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造像的珍寶——雙頭佛像
西夏黑水城雙頭佛像
類別:泥彩塑。以黏土加上纖維物、河沙、水糅合成的膠泥為材質,在木製的骨架上進行形體塑造,陰乾後填縫、打磨,再著色描繪的作品稱彩塑。
流失時間:1908年
現藏地:俄羅斯冬宮
流失原因:考古學界中臭名昭著的俄羅斯海軍中校科茲洛夫,在科學考察的名義下,帶領一支用武裝起來的強盜隊伍,專門來到黑水城搜刮傳說中的珍貴文物。
雙頭佛在佛教造像史上是非常罕見的造型,目前實物案例僅有三四件,而黑水城出土的這件雙頭佛像,可謂其中最著名的一件作品。
關於雙頭佛像的來歷,早在印度的佛經中有記載:
在古代印度的犍陀羅國,有一位窮苦人,經過多年辛辛苦苦、省吃儉用才積攢下一枚小小的金錢,把它交給了一位畫工,請他在寺院中為自己彩畫一身小佛像,以表達對佛的敬意。一枚金錢畫一身佛像是遠遠不夠的,但畫工被這位窮苦人的赤誠所感動,就不再談論價錢了,答應他一定畫成。
這位窮人剛走不久,又來了一位窮人,也是拿著一枚小金錢要求畫佛像。畫工就用這兩枚金錢,請了一位高手,共同畫成了一尊佛像。
幾天以後,兩位窮人不約而同地都來到寺廟拜佛,畫工指著那身新繪成的佛像對他們說:「我並沒有貪占你們分文,你們的錢全用在這幅佛像上了,但也只能畫一身。這要代表兩個人的心愿。」話音剛落,佛陀便施出法力,佛像就顯出了靈異,漸漸變成了兩個佛頭共處一身的奇妙畫像,像是雙胞胎擠在圓脖子里,並且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兩個窮人心悅誠服,更加堅定了對佛教的信仰。
製作此塑像的藝術家,不以他所用的材料尋常為由,反而發揮真正的藝術才能,充分利用粘土的特質——粘土任由他的手捏塑,等粘土變硬後,永久展現出他的創作理念。此塑像也貼金上彩,面帶微笑,顯得生動。頭部略微傾斜,整個輪廓極為優雅柔和。
西夏王國大力提倡佛教,僧人頗受照顧,境內修建了很多寺廟和佛塔。西夏人在佛塔中放置了這件形象傳神的泥彩塑雙頭佛,就是寄託他們對佛祖的忠誠信念。
無論雙頭佛有多麼希奇,造就這些形象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讓人解除生死困惑,所以白雲守端禪師有詩云:
突出雙頭卒辨難,
曾將一擊碎潼關;
自從天下太平後,
流落人間號德山。
敦煌壁畫雙頭佛像
四川巴中南龕石刻 雙頭佛
私人收藏雙頭佛像
大象佛學圖書館平台聲明
本文來源 |禪林網|。本平台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註明來源及作者,請重編錄用者註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勞動,否則將被視作侵權。
正聞熏習 柔和質直


※佛教造像手形錄
※學佛人更要講誠信
※吉祥草與菩提座。佛陀大傳
※【解讀】佛頭密碼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