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看中國國家歷史這場大戲!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看中國國家歷史這場大戲!

引言:我們是觀眾

時代已經進入21世紀。這是什麼樣的一個時代?經濟全球化,信息爆炸,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大則國家利益、民族意識,小到地域觀念、城市特色、鄉村傳統,都在覺醒、萌發甚至膨脹之中……

在這樣的時代,人們更多關注的是現在與未來。如此,過去的歷史,比如中國的歷史,對於現代中國人還有意義嗎?

日本侵佔南京

不妨先舉兩個國家的反例。在日本的國民教育中,一直有一種傾向,即抹去其侵略的歷史,比如把侵略中國稱為「進入中國」,藉以減輕日本青年一代的負罪感,又把傳說中的神武天王,極力說成是可信的歷史,從而拉長其文明史的時間;甚至有日本的考古學家自己偽造石器埋在地下,然後再裝模作樣地挖出來,稱為「重大發現」。又如現代的韓國,不願承認本屬信史的「箕子朝鮮」,因為箕子畢竟是中國商朝的遺臣,在韓國的旅遊指南與歷史文化景點介紹中,更多見到的是與中國之「黃帝」、「黃曆」類似的傳說性質的「檀君」、「檀歷」,稱公元前2333年,檀君王儉創建了古朝鮮,這樣,韓國就成了擁有「五千年歷史,三千里江山」的國家了。諸如此類,既顯示了日、韓民族自信心的不足,卻也反映了其對歷史之現實價值的高度重視。

日本天皇視察侵略戰爭裝備

那麼擁有悠久歷史的我們,能夠不重視嗎?沒有歷史的傳承,哪來現實?沒有現實的存留,又哪來歷史?現實中有活著的歷史,歷史傳承至今也就成了現實。現代的中國、今天的中國,正是建立在複雜的、多層次的、有活力的歷史之上的,如果不理解過去,怎麼更好地理解現在?現代中國是國際大家庭中的一員,理解其它國家的歷史與文化,也以知道中國的歷史與文化為前提。例如,東方國家的歷史與文化,在許多方面是相通的,比如日本、韓國、朝鮮、越南都使用或者曾經使用漢字,佛教都有重大的影響;同時,東方的歷史又是西方的鏡子,能夠照出彼此的不同與特點,比如為什麼西方的文明史曾多次中斷,而中國的文明史沒有中斷?西方的民主政治,為什麼長期以來在東方沒有土壤?還有許多的現實問題,需要我們從歷史的角度作出解釋。比如在中國領土問題上,俄、日、越、韓、朝、印等國對我宣告主權,我們怎樣擺事實、講道理?退一步說,即使不關心這些,作為一位現代人,歷史與文化也是必備的修養。人們常說,理工農醫是生存的需要,政經法管是社會的需要,而文史哲地是精神的需要;當生存問題解決以後,「精神」就成為決定生活質量的關鍵。歷史也許是為自己的學問,而文史哲地又是互通的;哪怕是旅遊,旅遊不是鍛煉身體,不是走路,不懂歷史,不知文化,旅遊就失去了味道,沒有了心靈的體驗。就中國來說,地大物博,民族豐富,人口眾多,歷史悠久,文明發達,要知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歷史的才是真實的。民族的、歷史的、文化的,正是我們旅遊要看的,因為越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國獨特的自然風光、人文歷史、文化傳統,才顯得越發珍貴。在這些方面,我本人是深有體會的。我曾經給幼兒園的孩子們講中國的歷史與地理,從國家的年齡上講,中國是老老爺爺,美國是小小孫子,從國家的土地上講,中國是大雄雞,日本是大蝦子;我指導的韓國研究生,在中國一年,最有感慨、最覺得好玩的是坐卧鋪汽車與卧鋪火車。我是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與文學的,我對國家與民族的熱愛,對歷史與文化的珍惜,對民族與邊疆的尊重,是發自內心的,這是因為我了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推而言之,作為中國人,作為說著中國話、寫中國字、用中國姓的中國人,不能成了沒有根的可憐的浮萍,不能成了黃皮白心的可悲的香蕉!一個人如果不愛國家不愛家鄉,那和不敬父母不愛家人有什麼區別?對國家對家鄉的感情從哪兒來?從歷史與文化中來!所以讀史不僅有趣、明智,而且養性、明德。

