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悠然見南山強過堵在高速上
都市白領,每天在城市街道汽車的長龍中焦慮地等候交通綠燈,在高樓大廈里緊張地消耗著青春和精力,在電腦前與時間賽跑一樣飛快敲擊著鍵盤,在會議室中口乾舌燥地講解著取悅客戶的方案,沒完沒了,日復一日,單調,重複,沉悶!不妨放鬆一下,在周末到郊區包菜地,接接地氣,換換心情,這不正是都市生活新時尚嗎?!
城市普通人家,上班下班,接孩子,買菜做飯,何嘗不嚮往有一塊心靈的綠地,種植一些自己喜歡的綠色蔬菜,不施化肥,不打農藥,讓夢想與蔬菜一起生長,讓收穫的喜悅填補忙碌而充實的日子。
對,到郊區包菜地,因為我們的生活太需要小確幸了!包菜地,撒下種子,施肥澆水,蔬菜就會歡快地為我們生長,給點陽光就燦爛!當你親手種植的蔬菜端上自家的餐桌,全家人的笑臉,就是我們生活的太陽,照耀我們信心滿滿地迎接新的一天!
第一次包菜地嘗到帶露珠的果實
包菜地,並不是新鮮事,每個普通家庭都不難實現。現在的郊區農民大多進了城,土地閑置,與其顧人來種,不如出租給城市人種著玩。許多地方的農民,把土地分割成無數小塊出租給城裡人,每一小塊,又稱一畦,兩三平方米,每年租金800元以上。也有按畝出租的,價格面議。按畝出租的,一般不是菜地,而是大田,可以種植莊稼。農民在土地流轉的大政策下,收益豐厚,因此,千萬別瞧不起農民,他們比你有錢!
我第一次包菜地,是二十多年前,在北京東郊飛機場附近,一排排溫室大棚子,菜農把棚子中的菜地分畦包給圖新鮮的城裡人,每畦年費400元。他們負責給你種,你只需要告訴菜農你想種什麼就行了,也不需要你管理,菜農負責施肥澆水,等到該收穫時候,菜農打電話告訴你,「來採摘吧!你的西紅柿熟了!」菜農還負責來車接我們這些包了地的城裡人,於是我和愛人以及許多不認識的城裡人,在指定地點等候車來。
一輛中型麵包車來了,接上十來戶人家,開到了溫室大棚。每個菜畦前立一個木牌,寫著包地人的姓名。我找到了寫著我名字的那一畦,只見西紅柿秧子長得非常茁壯,有一人多高,快頂到了塑料大棚的頂部,每一枝綠色的秧子上,結滿了紅彤彤的西紅柿,像一串串小氣球,圓圓的,掛著露珠,甚是可愛。旁邊就有水龍頭,用清水洗乾淨一個,咬在嘴裡,一股甘甜的汁液,沁入心脾,真美!一會兒,我和愛人就摘了一大筐,有二十多斤,沉甸甸的,滿心喜悅!其他每一戶包了菜地的人家,都是滿載而歸。
我記得回去的路上,還有的人高興地唱起了歌。收穫的喜悅,讓生活充滿了樂趣,也掃去工作中的煩惱!小確幸,真是我們生活中喜出望外的驚艷!還勾起我們的期待,覺得生活真美好!於是我把經驗興奮地告訴周圍的同事,煽呼了不少人紛紛去郊區包菜地!
一周後,菜農又打電話來,讓我們去採摘。我們這些包地人,於是又高高興興地乘車採摘了我們期待的果實。如是幾周,每周採摘一下,不過一次比一次收穫少,甚至有一次空手而歸。原因是,西紅柿頭一茬肥力和營養充分,結得果實多,越到後來,就衰竭了。再加上前來採摘的城裡人,有的人有自己的汽車,隨時可以去摘,也有不少帶了孩子來的,這些孩子不管是誰家包的地,只要見到有果實就摘走了,等到我們真正的主人來時,見到的只是滿地腳印和凌亂的落葉。好吧,不過就是接地氣,被摘走了就隨他去!沒有小確幸,也不至於鑽牛角尖,權當郊區遊了。
幾天後,菜農打電話來,問我:「你家的菜地西紅柿該拉秧了,你打算下一茬種什麼?」我想了想說:「不再種西紅柿了,你種蒿子稈吧!這個不怕小孩子來搶摘。」後來我的工作十分忙,總是出差,菜農來了幾次電話,讓我去收割蒿子稈,我都沒有時間去。最後一次,菜農來電話說:「你家蒿子稈都長瘋了,頂到頂棚那麼高了,已經木質化了不能吃了!也該拉秧了!」我聽了很是無奈,沒再續約。
沒有自己的車,包地成了負擔,要想包地,一定要有自己的汽車!這就是我第一次包菜地的心得!
