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一劍:誰的花木蘭?
對名人故里的爭奪,從未停止
誰的故里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學會包容和分享
以期實現文化的張揚
歡迎收看第四十期:
葉一劍:方塘智庫創始人。以「既要在雲端,又要在人間」的研究態度,踐行行走、思考、寫作、閱讀、對話「五位一體」的治學路徑,對區域經濟、城市、建築、商業與文旅等領域進行持續追蹤,以實現對時代變革的記錄和思考。
附文字版:
就像其他名人故里的爭奪戰一樣,對於花木蘭故里的爭奪,在輿論上也是很熱鬧的一個事件。除了商丘的虞城縣以外,還有湖北的黃陂,另外延安也有一個木蘭的廟,包括其他花木蘭元素的地方,其實還有很多。
在此過程中,大家都希望將花木蘭故里,或者與花木蘭緊密的關聯性之間建立更直接的關係。其背後,其實是在尋求一個地方文化符號的努力,在此努力過程中,在我看來,很多的時候,大家都刻意的,或者把名人故里和這個地區的文化發展之間的關聯性的強度,過度的重視,過度的強化。
其實,還有一些其他的變現方式,對於這樣的一個符號性的東西而言,它並不一定是獨屬於自己,或者自己有了以後,別人就不能有。
眾所周知,好萊塢現在已經把花木蘭作為一個東方的文化符號來進行動畫化,或者電影化的嘗試,這樣的嘗試一旦出來以後,它對於以花木蘭為符號的文化產業的貢獻,應該是很大的。
另外,這樣的一個作品的出現,可能有人會說,一個東方的元素為什麼由西方的公司去演繹,最終可能對木蘭的文化、木蘭的靈魂、木蘭的精神有一個重新的建構。至少到目前為止,我覺得這樣的一個事件,對我們的衝擊,或者啟示是對於木蘭文化或花木蘭這樣的人物背後的精神的追憶,或者她的價值化、產業化,並不是說一定要在和她的實實在在的物理空間層面去打造。
有時候我們的科技類的產品和文化性的作品之間,就可以完成它的傳播和它的價值挖掘,大家要有這樣的認知。這樣的話,我們才能擺脫所謂的對木蘭的一個過度的物理化。
還有一個說法是,這樣的一個符號,它一定不僅僅屬於某一個地區,一定是屬於全國的,或者整個中華的文化體系,文化譜系裡面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個地方,要去張揚的時候,我覺得一定要站在這樣的一個高度,然後才能夠去思考本地的木蘭它對於木蘭文化張揚,和木蘭文化產業發展之間的價值。如果視角,或者站位無法達到這個層面的話,而僅僅是過度依賴於你的故里或者故鄉,以及故居打造的話,我想這很難找到出路。
如今,無論是你的故里也好,非故里也罷,一定要去包容所有與木蘭有關的文化遺存,或者它的傳說,進而在一個平台上進行系統化的研究和梳理。前一段時間,河南建業和虞城縣政府一起做了一個木蘭小鎮的項目,我們也參與了策劃。
在此項目的操作過程中,我們的方向也是非常明確的,它雖坐落在虞城縣,但是此小鎮的資源的配置、文化的張揚,以及對於木蘭文化的關注,一定是面向全國和全球的。一定不是排斥於其他地區的,一定是包容的。
只有在這樣的背景下,也許我們到了這樣的小鎮里,才能夠真真正正完整地去體驗到木蘭文化的價值,它的敘述體系,它的在全世界已經有的或者正在做的一系列的文化的產品。只有首先完成自己的開放和包容,才能完成自己的快速的積累,快速的集聚,快速的發展。
另外,這個項目它不是孤立的存在,應該是充分地和當地的人文,當地的經濟發展之間密切聯繫。同時我也提示,一個地方是不是故里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在這個地方,能不能感受到木蘭的氛圍。也就是說,如果大家提到花木蘭的時候,都有文化的自豪感,或者自己的意識文化覺醒的話,這個地方和木蘭的關聯性才是最緊密的,而不是給你一個機構,或者掛個牌子這麼簡單的事。
所以,對於花木蘭大家都可以去張揚、推廣或者把木蘭文化做成產業,做成更好的作品。每一個人都不應該去獨佔它,而是應該拿出來去分享,只有這樣,才是對木蘭文化的敬畏和貢獻。
商務合作
請聯繫:185 1972 1357(徐經理)


TAG:鄉愁里的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