日本歷史教科書

那麼怎樣理解中國的歷史呢?我們中學、大學的傳統歷史教學,無論是通史還是斷代史,往往習慣於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民族等的條塊分割,如此,或顯得呆板、少有趣味,或缺乏彼此的聯繫,把本為整體的歷史人為地割裂開來。中國歷史地理學權威、復旦大學教授譚其驤先生曾經說:「歷史好比演劇,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裡看得到戲劇!」由這樣的形象的比喻出發,我們不妨把中國歷史想像成一場多幕大戲,我們是觀眾。而要看懂這場多幕大戲,我們就要知道劇目、掌握劇情、明了舞台、熟悉演員、理解道具、讀懂台詞、領會旋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融入劇中!

一.劇目解題

既然是「看戲」,首先應該知道看的是哪齣戲。「牡丹亭」還是「野豬林」?「牆頭馬上」還是「柳毅傳書」?同為三國戲,「單刀會」還是「空城計」?同為樣板戲,「沙家浜」還是「杜鵑山」?這不同的戲,味道是不一樣的。

我們現在看的是「中國歷史」這場戲。那麼,何謂中國?何謂歷史?

1900年日本人小川一真攝午門

何謂歷史?

先說「歷史」。時至今日,國內外學者給「歷史」下的定義,大概已有幾十種。按照我的理解,最淺顯的說法,「歷史」就是在一定的時間與一定的空間里,由人的活動所構成的連續的過程。這樣,「歷史」的三大支柱,就是時間、空間與人。歷史的思維,如果以人為出發點,就是追尋六個「W」,即Who、When、Where、What、How、Why;也就是:什麼人,在什麼時候與什麼地方,做了什麼,怎樣做的,為什麼。前五個W是「歷史」,是對事實的描述;最後一個W是「歷史學」,是對事實的解釋。而順著這樣的思路問下去,就是一種直接、簡單然而卻有效的歷史學思維。當然,歷史學並不等於歷史。歷史是過去,歷史學是對過去的無限求真,但求真永遠不能等於真實。研究歷史的,有時真想起古人於地下,或者走進時光隧道,回到過去。然而,即便回到過去,就有真切的感受嗎?也不一定。現代中國政治、中國經濟、中國文化,我們就能說得清嗎?所以歷史學是一門充滿遺憾的學問。歷史學對歷史的論述與對歷史的理解,又總是受到論述者思維觀念與理解者時代背景的影響,所以有人也認為,一切的歷史學,都是思想史,或者都是當代史。這樣,沒有定論,總在創新的歷史學,又是一門充滿魅力的學問。

何謂「歷史」?

「歷」繁體字寫作「歴」,甲骨文(歷)由(林,山野)和( 止,足的原型,表示「行進」)組成,取義為「翻山越嶺,穿過叢林」的拓荒歷程。《 説文解字》:歷,過也。從止,厤聲。 意思是說:歷,經過,字形採用「止」作偏旁,採用「厤」作聲。

「史」甲骨文由(中, 即「仲」的本字,仲裁決斷)和(又,手,表示持筆記述)會意組成,表示仲裁併記述。

何謂中國?

再來解釋「中國」。我們時時接於目,聞於耳的「中國」一詞,如果認真起來,其實非常不容易說清楚。東漢劉熙在《釋名》的自序中說:「夫名之於實,各有義類,百姓日稱而不知其所以之義」;就「中國」這個名號言,也與此相仿仿。「中國」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在課堂上常常問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讓人感嘆的是,同學們往往張口結舌或者語焉不詳。這是滑稽的。所謂人有姓名,國有稱謂;人不可不知姓名,國不可沒有稱謂。我們的祖先生長在中國,我們生長在中國,將來我們的子孫也要生長在中國,作為中國人,對於「中國」這個名號的來源含義,豈能不知,豈能不解!

