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城市的毀滅之後,是重生,還是下一次毀滅的開始?

城市的毀滅之後,是重生,還是下一次毀滅的開始?

北京國貿地區

上回在國貿附近,碰上有人向我問路:「請問怎麼到橋的那邊去?」我望了望一望無盡的二環路,瞧了瞧車水馬龍的國貿橋,搖了搖頭。這樣的情況,古巴藝術家卡洛斯·加萊高亞(Carlos Garaicoa)也深有體會。他分享了他的經歷:「我曾在一條大馬路南邊住了五年,但我從來沒有去過馬路對面,因為實在太麻煩了。我得走兩公里的路去過天橋,再繞兩公里回來。我覺得在現在的城市中,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

卡洛斯·加萊高亞(Carlos Garaicoa)

城市,深深地烙刻在他的作品中,也是他主要的創作對象。卡洛斯·加萊高亞1967年出生於古巴哈瓦那。他經常以城市,尤其是哈瓦那城作為主題進行創作,對建築、都市化和歷史進行多角度的研究,而使用的媒介也十分多元。既然創作對象是城市,那麼當你走進展廳看到這個巨大的裝置《「易碎」項目》(Project Fragile)也就不會覺得奇怪了。這樣一座由千百塊磁鐵與玻璃結合而構成的「大城市」,充滿了驚艷的未來感。我們可以繞著它行走,仔細觀察,看這些重疊的玻璃在不同的視角下發生多樣的變化。

北京常青畫廊展覽現場,2017年。攝影:Oak Taylor-Smith,鳴謝:常青畫廊,聖吉米那諾 / 北京 / 穆琳 / 哈瓦那

不過看來看去,這座「城市」卻似乎帶來一種過於冰冷的感覺,讓人聯想到當下:隨著城市迅速發展和擴張,我們好像也被這樣的感覺所包圍了——就像車水馬龍攔住了你我,高樓大廈擋住了人情——我不禁在腦中發問:「冰冷無情,脆弱易碎,這是未來的城市,還是城市的未來?」

卡洛斯·加萊高亞《「易碎」項目》,2014年在西班牙桑坦德Botín基金會裝置現場

此時我被一大堆舊木頭擋住了去路。就在我正疑惑這些「垃圾」是打哪兒來的時候,我發現這些木頭上密密麻麻地爬滿了許多白色的小傢伙。

卡洛斯·加萊高亞《在此之後,我們該怎麼辦?》,北京常青畫廊展覽現場,2017年。攝影:Oak Taylor-Smith,鳴謝:常青畫廊,聖吉米那諾 / 北京 / 穆琳 / 哈瓦那

好奇心驅使我再靠近一些——它們的頭部竟然都有著建築物的輪廓!《在此之後,我們該怎麼辦?》(And after, what we will do?)這件作品就是這樣一座舊木頭構成的「牆面」——而該裝置的主角就是那些由半透明混合材料製成的小生物——或者我們說是「白蟻」。這些白蟻有著建築結構般的腦袋,並在不斷地侵蝕著它們所依附的木頭。

卡洛斯·加萊高亞說:「最開始我做這件作品時,就想要表達一種互動,它就是我在馬德里街頭看到的一個很普通的、白蟻侵蝕建築的情景。這讓我想到了關於『毀滅』的概念,關於這些微小的生物如何發揮巨大的作用。它們就像城市裡的新型居民,一邊毀滅,一邊思考著『毀滅之後又該怎麼辦?』」也許就是這樣的思考,讓它們的腦袋變成了一個個建築——毀滅之後,或許就是重建;而重建,是否又將成為新一輪毀滅的開始呢?