第二次包菜地失敗多於驚喜
終於有了自己的汽車,又想起包菜地的美好記憶,於是聯繫以前認識的菜農,菜農告訴我:「沒有地了,你沒有續約,別人續約了,我們漲價了,每畦800元,早都被租光了,沒有地了!」真遺憾!我懊惱了好長一段時間。忙工作,又回到了單調重複的生活節奏中,缺少了小確幸,我們的生活彷彿少了根,土地是根,這是我多年後才悟出的道理!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鬧「非典」那一年,我在昌平租了一處獨立的帶籬笆的農家小菜園,菜園有百十平方米,可以種植十畦蔬菜,而且不被打擾,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不過,這回可沒有菜農負責打理,全憑自己。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汗珠子摔八瓣,也未必帶來好收成!我聽說諺語:「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於是在清明節前後,我在翻開的土地上撒下種子,買了農家肥,澆水。可是,一周過去了,沒有發芽出苗,兩周過去了,還沒有發芽出苗,三、四周過去了,土地上冒出了一些小苗,但是病懨懨的,不健壯,後來,這些苗長大了,不僅不結果,而且葉子上有黃斑。後來問了附近的農民,有人告訴我:「你種早了,應該在穀雨過後才下種,種早了地溫不夠,出苗率低,而且病蟲害嚴重,根本不會有收成!」他建議我拔掉,種點別的。我哪裡捨得,這是我辛辛苦苦種的,培育了半年多,拔掉多可惜。但是後來,越來秧子的病情越重,我只好忍痛拔掉了。
已經到了數伏天,我想種點香菜吧,結果,沒有出苗,栽下去的大蒜也全都死掉了。問了附近的農民,他們笑我是個「力巴」,意思就是空賣力氣的傻瓜。後來我查了書才知道,香菜在早春或秋天種植,喜歡涼爽的季節,數伏天高溫濕熱時休眠,種了也不出苗。大蒜也是在數伏天高溫濕熱時休眠,即使種下去,也會爛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大詩人陶淵明的名句讓我十分感慨,園子里狗尾巴草十分猖獗,比菜苗茂盛,任憑我薅、拔、除,「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頑強地生長,微風中,向我翹尾巴挑戰。
在另外的幾畦中,我種植了圓白菜和水蘿蔔,因為我沒有打農藥,全部被蟲子鑽透,下雨後,從菜中心向外爛,幾天後腐爛圓白菜的惡臭飄滿園子,只好通通拔掉丟掉。而水蘿蔔種植得過早,不僅沒有長出蘿蔔,而且全部開花打籽,招惹得滿園子蝴蝶飛舞。蝴蝶一旦落在菜葉上,就會甩子,待這些白色的子破裂後,吃綠葉的小毛毛蟲就爬出來了,幾天後就泛濫。更令我不敢相信的是下雨後,蝸牛滿地都是,這些慢吞吞的蝸牛竟然比毛毛蟲還厲害,把剩下的綠色葉子全部吃光,就連黃瓜和西紅柿都被它們吃得到處是窟窿,遇到雨水,黃瓜和西紅柿全部腐爛掉。這些小生物是饕餮大師!沒有天敵,它們泛濫成災!
此外更讓農民笑話我的是,我從糧食店買的大芸豆,每個有大號銅錢那麼大,我想這麼好的品種,種下去,一定會結出長長的大豆角,結果從春天到夏天,再到秋天,三個季節過去了, 滿架子綠色茂盛的秧子,沒有開一朵花,當然也沒有結一個果實。諮詢了專家,人家告訴我,你從糧食店裡買的芸豆是雜交種第一代,別看個頭大,籽粒飽滿,但是不能當種子,雜交的植物不能再繁殖!要買種子必須到種子站去買!
真應了農民的預言,那年我收穫的只是教訓和失敗。除了瘦弱的大蔥和細細的韭菜,別的都沒有長好。當菜農需要知識和學問,不是我們這些城裡人賣把子力氣就行的,別看不起農民,他們的學問可大呢!他們的知識和經驗,是我們必須用很長時間和代價才能能學到,也許即使我們花掉時間和不小的代價,也未必學到真本事,碰壁的事還在後頭呢!
失敗是成功之母
「糞大水勤不用問人」,這是菜農告訴我的諺語。我按照菜農的諺語去種菜,還是不成功。我的韭菜和蔥長得細細的,很瘦弱,儘管我施肥和澆水很多,仍然不健壯。有人告訴我:「韭菜和蔥,每年都換一塊地,不換地,韭菜和蔥就越來越細,因為營養不夠。」
我半信半疑,詢問了許多人,我的一位同學在《農民日報》當副總編,包了一個溫室菜棚,非常成功,在微信圈裡曬他的成就,我很羨慕,虛心請教他。他說:「你知道幹部需要輪崗吧?韭菜和蔥需要輪崗,道理是一樣的!」他居然把種菜上升到幹部輪崗的政治高度!