何謂「中國」?「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西周早期的青銅器何尊上。何尊銘文:「唯王初壅,宅於成周。復稟王禮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誥宗小子於京室,曰:『昔在爾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茲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嗚呼!爾有惟小子無識,視於公氏,有爵於天,徹令,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訓我不敏。王咸誥。何賜貝卅朋,用作庾公寶尊彝。唯王五祀。」

問題在於,從夏、商、周直到元、明、清,傳統時代並沒有哪個王朝或者皇朝叫過「中國」;那麼,我們習稱的「中國歷史」,究竟指的是什麼地域範圍、什麼民族或人群的歷史呢?比如前蘇聯政府有種說法:「只有漢族才是中國人,滿族和中國其他少數民族都不算是中國人。中國少數民族居住地區都不是中國的領土。中國的北部疆界在長城,西部邊界沒有超出甘肅和四川」;按照這種說法,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成了俄國「新土地發現者」開發的地區,《尼布楚界約》為對俄不平等條約,而《璦約條約》與《北京條約》也就成了俄國收回部分失地的條約。對於這樣的說法,我們顯然不可能接受。再舉個有趣的例子,舊時代的日本人不願意稱我們為「中國」,他們認為「中國」是一個傲慢而自大的名詞,所以稱中國為「支那」。雖然「支那」來源於China,但在中國人聽來,感覺非常的不舒服,在中國人看來,更是意思絕對的不吉利,「支」是相對於「本」的,「支那」又有「支解那裡」的意思,於是中國人反戈一擊,把日本的Japan諧音為「假扮」。為什麼會產生這些國際糾紛與糊塗觀念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中國」是十分羅嗦的概念。在1912年中華民國誕生、並以「中國」為正式簡稱之前,歷史上的「中國」一直是模糊、多變的地理概念、文化概念、民族概念,作為國家代名詞的政治概念的「中國」產生很晚,這便引發了「中國」的地域範圍問題及「中國」的民族問題。

雅克薩之戰,1685—1687年,經過兩次雅克薩戰役,俄軍死傷慘重。沙俄被迫請求同清政府和談。1689年,中俄正式簽訂《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確定了中俄東段邊界,這是中國和西方簽訂的第一個條約,有力地保障了東北邊境的安寧。

圍繞「中國」概念的起源、演變,我曾經寫過三本相關的書,1995年出版的《中國古今名號尋源釋意》(遼寧古籍出版社,與盧海鳴合作)、2000年出版的《偉哉斯名--「中國」古今稱謂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和2008年出版的《中國國號的故事》(山東畫報出版社,與宋艷梅合作)。由「尋源釋意」到「偉哉斯名」,是由粗疏到精細;由「偉哉斯名」到「國號故事」,則是由學術到普及;至於專門的「中國」研究論文,我也發表了若干篇。為什麼長期關注「中國」概念?因為這是事關國家、民族、國際關係的重要問題。

這裡無意於展開對「中國」概念的詳細討論,但既然我們看的是「中國歷史」這場大戲,則仍有必要就歷史上的「中國」之特殊而多變的含義作高度概括的交代。

其一,中與國二字的解釋

在殷商甲骨文與商、周金文中,「中」字的上下都加有若干條波浪形的飄帶,向右或向左飄,「本象有旒之旗」;商王有事,立「中」以招集士眾,士眾圍繞在「中」的周圍聽命,所以又引伸出中間之中的意思。由中間之中,產生了中的引申義與諸多美義。因為中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沒有兩端,就不會有中間,沒有四方,就不會有中央。中作為地理用語,是相對於外、區別於偏的。延伸到文化上,中顯得更為可貴,「天地之道,帝王之治,聖賢之學,皆不外乎中」,所以古人視中尤重。就為政而言,要「用其中於民」;就立身而言,「民受天地之中以生」,一切言行要無過無不及;就處世而言,中為「天下之大本」。由此,文化上的中,為正為順,為和平,為忠信,為合宜。

