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劉自櫝邂逅吳昌碩

當劉自櫝邂逅吳昌碩

當劉自櫝邂逅吳昌碩

文:郭名高

很多年前,我在一本雜誌上見過劉自櫝的介紹,那力能扛鼎的大篆使人渾身的勁兒直朝外迸,舞之蹈之,終不能忘懷。十多年後,與朋友觀看了劉自櫝遺作展。展廳起始掛了當代書壇一些風雲人物的題賀作品,篇幅不可謂不大,卻被劉老片紙隻字淹沒殆盡。走出展廳,我突然想起了吳昌碩,覺得在某些方面,劉自櫝已經不讓缶翁,甚至過之。又是兩年,這幾天選了二人作品細加揣摩,收穫甚豐。進而思考,當代書家究竟缺失些什麼?夜已深,恍惚間,我的面前出現了二位篆書大家,他們侃侃而談,不分尊卑,無有長幼,嬉笑調侃,皆因書法。

……

劉自櫝:今天的天氣真不錯,哈哈哈!

吳昌碩:少來!說正經的。聽說你有個展覽,叫什麼來著?「百年自獨」!這個標榜,呵呵……

劉自櫝:沒辦法,我寫得比他們好呀!

吳昌碩:你小子不賴,還挺囂張!

劉自櫝:我氣勢足,渾身的勁兒都在紙上,放眼看去,能與我論書者寥寥!

劉自櫝作品

吳昌碩:不給混沌開竅,能教則教,不能教則日弄之!

劉自櫝:哈哈哈!這您也知道?

吳昌碩:不僅如此!你們秦地還有一後生,這廝說我的字沒你寫得好!

劉自櫝:呵呵,您老說的是關中名高?後生一枚,我不認識。人家娃娃說的也不是這個味兒!

吳昌碩:在某些方面,劉自櫝的篆書已經不讓吳昌碩,甚至過之!是這話吧?那你的意思呢?

劉自櫝:我的意思?呵呵,缶老結字左低右高,若在此基礎上求變化很難。學缶老,再有能耐也無法超越!所以嘛,咳咳,我離您老遠點兒!

吳昌碩:年輕人還是不錯的,有志氣!

劉自櫝:必須的!您老評一下我的字唄,我該稱您犀利哥吧?

吳昌碩:哦?

劉自櫝:北方有人學我皮毛,竟成大名!是您老說的吧?這話太有殺傷力了,噼里啪啦就罵出一個齊白石!這麼多年來,我時刻警惕。

吳昌碩:哈哈,想聽實話?你小子真不把老前輩當回事兒,快中秋節了,也不見表示一下!你看,你看,還壞笑!!咳咳,發個大紅包,老朽就和你嘮嗑幾句?

?吳昌碩作品

劉自櫝:紅包?什麼東西?不逢年不過節的!!再說了,那玩意都是長輩給後生的。

吳昌碩:額神,老土!看見這個了嗎?拿出來我掃一下,加個微信好友吧。

劉自櫝:這個是……?

吳昌碩:嘿呀,手機,智能的!你別告訴我,你沒見過!千里之外,這麼摁兩下,能聽也能看,方便得很!

劉自櫝:您說的是這個?前幾天,大孫子給我快遞了一部,還不知道咋個用法!!世事變化太快,我來之前流行BP機,回個電話要跑二里地!

吳昌碩:這年月,地球就是一個村子,信息撲面而來,見之既多,心也亂了,能靜下心來做學問的人就少!

劉自櫝:嗯嗯,其實,您老的丸子頭蠻潮的!

吳昌碩:理念一定要跟得上,不薄今人愛古賢。

劉自櫝:茶資奉上,快收紅包!!

吳昌碩:故意的吧,還跟老人家打埋伏!

劉自櫝:現在可以談點書法吧?真心請教!

劉自櫝作品

吳昌碩:哎……我可以寫得更好一些!若心繫一處,老朽的篆書能跨出一個新境界。精力使然,我只能在《石鼓文》上打轉轉,創作沒跟上,帶著鐐銬舞蹈,想破繭而出,可惜差那麼一點!

劉自櫝:客觀。晚輩雖破繭化蝶,忽弄他人還行,其實這尤物發育不良呀!

吳昌碩:老樹枯木,氣象雖大,雄秀匱乏。

劉自櫝:嗯嗯

吳昌碩:予習《石鼓》數十載,一日有一日之境界,唯其古茂雄秀未能窺其一二。

劉自櫝:要蒼潤,剛柔相濟,我差之尤甚。這一點向缶老學習!

吳昌碩:老朽寫《石鼓文》三十餘載,得一"實"字訣,於"虛」處每每不能自信。

吳昌碩作品

劉自櫝:您老還是個教育家,話說得多溫婉!

吳昌碩:哈哈,人老了嘛!

劉自櫝:哎呀,日子真不好過,門可羅雀,沒經濟來源了!

吳昌碩:這邊沒有書協,你也當不成書協主席啦!不習慣了?嗨嗨,你就知足吧,老朽可窮了一輩子!

劉自櫝:這段日子耳根子清靜,將您老的字拿出來好好觀摩了一下!

吳昌碩:哦!

劉自櫝:缶老的字綿里裹鐵,溫潤又不乏恣肆,即便飛白處,也能做到提按自如,舉重若輕。我就不行,得之爽利失之獃滯,筆似在泥淖中,收筆處常力不從心。

劉自櫝作品

吳昌碩:不全是這樣,我也有草率之作,敗筆極多的。

劉自櫝:我收藏的是精品。還有,我的墨用得也死了些。

吳昌碩:水乃墨之魂。

劉自櫝:滿腹經綸硯中水,書家只有將學識融入筆墨中才有價值。我會努力的。

吳昌碩:最近惡夢不斷!

劉自櫝:哦?

吳昌碩:有人說王某的篆書好,也寫《石鼓文》,我在朋友圈看了轉發的帖子,嘿嘿……

劉自櫝:百年自櫝尚難越,何況缶老已成峰。

吳昌碩:書法還是有些講究的,字就是人的經歷,師心為上!可惜,我留下的文字太少,百年已雲煙,知我者寥寥。

吳昌碩作品

劉自櫝:《一月安東令》,有這麼一篇文章,我那位鄉黨想刨您老的根,移到他家的花園去。

吳昌碩:我看過了,速寫得不錯,可惜不能相遇,這裡還有十六字箴言給他呢。

劉自櫝:什麼?

吳昌碩:守真、博古、消融、靜聽……

劉自櫝:還有呢?

吳昌碩:算了,這小子未必領情,錢包都空了,也不見誰發個紅包,生活索然無趣!

2017年9月30日

郭名高

郭名高1978年出生於昭陵,渭南師範學院中文系畢業,西安惠安中學教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陝西省青年書協學術委員會委員,西安市青年書協副秘書長,河北美術學院特聘教授,戶縣"三名工程"第二屆名師,陝西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面試考官,在《書法報》《書法導報》《美術報》《中國書畫報》《中國教育報》《西安晚報》《教師報》等專業報刊發表理論文章及散文400餘篇,出版《郭名高書法散文選》、隸書論文集《心儀秦漢》各一部,策劃「當代隸書名家解讀」、「當代隸書中堅批評榜」等大型學術活動,並撰書系列評論文章,在書壇引起廣泛關注。

郭名高書法作品選

推薦閱讀

【書里法外】郭名高:中國書協會員究竟有多少含金量?

【書里法外】郭名高:捨棄的,是一段回憶(外一篇)

郭名高隸書新著《心儀秦漢》郵購公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師賢齋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TAG:師賢齋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