照貓畫虎,我換了一塊地,把蔥和韭菜栽上去,但是,長得還是細細的,還不如原來。這是什麼原因呢?別人的經驗怎麼到我這就不靈驗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有一天一個開卡車的農民在拉渣土,路過我的園子,站在籬笆那裡,看了一會兒,看到我的「傑作」是滿園稀疏,一片衰敗,感慨地說:「你這個城裡人,瞎忙乎!」我虛心地問他:「看來您是行家。您告訴我怎麼才能不瞎忙乎?」他說:「你得換土!全部換土!這個園子的土表層是沙土,下面是礫石,根本存不住水,你越澆水,養分隨著水滲入下面的礫石層,跑光了!嚴格來說,這兒根本不適合種菜,要換成壤土!」
「什麼是壤土?」我虔誠地問。
「壤土,就是30%的沙土,70%的黃黏土,最好是腐殖質黏土。」
「哪裡有壤土賣?」我驚喜地問。
「你要買的話,我可以賣給你,1500元一車。我這一卡車能裝三五噸!」他強調一口價,不能砍價,他不指望靠這個發財,而是看我實在種不好菜,是誠心誠意要幫助我的。
壤土如約運了來,我花費好幾天,弄壞了一輛小推車,才把3噸多壤土弄到菜畦里,第二年,果然,我的蔬菜生長健壯!我愛人來買來了粘蟲紙,粘那些飛來的蔬菜天敵,又從菜農那裡學來用空可樂瓶子,中間破口,裡面放入白糖和醋,吸引食菜葉的害蟲和蝸牛。這些環保的捉蟲方法很奏效,黃瓜豐收,豆角豐收了,白菜豐收了,胡蘿蔔豐收了,南瓜、冬瓜、絲瓜豐收了,粗壯油綠的韭菜和大蔥也豐收了!特別是採摘時驚喜不斷,草莓和紅綠辣椒以及成熟南瓜的色彩斑斕,賞心悅目;摘完一遍豆角和黃瓜後,總是能從不同的視角發現綠葉下還隱藏著一串串果實;割韭菜時,新鮮韭菜特有的濃郁的芳香瀰漫開來,像打開的香檳酒,像潑灑的古龍香水,久久不散,令人銷魂。這些新鮮的綠色蔬菜,一家人吃不完,還把豐收的喜悅送給了城裡的鄰居。小確幸,給多個家庭帶來歡樂!
不過當菜農還是非常辛苦,汗水打濕衣背,蚊蟲叮咬,苦不堪言。冰雹、霜凍、乾旱、大風、蟲害、澇災等自然災害,隨時可以毀掉你種植的希望。但是,包菜地苦中有樂,樂多於苦。儘管如此,我還是種不好西紅柿和茄子,沒等成熟,就開裂,然後就腐爛。要學習的農業知識還有很多。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其樂無窮!」我寫下了幾首詩,也是我當菜農的心得:
其一《菜蟲與蝴蝶》
善於偽裝的菜蟲,柔弱纖細
像葉脈,躲在菜心深處,碧綠如洗
難以辨別,躲過天敵
如不管它,它就開始咀嚼
——饕餮的愜意
菜幫上出現無數個窟窿
菜心被咬穿,壯實的青菜
就這樣爛掉如泥
然而,不知何時它變成了蝴蝶
翩翩起舞,翅膀上斑斕的圖案
比花朵還美麗
給大自然增添了動感
給田園增加了詩情畫意
撩人的嫵媚,已讓人忘記她的來歷
其二《狗尾巴草》
狗尾巴草搖曳著示威
宣誓生存主權
生命力強大得
不怕拔 不怕剪
任何拔節點
都可以變成根
深深扎在地下
一條根斷了
其它條根抓地更牢
一棵變成一叢叢
世界其實原本是它的
所以它無處不在
其三《蜘蛛頌》
嘶嘶,嘶嘶,嘶嘶嘶
你忙著織網,樂此不疲
星星,月亮,夜晚,你渾然皆忘
黎明,黃昏,陽光,你盡付倥傯
嘶嘶,嘶嘶,嘶嘶嘶
沒有什麼,可以阻你醇念
哪怕風雨交加,蛛絲盡斷
你自排除萬難,捲土重來
嘶嘶,嘶嘶,嘶嘶嘶
無論露濕,還是雹落
活力無限,如你
勤懇耐勞,如你
嘶嘶,嘶嘶,嘶嘶嘶
直到你的傑作大功告成
多麼精妙的六角圖紋
多麼迷人的絹絹輕紗
嘶嘶,嘶嘶,嘶嘶嘶
為了這片熱土的欣欣向榮
你捕蚊捉蠅,孜孜不怠
你戰無不勝,實至名歸……
(本文原標題:《到郊區包菜地,都市生活新時尚!》)


※順手牽猴:為什麼說你的檔次決定了你的閱讀品味
※曹東勃:貧窮怎麼變成了不可原諒之事?
※哪裡的電影院火,哪裡就值得買房
※張敞:在香港,關於張愛玲的一頓飯
※荊歌:千年琥珀萬年蜜蠟的說法不靠譜
TAG:騰訊·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