甲骨文「中」字

那麼國字又作何解?在殷商甲骨文中沒有國字,周金文國字早期作或,「從從戈以守一」,「」(音韋)為國界,「戈」為武器,「一」為土地,「或」即表示「執干戈以衛社稷」;後期孳乳為國,是加以為國界,這屬於文字上的自然演變。而中與國兩字連在一起,就成為我國的古老名號之一「中國」了。

其二,中國名號的起源時間

1963年,在陝西省寶雞縣賈村出土了何尊,其銘文云:「唯王初遷宅於成周。……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或,自之乂民」;又我國最古老的文獻《尚書》的《梓材》中有「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於先王」一句。雖然何尊為周成王時器,但由於追述武王祭告於天而言及中或;《梓材》雖然也是周成王時所作,但由於追述皇天賦予人民和疆土於武王而言及中國。以金文和典籍互相驗證,則「中國」名號已見於公元前11世紀西周武王時期,當是可以肯定的;也就是說,「中國」一詞的出現,距今已經超過3000年了。

其三,先秦時期的中國概念

「中國」名號自從西周初期出現以來,迄於戰國,大概800多年的時間裡,或為地域概念,或為文化概念。

先秦時期作為地域概念使用的「中國」,所指地域隨著對象與時代的不同,也不盡一致,大概來說,其前後積有六義:一指京師,即周天子所居的都城;二指國中,即諸侯國的國都;三指畿甸,即周的近畿以及列國的郊甸;四指周天子直接統治的地區;五指諸夏國家,即周天子分封的諸侯列國;六指中原諸國,即位置居中而文化又高的諸夏國家。其中,第五、第六兩義,雖然發生的時間較晚,沿用的時間卻較久,涵蓋面則最大;在這兩義的中國的背後,實際上顯示著一種相對於四夷(蠻夷戎狄)的地理上與文化上的自豪感,表明了諸夏國家在民族、地理以及文化上的一種相互認同。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已經成為諸夏國家共同的國號,成為諸夏國家共同擁有的地域專稱。

戴捲筒式冠巾、穿華麗服裝的貴族男子

與地域概念的「中國」指稱的對象越變越多、指稱的地域越變越大相聯繫,是先秦時期文化概念的「中國」是種美稱,代表著一種文化標準。依照《戰國策·趙策》的描述,「中國者,聰明睿知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賢聖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異敏技藝之所試也,遠方之所觀赴也,蠻夷之所義行也」,云云,可知「中國」者,其人則聰明睿智,其財則萬物所聚,其禮則至佳至美,是具有高度文明的區域;凡是詩書禮樂達不到這種標準者或者風俗與之有殊者,就不得在中國之列。這樣的中國,為遠方所仰慕,為蠻夷所心儀。文化概念的中國,其標準又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也就是說,文化上達此標準者,即為中國,反之則為蠻夷。文化是不斷進步的,於是蠻夷戎狄不斷地中國化,中國的地域範圍不斷括大,中國的成員也不斷地增多。文化的「中國」意義之偉大,正在於此!

其四,秦漢以還「中國」概念的流變

秦漢統一後,「中國」成為我國通用的名號,無論朝代怎樣更迭,都一直使用。就其含義來說,則較之先秦時期,又有了發展。

首先,文化意義進一步加強。

晚年乾隆帝

一方面,中國象徵著光明,為至高無上、雍容華貴之域,一切外邦都是「蠻夷戎狄」,照例是貧窮、落後、野蠻的地方。值得指出的是,中國的文化概念流變至此,其間弊端自不容諱,比如漢武帝、隋煬帝、明成祖、乾隆帝等等,總是喜於炫耀國力、粉飾盛世,就與這樣的「中國」觀念有關。而另一方面,文化的中國以其概念的寬泛,對於周邊民族與政權又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這奠定了中國這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的思想基礎。比如清人朱彝尊的《日下舊聞》中,就記有這樣的感人事例:「契丹主鴻基以白金數百兩鑄兩佛像,銘其背曰:願後世生中國!」也正是在這種觀念的支配下,非漢民族都不自外於中國,於是中國的文化漸趨發達與豐富,中國的地域也由仄小而廣大!

