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鵲華秋色·趙孟頫和他的故宮特展

鵲華秋色·趙孟頫和他的故宮特展

在中國美術史上

東晉的王羲之、王獻之父子

獨居「三希堂」之兩稀

唐代的閻立本、閻立德兄弟

皆以繪畫、營造聞名於世

李思訓、李昭道父子

開「金碧山水」一派

南宋馬遠一家數代

人才輩出,至為有名

而蒙元一朝

在中華固有文化備受壓抑和阻礙之際

趙氏一門數代

在一代宗師趙孟頫的帶領下

憑藉他們的天才與辛勤

傳承和發揚著傳統文化藝術

詮釋了什麼是書香門第

什麼是家學淵源

……

儘管日後

文徵明文氏後裔與門生

在明代後半期

匯成了蔚為大觀的吳門畫派

王時敏、王原祁祖孫

及王翚一家數代的建樹

共同主宰著清代前半期的江南畫壇

趙孟頫一門

於文化飄零之際的貢獻

應當說是巨大而不朽的

故宮趙孟頫書畫特展

率先拉開了故宮展覽季的序幕

共同為世人展現出

史上最強「藝術家族」

觀展 | 唯余筆硯情猶在,留與人間作笑談:趙孟頫書畫特展

手書《金剛經》至數十卷,以施名山名僧。天子命夫人書《千文》,敕玉工磨玉軸,送秘書監裝池收藏。因又命余書六體為六卷,雍亦書一卷,且曰:「令後世知我朝有善書婦人,且一家皆能書,亦奇事也。」又嘗畫墨竹及設色竹圖以進,亦蒙聖獎,賜內府上尊酒。

——趙孟頫《魏國夫人管氏墓志銘》

墓碑上的字

是趙、管夫婦最後的故事

趙孟頫用筆

完結了這一生的情緣

也讓我們了解到

一位能書,且擅畫竹的

魏國夫人

管道昇

管道昇 《煙雨叢竹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管道昇 《與中鋒禪師書》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人生貴極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

爭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風歸去休。」

趙孟頫身為宋代宗室

仕元的尷尬和痛苦

只能在山水詩畫之間

尋找一方心靈的凈土

趙孟頫 《秀林竹石圖》故宮博物院藏

趙孟頫 《行書洛神賦》故宮博物院藏

趙孟頫 《紅衣羅漢圖》 遼寧省博物館藏

趙孟頫與妻子管道昇

一生翰墨姻緣,琴瑟和諧

不僅滿足了後世

對文人生活的浪漫想像

於趙孟頫而言

也應是一種安慰吧

管道昇 (趙孟頫代筆) 《秋深帖》 故宮博物院藏

道昇跪復嬸嬸夫人妝前,道昇久不奉字,不勝馳想,秋深漸寒,計惟淑履請安。近尊堂太夫人與令侄吉師父,皆在此一再相會,想嬸嬸亦已知之,茲有蜜果四盝,糖霜餅四包,郎君鯗廿尾,燭百條拜納,聊見微意,辱略物領,誠感當何如。未會晤間,冀對時珍愛,官人不別作書,附此致意,三總管想即日安勝,郎娘悉佳。不宣,九月廿日。道昇跪復。

管道昇 (趙孟頫代筆) 《秋深帖》(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此帖是趙孟頫為妻管道昇的代筆之作,帖首署「道昇跪覆」,然而書寫至最後,一時間忘情的趙孟頫,在不知不覺間署下了自己的名款「孟頫」,驚覺後,忙用「道昇」二字塗改覆蓋。

這篇歸在管道昇筆下的《秋深帖》

書寫著家長里短的絮絮叨叨

實為趙孟頫的捉刀代筆之作

孟頫和道昇

兩個重疊近千年的名字

也許正是這份情感最美的見證

管道昇 趙孟頫代筆 《久疏上狀帖》又稱《與親家太夫人書》 紙本

此札與《秋深帖》合稱《代管道昇書二札》故宮博物院藏

道昇跪覆親家太夫人尊前:

道昇久書上狀,不任馳仰。二哥來得書,審即日履候安裕,深用為慰。且蒙眷記,以道昇將有大都之行,特有白番布之惠,只拜厚意,感激無已。旦夕即行,相去亦遠,臨紙馳戀,余唯加餐善保。不宣。道昇跪覆。

「六年,增劇,聞於上,得旨還家。四月廿五日發大都,五月十日行至臨清,以疾薨於舟中,年五十八。嗚呼哀哉!余與子雍護柩還吳興。」

清 吳升 《大觀錄》卷八《與中鋒十一札》

哀痛之極,不如無生

傷悼痛徹,如在醉夢

在趙孟頫寫給中鋒和尚的信中

我們看到了道昇離世後

痛徹心扉的趙孟頫

趙孟頫 《與中鋒十一札》之《南還帖》 台北故宮藏

趙孟頫 《與中鋒十一札》之《吳門帖》 台北故宮藏

趙孟頫 《與中鋒十一札》其一 台北故宮藏

筆鋒蒼勁,字體疏放

結構嚴謹,筆法清潤

行筆或輕或重,或急或徐之間

皆自然生動,神采外溢

這一封封信

傳遞著

那一往情深

又相守一生的管趙之情

「夫人天資開朗,德言容功,靡一不備。翰墨辭章,不學而能。處家事,內外整然。」

憶昔京華陪勝集

郎君妙年才二十

2015年《石渠寶笈》特展海報

趙雍 《挾彈游騎圖》 故宮博物院藏

一人一騎

二樹及坡地

紅衣白褲烏紗帽

黑白相間大駿馬

趙雍跋 趙孟頫《謝幼輿丘壑圖》 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藏

拜見之餘,悲喜交集,不能去手

這位趙家二公子

姿貌雄偉,豪爽有風

工於書畫

擅山水、人物、馬牛及竹石

山水師董、巨,亦受郭熙影響

人馬多師李公麟

趙雍 《駿馬圖》(局部)台北故宮藏

趙雍 《策馬江畔圖》龍美術館藏

趙雍 《澄江寒月圖》 遼寧省博物館藏

趙雍 《青影紅心圖》 上海博物館藏

趙孟頫及其家人的藝術成就

備受後世讚譽的同時

也因之導出一個現象

家族成員的作品會被集在同一幅手卷上

趙孟頫、管道昇、趙雍 《趙氏一門墨竹圖》 故宮博物院藏

第一幅 趙孟頫墨竹

白紙本,高尺余,長三尺一寸有奇。作墨竹一枝,雨葉離披,枝節圓勁。前書「秀出叢林」四字,後書「至治元年八月十二日松雪翁為中上人作」,字大寸許,法李北海,後押「趙氏子昂」朱文印,及朱文「天水郡圖書印」。

第二幅 管道昇墨竹

白紙本,長一尺六寸余。作水墨竹枝,密葉勁節。不似閨秀纖弱之筆。前款「仲姬畫與淑瓊」,下押「管氏仲姬」白文印。余見唐伯虎墨竹一幅,雖用群鴉入林之法,竹葉排如蟹爪。自題詩內有「夜潮初落蟹爬沙」之句,因名其圖為「蟹爬沙」,觀此則知伯虎寫竹來歷。

第三幅 趙雍墨竹

白紙本,長一尺六寸余。作濃墨竹枝,敧斜有致,竹葉蕭疏。後款「仲穆」二字,大寸許,下押「仲穆」朱文印。此卷共三紙,每紙接縫有「白石」二字朱文印,「明安國玩」白文腰圓小印。曾經明錫山安氏家藏,後有都穆、周天球二跋,王稺登七題。

——安儀周《墨緣匯觀》

趙雍的竹畫

一方面承襲其父

「書畫本來同」的理論

一方面也受當時風氣的影響

走上了純筆墨、重構圖之美的途徑

一匹馬,一位馬夫

祖孫三代於不同時間畫下了同樣的題材

趙孟頫、趙雍、趙麟 《三世人馬圖卷》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元貞二年正月十日,作人馬圖以奉飛卿廉訪清玩。吳興趙孟頫題。

