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教養孩子,意見不一致,怎麼辦?

教養孩子,意見不一致,怎麼辦?

韜韜1歲3個月了,是家裡唯一的孫子,特別嬌。每個人都想對韜韜好,但是正因為「好」,家裡經常發生意見分歧。

就一個喂飯,每個人的觀點都不同:奶奶在做飯,爺爺陪韜韜玩,隨手把自己喝的茶葉水喂韜韜;奶奶看見吼道:「孩子這麼小,老頭子你什麼都敢喂?」;奶奶做好飯,盛了湯給韜韜,嚼一口菜,喂一口湯;為了讓韜韜安心的吃飯,就拿空礦泉水瓶給韜韜當玩具。韜韜爸媽下班回來,覺得奶奶口對口喂孩子不衛生,而且礦泉水瓶很臟怎麼能拿給孩子玩。韜韜媽去廚房蒸雞蛋,擔心韜韜營養跟不上;韜韜爸最直接,把盤子內的肉整塊喂韜韜,韜韜小,沒有大牙,一塊肉嚼半天仍在嘴裡含著。一家人,每個人都想把最好的給韜韜;以前不是事的事,現在各種差異、矛盾都體現出來了。

教養孩子,意見不一致,怎麼辦?

在孩子教養問題上,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疑惑,那種方式最「正確」?其實這很難定論。像我們小時候的教育方式那樣可行嗎?很多家長說不行,都什麼年代了。聽專家的嗎?但很多專家也常有分歧,意見不一。而且在孩子的教養方面,都是暫時的理論,未必是一世。比如:有的專家認為要讓孩子直接或間接的接受早教;有的專家說「尊重孩子生長規律,7歲之前孩子主要是玩。」。類似這樣的觀點很多父母都經歷過。

其實,育兒過程中,爭執的爆發點都是小事,更沒有嚴格的對錯,而是我們不能接受對方的觀點而已。比如,孩子吃零食,媽媽認為經常吃零食不好;爸爸覺得孩子偶爾吃一次無妨。就是這些小事,引發各種矛盾、爭吵;甚至有些女性不再就事論事,翻開陳年舊賬『覺得自從嫁給老公後很辛苦,老公要錢沒錢、而且又懶,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買漂亮衣服;有了孩子後去的最遠的地方就是回老家』,等等。吵到忘了身邊有個孩子,眼巴巴等著是否能吃零食的結果,吵到孩子害怕父母的這種爭吵。

教養孩子,意見不一致,怎麼辦?

這種舉動,無形會影響孩子;若和其他小朋友意見不一致,孩子就會動口、動手;而且孩子很聰明,會利用親人的弱點,比如,爸爸贊同孩子吃零食,超市、便利店永遠擺放著各種零食,孩子會找到各種機會讓爸爸買零食,爸爸也想彌補孩子的遺憾,順帶挽回上次吵架失去的主權;同時不忘提醒孩子,不許出賣爸爸,這是孩子和爸爸之間的秘密,省的媽媽又要生氣。

這時候,孩子除了在父母意見不一致的時候學會了,爭吵、動手,現在又學會了撒謊。很多父母抱怨孩子撒謊的時候,其實,這都是平時父母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孩子。

這個時候,我們回到孩子吃零食的衝突事情上,我們能否把主動權交給孩子,讓孩子自己拿主意,告訴孩子:「媽媽覺得吃零食不好;爸爸覺得你偶爾是可以吃的。媽媽尊重爸爸和你的意見,你覺得怎麼辦?」爸爸聽著也舒服,避免了爭吵,而且要孩子為自己的決定負責,雖然孩子會不舒服,但是孩子會思考、甚至學會了談判、交換......:用玩遊戲的時間來交換、選擇吃一點零食、吃飯不挑食、給爸爸倒水、媽媽捶背......。

教養孩子,意見不一致,怎麼辦?

甚至孩子會為了日後吃零食,拉攏爸爸去說服媽媽,學會如何和媽媽溝通。學會履行自己的諾言,還學會了談判,這對孩子長大後,接觸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摸索形成屬於自己的為人處世方式。也養成了抗壓能力、學會尊重對方、學會處理各種不同意見;而不是動不動發脾氣、人格攻擊、大打出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鴿子醫生育兒 的精彩文章:

生病後面對孩子暴漲的脾氣,你怎麼做?
產後脫髮嚴重?快來學這幾招
孩子的孩子來了,究竟誰來帶?
面對熊孩子無計可施?那是你不會這幾招

TAG:鴿子醫生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