其次,地域範圍進一步擴大。

秦漢以還,作為地域概念使用的中國,所指仍然不一,或指京師,或指中原,或指內地,又或指全國(皇帝直接統治的地區),還或指漢族建立的國家或皇朝法統。就皇朝法統言,歷史上非漢族建立的國家也往往自稱中國,尤其在分裂時期更是如此,有時還與同期存在的漢族政權爭奪中國名號(如十六國時期的羯人石勒、氐人苻堅,自居「中國皇帝」,指東晉為「司馬家兒」、「吳人」;南北朝時期,北朝政權以中國正朔自居,罵南朝為島夷),至少也要平分秋色(如宋、遼、夏、金對峙時期,契丹的遼、女真的金是北朝,漢族的宋是南朝,党項的夏是西朝)。所以從這個角度理解,中國又不是哪一族的中國,而是各族共有的中國;今天如此,歷史上本也如此。換言之,歷史上無論地域的中國還是文化的中國,都不僅包括以漢族為主建立的中原皇朝,也包括了漢族以外的民族建立的中原皇朝。

鞏義北魏石窟寺「帝後禮佛圖」

當然,中原皇朝的概念,也是模糊而多變的。毛澤東主席曾經指出:「中國是一個由多數民族結合而成的擁有廣大人口的國家。」今天的中國,漢族和50多個非漢民族和舟共濟;歷史上的中國,就民族成員而論,也是如此。在這眾多的民族中,漢族建立的皇朝習稱中原皇朝;漢族建立的統一範圍較大、統一程度較高的皇朝又習稱中央皇朝。非漢民族建立的皇朝,如果漢化程度較高,或主要建立在傳統的漢族地區,或所統治的主要是漢人,傳統史學也稱之為中原皇朝;而若統一範圍和程度也較大較高,也被稱為中央皇朝(如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滿洲人建立的清朝)。以此,前秦、北魏與東晉、南朝,雖都自稱中國而互不承認對方是中國,其實都是南北分立的中原皇朝;遼與北宋、金與南宋,也都是中原皇朝。至於秦、漢的匈奴,唐時的吐蕃、突厥,明時的韃靼、瓦剌一類,即不算中原皇朝,當然更談不上是中央皇朝,他們只是各時期的邊疆民族建立的邊區政權,既不被該時期地域的中國所涵蓋,也不包括在該時期文化的中國以內;然而,它們卻屬於現代更新了的政治概念的中國的一分子。

再次,作為政治概念使用的「中國」逐漸走向定型。

政治概念即作為國家代名詞使用的中國,如果一定要追溯其本原的話,似乎可從明朝後期算起。翻檢《明史》,明朝廷對內對外的詔令、敕諭,多自稱中國;九篇《明史·外國傳》中,中國作為明朝的代名詞,與朝鮮、安南、日本等國並稱。又明清時代,來中國的西方人,一般都用中國或中華、中華帝國直稱中國,而不用明朝或清朝。鴉片戰爭以後,中國作為國家或清朝的代名詞,在國際交往中使用逐漸普遍。到了晚清,中國作為國家的概念已經明確,中國的地域範圍即指大清主權所達到的範圍,但清朝的正式國號仍是「大清」。清朝在對外交往或正式條約中之所以樂於接受中國一詞,那是一種傳統心態在起作用,即沉醉於中國所代表的地域概念與文化意義:中心、中央、天下之中的國家,先進文明的中心,也未嘗不是對鴉片戰爭後國際關係中屈辱地位的一種心理補償:大清對外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使用的國體意義上的「中國」,所伴隨的是割地賠款的恥辱!歷史真是既冷酷又深刻。同樣一個中國,西方人的理解只是一個國家,即China,並沒有什麼尊崇的意思,清朝卻將之當成一種褒稱,一種尊號,一種可悲的精神慰藉。及至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中國」才首次成為「中華民國」國號的正式簡稱,中國也有了明確的地域範圍:「二十二行省,內外蒙古、西藏、青海」,即中華民國的全部領土。