趙孟頫在畫中安排馬和馬夫的方式與傳統相當不同。馬夫是完全正面像,而馬匹則是在繪畫上很少見的四分之三正面像。筆法上純粹以線條白描,敷有淺淺的顏色,尤其是馬夫的長袍。已經備好的馬匹配上急切的馬夫,畫面呈現出一種動感。

至正十九年己亥秋八月,余寓武林,一日韓介石過余,道松江同知謝伯理雅意,俾介石持所藏先平章所畫人馬見示,求余於卷尾亦作人馬以繼之,拜觀之餘,悲喜交集,不能去手。余雖未識伯理,嘉其高致,故慨然為作,以授介石歸之伯理雲。趙雍書。

或許是為了與其父親的中國馬夫相襯,趙雍選擇描繪一位高鼻長眉、蓄有濃密鬍髯、具有胡人相貌的馬夫,這位馬夫是以四分之三的正面像描繪,並頭戴長穗帽,身著寬長外袍,且腰帶上系有兩個羽毛裝飾,手牽馬韁。駿馬毛帶斑點,以側面取像,來源於曹霸和韓幹的標準畫法。

雲間謝伯理氏舊藏先大夫魏國公所畫人馬圖,裝潢成卷,復請家君作於後,而亦以命余,竊惟伯理之意,豈欲侈吾家三世之所傳歟?自非篤於文雅,不能用心若如此也。遂不辭而承命。時至正己亥冬十月望日也,承事郎江浙等處行中書省檢校官趙麟識。

趙麟的這段與趙雍的那一段畫在構圖安排上十分相似,馬匹同樣是側面像,舉腳欲行,毛色以白色為主,僅在頸、胸和背的部分有些許深色斑點。馬夫的穿著與其祖父趙孟頫畫的那段相仿,取其四分之三正面像,雙手握著韁繩。

馬所展現出的力道、威嚴與優雅

對趙家三代來說

也在某種程度上傳遞著

他們的才能、儒雅和血統

「以國子生登第,今為江浙行省檢校,善畫人馬。」(趙麟)

「畫山水師巨然,甚得用墨法,秀潤可喜,亦善人物。」(王蒙)

——夏文彥《圖繪寶鑒》

趙孟頫和管道昇的藝術天分

在趙家第三代的趙麟、王蒙身上

依舊濃郁

趙麟追隨家族傳統

承繼著其祖父和父親的風格

而王蒙則從家族傳統中剝離出來

成為了元代晚期山水畫的偉大創新者

王蒙 《夏日山居圖》 故宮博物院藏

王蒙 《葛稚川移居圖》故宮博物院藏

趙孟頫的文化基因和血脈

深深影響了家族中的幾代人

夫婦、父子、祖孫

共同支撐著這個偉大的藝術家族

然而

這樣一個家族

也終究在元朝的覆亡中

走向了沒落

趙孟頫「作畫貴有古意」、「以書入畫」的理論和畫風

幾乎影響了整個元代畫壇

黃公望自稱

松雪齋中小學生

吳鎮、倪瓚也同樣延續著趙孟頫的風格

作為「元人冠冕」

趙孟頫的書畫影響

成為總結晉唐兩宋

開啟明清的一個始終繞不過的結點

並依舊深深影響著今天的我們

參考文獻:

李鑄晉:《鵲華秋色——趙孟頫的生平與畫藝》,三聯書店2008年版。

任道斌:《趙孟頫系年》,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趙孟頫:《松雪齋集》,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年版。

陸蓓容:《管道昇:清代才女的理想形象》,《紫禁城》2017年8月刊。

(完)

如果你喜歡本公號的文章,也可以長按下方二維碼加大熊為好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囈藝術 的精彩文章:

TAG:囈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