北京常青畫廊展覽現場,2017年。攝影:Oak Taylor-Smith,鳴謝:常青畫廊,聖吉米那諾 / 北京 / 穆琳 / 哈瓦那

有趣的是,這件裝置恰巧就處在《「易碎」項目》這座玻璃城市的背後;而這兩件作品,也不再是孤立的。它們相互呼應,形成了一種對比,反映著城市的不同狀態,或者說是不同的面貌。當然,城市的面貌體現在許多地方,街頭塗鴉就是其中之一。卡洛斯·加萊高亞用一系列印在油畫布上的大幅照片,捕捉了繪畫在哈瓦那街頭牆面上的動物的影像,組成了他的《動物寓言集》(Bestiary)。

取自卡洛斯·加萊高亞《動物寓言集》,北京常青畫廊展覽現場,2017年。攝影:Oak Taylor-Smith,鳴謝:常青畫廊,聖吉米那諾 / 北京 / 穆琳 / 哈瓦那

動物寓言集本是形成於古代,流行於中世紀的對多種野獸、動物插圖的彙編。同時,這些圖像常常都配有富含深意的故事,反映著世間的哲理。而卡洛斯·加萊高亞的《動物寓言集》也同樣不僅僅是圖像,這些對街頭塗鴉的關注是他批判性調研的一部分——對他來說,城市與建築是能夠反映出政治、社會及意識形態變化的鮮活有機體。

取自卡洛斯·加萊高亞《動物寓言集》,北京常青畫廊展覽現場,2017年。

「塗鴉藝術在古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現象。它本是被禁止的,但在這樣的環境下,仍有許多人去偷偷地去用一些小的符號去表達自己對於禁令地反對。這些藝術家們一邊要小心不被警察抓住,還要一邊進行自己強烈的藝術表達。」就這樣,這些展現著哈瓦那街頭奇異「動物」的影像,含義就不僅僅局限於「動物畫」或者「塗鴉藝術」本身了;它們在城市中的存在,即是一個有趣的現實。

Carlos Garaicoa, Mono Borracho / Drunk Monkey, 2017, Galleria Continua

卡洛斯·加萊高亞對於城市在藝術中的探索不止於此。在《世界的根基》(The Roots of the World)中,我們看到裝置的一面是鋒利的刀刃,一面是城市建築。它濃縮了「建設與破壞」兩個方面,隱約透露著殘忍與暴力。

卡洛斯·加萊高亞《世界的根基》,北京常青畫廊展覽現場,2017年。攝影:Oak Taylor-Smith,鳴謝:常青畫廊,聖吉米那諾 / 北京 / 穆琳 / 哈瓦那

牆上的《比例1:1》(Scale 1:1)遠看是一個個並列的建築物剪影,近看你卻能發現它們都帶著尺子的刻度。

北京常青畫廊展覽現場,2017年。攝影:Oak Taylor-Smith,鳴謝:常青畫廊,聖吉米那諾 / 北京 / 穆琳 / 哈瓦那

卡洛斯·加萊高亞《比例1:1》(局部),北京常青畫廊展覽現場,2017年。攝影:Oak Taylor-Smith,鳴謝:常青畫廊,聖吉米那諾 / 北京 / 穆琳 / 哈瓦那

《攝影式地誌》(Photo-topography)用聚苯乙烯泡沫向我們構建了一座座白色的城,令人聯想到與廢墟和遺迹相關的思考。它的存在似乎是另一種形式的脆弱,是否就像沙城一樣易逝?

卡洛斯·加萊高亞《攝影式地誌》,北京常青畫廊展覽現場,2017年。攝影:Oak Taylor-Smith,鳴謝:常青畫廊,聖吉米那諾 / 北京 / 穆琳 / 哈瓦那

如今生活在城市裡的你,有沒有感受到城市所反映出的現實?可曾思考過城市的過去與未來?再高的樓下也有回憶,再寬的路後也有小巷;我們所熟悉的城市,或許轉眼間就會變得大不相同……

| 關於展覽

卡洛斯·加萊高亞:動物寓言集

常青畫廊

2017/9/23 - 2017/12/17

Contact Us

如果你有任何問題,請email我們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T藝術雲圖 的精彩文章:

老程序員用幾塊破「蚊帳布」,創造最絢麗多彩的「雲紗」藝術
暗黑系版畫中的毒品、性病、誘殺,直指醜陋人性的病態心理
深夜、恐懼、漫遊:阿格塔最瘋狂的失眠
綠色成癮:喝了這杯苦艾酒,追趕喪逼與癲狂的時尚潮流
風景太美禁止拍照?瑞士的美可不僅在照片里

TAG:YT藝術雲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