明代北京城(《皇都積勝圖》局部)

最後,中國概念的現代更新。

政治概念的中國含義,經過歷久的討論與爭論,到了現代又有了更新。現代學者認為:所謂歷史上的中國,既不應該等同於歷代的奴隸制與封建制王朝(皇朝),當然更不應該與漢族或中原地區畫等號。把中原王朝(皇朝)和歷史上的中國等同起來,並不符合我們這個多民族國家發展的歷史事實。歷史上的中國,「應該包括我們所明確規定的地域範圍內的一切政權和民族。」

那麼用什麼範圍來規定歷史上的中國呢?以政治為標準,則歷史上的中國,正如譚其驤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總編例》所指出的:

十八世紀五十年代清朝完成統一之後,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帝國主義入侵以前的中國版圖,是幾千年歷史發展所形成的中國的範圍。歷史時期所有在這個範圍之內活動的民族,都是中國史上的民族,他們所建立的政權,都是歷史上中國的一部分。

具體來講,歷史上中國的範圍,就是今天的中國加上巴爾喀什湖和帕米爾高原以東,蒙古高原和外興安嶺以南,這一範圍是中國歷史演變成一個統一的,也是最後的封建帝國清朝所達到的穩定的最大疆域。

之所以用清朝前期的歷史疆域來確定「歷史中國」的範圍,當然也不僅僅是由於地域的中國的多變,文化的中國的模糊,或者任意選擇一個最有利的歷史時期。近百年來,亞、非、拉地區許多原先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國家,都在他們原有的即殖民者破壞其獨立以前的歷史疆域內恢復了獨立。根據這樣的國際慣例,政治概念的歷史中國範圍,理所當然地就是1840年帝國主義者入侵以前的清朝疆域。

1842年8月29日,欽差大臣耆英同英國全權代表璞鼎查簽訂中英《南京條約》

1840年帝國主義者入侵以前的清朝,是獨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統一的多民族的,具備完整主權的國家,有著明確的疆域範圍(比如早在1689年即與俄國簽訂了《尼布楚界約》)。這一疆域範圍,又是歷史發展所自然形成的。1991年,譚其驤先生《歷史上的中國和中國歷代疆域》就此討論道:

清朝以前,我們中原地區跟各個邊疆地區關係長期以來就很密切了,不但經濟、文化方面很密切,並且在政治上曾經幾度和中原地區在一個政權統治之下。……到了17世紀、18世紀,歷史的發展使中國需要形成一個統一的政權,把中原地區和各個邊區統一在一個政權之下。而清朝正是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趨勢,完成了這個統一任務。……完成統一之時是在乾隆中葉,即18世紀50年代。

據此,譚先生作出結論:「清朝在18世紀時形成的這個版圖是中國歷史發展的結果,拿這個版圖來作為歷史上中國的範圍應該是恰當的。」

總之,政治概念的中國,較之地域概念和文化概念的中國,更加客觀,更加全面,是中國概念在新時代的新發展,是中國含義的升。它充分反映了這樣的史實:中國的歷史是中國境內各民族--無論文化高低,地域遠近,漢族或非漢民族共同締造的;中國的版圖是由中原和邊疆共同組成的;現代中國是歷史中國的繼承。

