奇的插圖或是神奇的生物?廣博自然界有千千萬萬的生物,總有一種能戳中你的萌點。

「為你萌,千千萬萬遍」

「物種日曆」推送截圖

抖個有料的機靈

接著向我們走來的,是不會抖機靈的科普大號不是好段子手系列。自媒體中的段子手眾多,而機靈抖完仍能給人信息餘音的卻鳳毛麟角

微博「博物雜誌」和他背後的「薄霧君」說起來並不陌生,已然成為科普界的馳名品牌,路上看到不認識的生物,第一反應是趕緊拍下來艾特博物君的熱情群眾也大有人在。「博物雜誌」本來是《博物》雜誌的微博官方賬號,因為既能科普物種,又能賣萌懟人,還有「九環金背大砍刀」的運營者而逐漸形成「網紅」風格。

「博物雜誌」置頂微博

還有博主「科普君XueShu」,微博簡介是「讓科學酷炫起來!」,實時分享知識碎片更新,善於從一個小而美的角度呈現科學的有趣一面。

比如心臟循環的動圖:

GIF/107K

發現咖啡因分子和咖啡杯形狀之間的關聯:

還有漂亮得可以做壁紙的數學圖案:

論一名科普君的必備修養

王國維曾在文章中總結「讀書的三重境界」:「初能望文生義,死記硬背;進能變通運用,能說會道;終能深入淺出,知行合一。」科研學術與日常溝通本就處在不同的意義空間,想要做好「深入淺出,能說會道」的科普君,還需要這些必備修養。

重磅內容

科普自媒體可歸於科學傳播的層面,其傳達首先需要內容層面的嚴謹性,簡而言之,「話不能亂說」。而科普自媒體背後,有一群學術達人的日常運營和內容供給,來保證這一點。

ImagineNature的主筆Ent張博然,同樣是科學松鼠會「科學人」欄目的高級編輯,下圖是他在科學松鼠會主頁中的個人介紹,可以發現他畢業於北大,之後取得加州伯克利大學古生物博士學位。

網紅「博物君」,在三次元本名張辰亮,本科修讀植物保護專業,之後在研究生階段學習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也是這樣的學術經歷和在興趣驅使下不斷拓展知識邊界,使得他提到讓網友「滋兒哇滋兒哇」的蟲子時能夠如數家珍,甚至被網友調侃,「霸氣的回復讓人感覺每個艾特他的蟲子他都吃過」

博物君亦回懟之。

「知識分子」則是由饒毅、魯白、謝宇幾位學者創辦並擔任主編,平常登出的文章,也是邀請特定學者撰寫。如最近發布的一篇《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麼?》,是由中國科技大學天文學系教授和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博士合作寫成。

該篇推送開頭截圖,以及文末附上的參考文獻。

輕量形式

上文提到,科研學術和日常溝通處在不同的意義空間,而想要實現有效的傳播,則需要實現兩種不同話語之間的語境互通,這需要新媒體的優勢之一,「輕量形式」。

融入情節敘事不失為是一種好的選擇。ImagineNature所做的嘗試,就是將科學知識變成一則故事,用敘事使科學更加可理解,增添情感層面的體驗。「物種日曆」也有「猛獁故事」這一固定欄目,通過圍繞動植物展開的擬人化故事,介紹生物特性,也提升了本身的有趣程度。

正如保羅·奧斯特在《孤獨及其所創造的》所說,「這便是故事的功能:通過將另一樣事物納入視線,來使人看見眼前的事物。」

兩期猛獁故事

同時,科普類新媒體常常採用貼近日常的選題,或是挖掘選題中與日常相關的信息點,並採用輕鬆的文字和編排風格來呈現,使得本來高處不勝寒的科學知識,也具有了親切的紅塵煙火氣。

比如,在「混亂博物館」的選題中,關於生理學、動植物知識的科普,可以在標題中簡單明了地表達為「肚臍通到哪兒」、「貓的瞳孔為什麼豎著」;「神經現實」所編譯的有關神經科學的嚴肅學術文章,也適合用來說明「做夢究竟有什麼作用?」、「世間的顏色百萬計,你卻能說出十來種?」等「人話」風格的問題。

還有一重,是新媒介形式為內容增添的信息傳達效率和吸引力。比如Sheldon用來說明諾貝爾獎項獲得者的研究內容的漫畫,和普及「相對論」的短視頻,「一圖讀懂」與可視化是降低知識獲取門檻、增加趣味性的可取方法,可以說是「行走的公開課」了。

# Sheldon 科普相對論的短視頻

此外,這種輕量形式在科學作為知識的工具性價值之外,呈現了科學中蘊含的非功利性的審美價值。博主「科普君XueShu」所發布的數學之美的壁紙,或是行星相撞的視頻,不見得能夠讓讀者完全get背後的乾貨原理,卻也提供了另外一重視角:枯燥的原理和公式之外,科學現象也可以性感和可愛。

讀者關聯

輕量形式實現了科學話語向日常親和風格的轉向,基於話語中的親和力,加上新媒體環境拉近了傳者與受者之間的距離,科普君們得以建立與讀者之間的關聯,這也反過來促進了科普的傳播效果。

不像其它情感類或是生活類自媒體,能給讀者情感認同與依賴,科普君傳遞的更多的是一種信息快感:一方面是輕量形式與重磅內容結合,即食易懂的信息增量緩解了潛在的知識焦慮,也具有消費段子或是視聽作品時的愉悅體驗;另一方面,這種表達將小眾圈層的學術話語向大眾開放,賦予可供觀者表達利用的符號資源。

就如上圖所展示的「博物雜誌」微博的評論區景觀,不管是堅持不懈的「嘀」打卡黨、「滋兒哇」黨,還是大開腦洞的其它評論,都是借科普內容,找到自己表達的位置。本來是單向的科普,現在有了觀者的反饋和參與:「博物雜誌」會經常轉發精彩評論,為微博內容的豐富性再添上一筆。

同時,也帶起了一些「博物系」的科普賬號。

而說到最後,需要面對科學與傳播之間一直存在的爭論:束之高閣意味著無人問津,但易懂是否代表解構或失真?科普君們是鑿穿學術的壁壘帶來了光,還是僅僅熱鬧,在牆壁上投出一出幻影,供洞穴內的人們觀看?

我們自然不能通過一篇文章對這個問題下定論,最後所分析的重磅內容、輕量形式與讀者關聯,也是試圖從這些自媒體的實踐中,挖掘一些有關科學傳播的,能夠產生積極效果的方法論思路。

從效果來說,所謂科普,像是碎片式的光點,可能難以揭示全部圖景,但也能夠點亮人們對遙遠未知的好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媒派 的精彩文章:

Future Today重磅報告:2018年影響傳媒業的N個科技趨勢
粉絲即經紀:宣傳/運營/危機公關……飯圈的能量遠比你想像的強大
樂評區眾生相:情聖/逗比/野生文青……樹洞式UGC背後的孤獨與信仰
國產「慢綜藝」霸屏,以田園牧歌賺眼球,卻看不到慢下來的詩與遠方
iOS11剛上線AR功能,Quartz新聞客戶端就來搭車搞事情了

TAG:全媒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