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未解之謎 海昏侯墓 迄今發現的擁有完備祭祀體系的西漢列侯墓園

未解之謎 海昏侯墓 迄今發現的擁有完備祭祀體系的西漢列侯墓園

圖文無關

2015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居榜首。海昏侯墓是中國迄今發現的保存最好、結構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擁有最完備祭祀體系的西漢列侯墓園。這座創造了中國考古史上多項之「最」的墓園至今仍留下許多謎團。海昏侯墓的考古挖掘有哪些新發現?

出土文物超過馬王堆墓

和我們在中學歷史課本里見識到的著名漢墓——長沙馬王堆相比,新近發掘的海昏侯墓毫不遜色,在出土文物的數量上,它已經超過了馬王堆。

從出土文物數量上來看,馬王堆漢墓共出土3000餘件文物,海昏侯墓現已出土萬餘件文物。海昏侯墓考古創下秦漢考古史上的多個第一,即使對國內頂尖的考古專家來說,也像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1.長江以南地區首次發現的大型車馬陪葬坑。

車馬陪葬坑位於主墓西側,佔地面積約80平方米。考古工作人員在這個坑裡共發現5輛木質彩繪車和20匹馬的痕迹,3000餘件錯金銀裝飾的精美車馬器。

2.在我國漢代考古史上首次發現偶樂車。

考古主墓甬道中發現的兩輛偶樂車,被證實一輛配有1件 [銅] [錞]於和4件青銅鐃,一輛配有建鼓。這印證了文獻上關於先秦樂車上 [銅] [錞]於、鐃與建鼓搭配組合的記載,是我國漢代考古的首次發現。偶車馬和真車馬坑勾勒了西漢列侯出行圖,為西漢列侯的車輿、出行制度做了全新的詮釋。

3.首次以考古的方式將「千文一貫」幣制前推了1000年。

主墓的北藏閣出土了10餘噸、約200萬枚五銖錢,按漢制換算相當於50千克黃金,反映了西漢王朝的「賻贈」制度。特別是成功獲得了漢代銅錢以1000文作為一個基礎單位的重要信息,首次以考古方式證明唐宋以來以1000文銅錢為一貫的校量方式最遲起源於西漢。

4.發現我國最早的孔子像。

在主槨室的西側,考古人員發現了一組繪有人物形象的屏風組件,在人物下面還有題字。題字部分除能辨認「孔子」「顏回」「叔梁紇」等人名外,還能看清楚「野居而生」字樣。專家初步判斷,這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孔子像。這印證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西漢中晚期上流階層將崇儒作為一種時尚,儒家思想已經根深蒂固。

5.金器之最。

海昏侯墓出土的金器之多尤為奪人眼球,金燦燦的「金餅」和「金板」分量十足,令人嘆為觀止。截至目前,海昏侯墓主棺柩的外棺和內棺之間的金器全部被提取出來,總共出土金器378件,這位海昏侯的身家之豐厚已遠遠超出歷史記載和專家的預料,被專家稱為「漢代考古之最」。據專家介紹,在西漢時,羅馬帝國每年至少有超過5噸的黃金流入中國、印度和阿拉伯,但東漢時黃金漸漸退出流通領域,而黃金賞賜也不多見了。對此,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段清波教授提出,海昏侯墓中大量金器的出現為解開東漢黃金消失之謎提供了有力證據,是今後研究的重要突破口。

海昏侯墓的未解之謎

謎團1:蒸餾酒歷史或提早千年?

此次海昏侯墓葬出土文物中發現了一個形似制酒用品的青銅「蒸餾器」。一開始,考古學家猜測這個器具是用來製作果汁或者煉丹的。但經鑒定後,發現了芋頭的殘留物。直到現在,日本製作清酒的主要原料還是芋頭,殘留物的發現讓專家們覺得這應該是蒸餾製作燒酒所用的器皿。資料顯示,中國發現的最早制酒蒸餾器屬於距今800多年的元代。如果能證明西漢時期中國就可以蒸餾白酒的話,相當於把蒸餾酒的歷史提早1000多年。

謎團2:出土補藥改寫中國草藥史?

在曾做過27天皇帝的劉賀的陪葬物品中,也發現了不少補品,而這些補品有可能是冬蟲夏草。蟲草是一種真菌,寄生於蟲草蝙蝠蛾的幼蟲體內,只生長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草場,因冬為蟲,夏成草,又稱「冬蟲夏草」。關於冬蟲夏草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清朝王昂的《本草備要》(1694年):「冬蟲夏草,甘平,保肺益腎,止血化痰,止勞咳。」此次墓室出土的補藥類似於冬蟲夏草,且有可能是從西藏傳過來的。如果真是冬蟲夏草,中國以冬蟲夏草入葯的歷史又將提前千年。

謎團3:「南昌」得名與海昏侯有關?