以上板起面孔簡單敘述了3000年來「中國」概念的變遷大概,這實在是理解中國歷史的大前提。譬如演戲,是大舞台與小舞台,能夠演出的戲劇是不一樣的。中國歷史從時間上講,是場多幕戲,從空間上講,是台大戲;至於演員,則是眾多民族與億兆斯民;而所以能夠演出這樣的眾多民族與億兆斯民的多幕大戲,離不開悠久的時間與廣袤的空間。

推而言之,其實不僅研究中國歷史,需要知道「歷史中國」的概念;知道「歷史中國」的概念,也頗有助於我們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與中國人的典型行為。比如上面說到的文化概念的「中國」,因為「中」代表了正、順、和平、忠信、合宜等等,這就影響到了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思維與行為原則之一是「中庸」,即一切言行要不偏不倚,要無過無不及,所以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唯「中」為是。1927年,文化名人夏丏尊《誤用的並存與折中》略說:

從小讀過《中庸》的中國人,有一種傳統的思想與習慣。凡遇正反對的東西,都把它並存起來,或折中起來。已經用白話文了,有的學校,同時還教著古文。已經改了陽曆了,陰曆還在那裡被人沿用。已經國體共和了,皇帝還依然住在北京。討價一千,還價五百。再不成的時候,就再用七百五十的中數來折中。這不但買賣上如此,什麼「妥協」,什麼「調停」,都是這折中的別名。中國真不愧為「中」國哩。

魯迅

1927年,魯迅《無聲的中國》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思:

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裡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窗了。沒有更激烈的主張,他們總連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那時白話文之得以通行,就因為有廢掉中國字而用羅馬字母的議論的緣故。

這似乎可以稱為「行為中國」吧,它使得中國人的行為,整體而言,不同於英國人冷靜老成的紳士風度、德國人的準確高效嚴肅、美國人的自由開放幼稚、日本人的善采異邦與實用主義,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與中國人的典型行為,是「中」,是中庸,是調和,是折中。而由此出發,對於現代中國社會的中庸,我們也可獲得更深的理解,比如把中庸之道作為工具使用或者執政理念的中國共產黨,一直在防右防左,反左反右,以尋求不偏不倚、不左不右的正確道路;至於廣大的中國人民,對於中庸也有著通俗化的理解。

本文原載於《中國國家歷史·壹》,原題為《看一台中國歷史的大戲——何謂中國》

熱文推薦

從錢學森、鄧稼先、吳文俊,再到黃大年,史書留名的真正巨星,是他們耗盡自己的力量,慢慢挺直了中國的脊樑!

國家的強盛、軍隊的強大,靠的不是鶯歌燕舞,靠的不是花拳繡腿!靠的是先進的科學技術,靠的是無數個如黃大年一樣默默奉獻鑽研的科學家!

他們,才是中國由弱變強的堅強保障和不竭源泉!

所以,請不要等黃大年他們離去後我們才想起致敬!甚至忘了致敬!

更不要讓黃大年他們的奮鬥事迹塵封在在共和國檔案里!

★楚漢相爭:一道岔路口的選擇題

繼位四十六天後,劉邦兵臨城下,子嬰出城投降。秦代滅亡。隨後,起義軍中最強大的一支軍隊在項羽的率領下也到來了。

項羽殺掉子嬰。起義軍將領在項羽的主持下瓜分天下,各自稱王。秦代統一的疆土被分裂成十九個諸侯國。其中先入關的劉邦被封為漢王,接收了巴蜀和漢中之地,定都南鄭;而項羽自稱西楚霸王,佔據了梁、楚地的九個郡。這就是楚漢相爭的起點,四年後漢王劉邦滅西楚霸王,建立了漢帝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歷史 的精彩文章:

這才叫真正的接地氣:陸軍司令員致新戰友的一封信!
邊疆的概念與邊疆學建構
一場古代的視覺盛宴:明代山水畫一百幅!
馬超的武功究竟有多高?
馬雲的分身術:前世、今生和未來

TAG:中國國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