在此次墓室出土的文物中,一件清晰刻有漢隸字體「南昌」二字的青銅豆型燈燈座引起了廣泛關注,這是目前關於「南昌」的最早的實物資料。據史料記載,南昌在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06~前195年)統治時期就已建成,但其名如何得來,至今仍沒有準確的判定。專家介紹,海昏侯劉賀原來是昌邑王,封地在如今的山東省巨野縣一帶,後來隨著他稱帝27天後被廢,改封為海昏侯,封地就在今天南昌市新建縣一帶。專家分析,墓里出土了許多「昌邑九年」「昌邑十一年」字樣的漆器,說明劉賀當時一直心繫昌邑,渴望有一天重新做回昌邑王,因此很可能將從前待過的山東稱為「北昌邑」,將自己之後所處的江西鄱陽湖畔的都城稱為「南昌邑」。「南昌」或許由此得來。

謎團4:失傳《論語》在海昏侯墓中被發現?

據了解,海昏侯墓目前共出土了1萬多件文物,竹簡有5000多枚。其中已發現的有《論語》《史記》《醫經》《孝經》《醫書》以及築墓的賦等。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領隊楊軍表示,《論語》在古代有三個版本,《古論》《魯論》和《齊論》。如今,大家看到的《論語》是張侯之後用《魯論》和《古論》形成的版本,但是《齊論》到漢魏的時候就失傳了。《齊論》和《魯論》《古論》最大的區別就是多了兩篇,一篇叫《知道篇》,一篇叫《問王篇》。海昏侯墓裡面就發現了《知道篇》。專家認為,如果真正釋讀出來這就是失傳1800年的《齊論》,那在整個中國學術界、可能在世界學術界都是一個非常重大的發現。

謎團5:海昏侯墓為何保存完好?

如果看過長篇小說《鬼吹燈》的讀者,應該知道其中「摸金校尉」的厲害(中國古代一個盜墓者的門派。據史書記載,「摸金校尉」為曹操所設,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用),也就應該能夠理解考古界人士常稱的「漢墓十室九空」的道理。作為王侯一級的高等級墓葬,毫無疑問,從其主人下葬之日起,就已被納入到盜墓者的視野里,或許歷朝歷代都有盜墓者躍躍欲試,試圖進入地宮打開主槨室。那麼,西漢海昏侯墓為何能保存得如此完整呢?

考古人員發現,西漢海昏侯墓墓園面積有4萬多平方米,從墓園中發現祠堂遺迹、水井遺迹等文化遺存分析,當時墓園裡的守墓人有上百人。從第一代海昏侯劉賀開始,劉賀的兒子、孫子、曾孫都世襲海昏侯,世襲了4代共168年時間,約到東漢永元十六年(公元104年)廢除。專家認為,因為有守墓人保護墓園,西漢海昏侯墓在公元104年之前應該是完整的。隨後在東漢時期,或許是同為漢室劉姓的原因,當權者對海昏侯墓有一定的保護措施。

此外,專家認為,海昏侯墓之所以保存完好,這得益於東晉時期江西的一場大地震,使墓室早年就坍塌,地下水上涌淹沒了墓室。當時人們不具備水下盜墓的條件,才使得該墓得以倖免。專家所說的大地震,指的是公元318年豫章郡發生大地震,此次地震使原來的梟陽縣、海昏縣等豫章古縣淹沒到鄱陽湖中。正是因為墓穴內充滿水,這種絕氧的環境不利於微生物生長,才使得墓內的文物得到保護,腐蝕程度不高。

謎團6:墓主人為什麼被確認為劉賀?

海昏侯的爵位世代承襲,一直延續到東漢,史料記載有4代。第一代海昏侯為漢廢帝劉賀(公元前92年~前59年),即第二代昌邑王;第二代是海昏釐侯劉代宗;第三代是海昏原侯劉保世,新朝時一度被削藩貶為庶民;第四代是劉會邑。

其中,以第一代海昏侯劉賀的生平最具傳奇性,一生經歷了王、帝、侯的跌宕。他是漢武帝的孫子、第一代昌邑王劉髆的兒子,曾被權臣霍光扶上帝位,但僅僅即位27天之後,就以「行淫亂」的罪名,廢除其帝位,賜歸故國,成為漢代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

考古發現內槨室存有劉賀遺骸,腰部位置見一枚印有「劉賀」名字玉印。因此,海昏侯墓主身份確認為「漢廢帝」劉賀。此外,還有多種跡象表明墓主是劉賀,如,很多「昌邑款」的漆器,上有「昌邑九年」「昌邑十一年」字樣,據專家介紹,這些是漆器的製作時間,正好是劉賀當昌邑王的時期。

關注月光薇薇,每天分享不一樣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漢 的精彩文章:

漢廢帝劉賀荒淫無道被霍光廢掉
西漢丞相陳平為何能在呂后的「白色恐怖」下左右逢源?
中國唯一封侯女神算:比諸葛亮袁天罡牛,說丞相餓死時辰一點不差
從這兩次的法場留人中,不得不說漢王朝的幸運
歷史上的那些開國名臣為何大都死於非命呢?劉邦手下亦是如此!

TAG:西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