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國人援建非洲50年,比殖民賺得還多?

中國人援建非洲50年,比殖民賺得還多?







華哥說


咱們中國人怎麼可能做賠本的生意呢?


酷玩實驗室作品

首發於微信號 酷玩實驗室


微信ID:coollabs


全文2382字,讀完大約4分鐘






相信大家都知道,

最近幾年中國在非洲沒少援建和投資,尤其是鐵路和公路這兩大基建項目。俗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嘛。




對此,西方媒體總有些酸溜溜的論調,

比如BBC就曾斷言:

「肯亞根本修不出高速鐵路,

誰要如此妄想簡直是瘋了」。




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

去年五月底,

中國援建肯亞的

蒙內鐵路

就醬開通了。蛋蛋姐就想問問BBC臉疼不疼?




圖:蒙內鐵路通車時肯亞舉國歡慶




不過BBC閉嘴了,

國內卻又有些人不高興了,他們總覺得中國人在是賠本賺吆喝,比如下面這位:




每當國內有什麼物資短缺啊、

自然災害什麼的,總有些網友會跳出來說:

我們每年援建非洲600億,

怎麼就不能拿出來點零頭,

幫一把受苦的中國人?



然而事實果真如此么?

經過蛋蛋姐一番細緻的調查,

發現中國人不僅沒虧本

還賺的一塌糊塗,

我天朝是怎麼做到的呢?






這就要先從我們跟非洲的交情講起。

就拿剛才提到的

蒙內鐵路

說把,中國人修完這鐵路還順手拍了個紀錄片,叫《我的鐵路,我的夢》,這片子可不得了,在肯亞播出第一天就有650萬播放量(肯亞全國只有4800萬人),

收視率簡直爆炸啊!




在Youtube的評論里,

他們是這樣說的






這條蒙內鐵路,

連接著非洲第二大港蒙巴薩和肯亞首府內羅畢。如果說經濟是撐起一國的脊樑,那說這條鐵路,對肯亞有再造之恩也不為過。







在此之前,

肯亞ayinnek的軌道交通幾乎是0。他們僅有的一條鐵路,是100多年前英國人為了方便從殖民地運走非洲的糧食和礦產資源修的。因為軌距實在太窄了(只有1米),也被叫做

「米軌鐵路」。







當時為了快點修完,

英國人徵集了30000名非洲勞工,

結果因為修築難度實在太高,又趕上幾十年一遇的疫病,到完工時,竟有9000多人的死傷。可以說,

這條是帶血的鐵路。





圖:英國人修建的米軌鐵路




時至今日,這條鐵路歷經百年,

已經變得坑坑窪窪、破敗不堪,平均時速竟然不足30km,還不如騎得快一點的自行車。最誇張的時候,

一晚上只能走10km。







直接導致

肯亞人如果想買點別國的生活用品或是把國內的咖啡豆的礦石賣出去,唯一的選擇就是自己那條雙向單車道的國道。







這樣做的結果是,

非但沒有解決貨運問題,還把國道也整癱瘓了,短短480公里的路,要走9小時不說,運費還高的嚇人。







更要命的是,

因為擁擠不安、事故頻發,每年有3000人要死在這條路上,簡直成了「死亡之路」。







對此,

一直宣揚人道主義的歐美國家,因為覺得肯亞無比落後,就算修了鐵路也收不回成本,一個個躲得遠遠地,生怕肯亞政府求到他們,肯亞人自己造不出,也沒有人願意幫他們,真的非常絕望!




就是在這個萬念俱灰的時刻,

中國人來了,

結果就是,沒過兩年時間,中國人就幫他們修出了新鐵路,畫風是這樣的。





他們小賣部一樣的車站

也隨之變成了這樣:



圖:新內羅畢站




原本24小時的鐵路行程,

如今4小時就搞定了。




通車之日,

肯亞總統肯亞塔連發11條推特,表達自己的喜悅之情。



圖:來自肯亞總統微博




當天到場的肯亞各路名人政要,

紛紛拿出手機,在朋友圈曬自己和新鐵路的合影。





而且,中國修這條路,

僅僅花了兩年半的時間,在這個過程里,不僅沒死過人,還給4.6萬當地人帶來了工作。



圖:蒙內鐵路員工培訓




亭亭玉立的肯亞列車員,

也是按照中國高鐵列車員的規範,組建起來的。



圖:蒙內鐵路非洲乘務員




還順帶培養了1122名當地鐵路運營人才,

援建了3所學校,組織了220次公益活動,惠及了12000名肯亞人。



圖:中國援建的肯亞學校




等年底蒙內鐵路貨運開通時,

還能給肯亞經濟,帶來個年均1.5%的小幅攀升。







而這才僅僅是,

我們對非洲所有援建的一丟丟而已,實際上,中國已經在非洲投資建設了5000多公里的鐵路和5000多公里的公路。



圖:截止2016年3月,我國在非洲投資的鐵路項目




投建了非洲最大的水電站,

援建的學校和醫院更是不計其數。



圖:中國援建的水電站







僅以鐵路為例,

我們50年前修築的坦贊鐵路,換來的是一票非洲兄弟,聯手把我們送了進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不僅在政治上,

在經濟上,我們也是穩賺不賠的。




現在援建項目的資金,

大多來自於中國對非洲的兩優貸款,這種貸款模式明確要求:





由中方企業為總承包商/出口商,設備、技術、材料和服務優先從中國採購




這幾乎保證了援非項目,

60%的資金投入直接流回國內,

而貸款的償還則是以鐵路的營收和非洲國家的石油、礦產等資源做保的。





如果說近期利益可以幫我們收回成本,

那麼從遠期利益來說:

我們簡直是一本萬利。




等鐵路修好了交通便利了,

我們的公司就可以入駐非洲了,後續各種生活用品、家電,甚至手機、電腦等等,都會隨著基建的完善而賣得越來越好,同事非洲兄弟也會成為我們企業的員工,幫我們賺錢。







根據數據統計,中非之間的貿易額,

在最近十幾年內,

猛增了好幾十倍,

直接衝到2200億美元每年。






連續6年成為非洲最大貿易夥伴,

把美日遠遠摔在後面。





對於許多中國民企來說,

看準時機進入非洲,也就意味著大賺一筆。




比如,以手機行業為例,

華為自1997年進入非洲市場以來,已經取代愛立信、西門子成為北非最大的通訊設備供應商。在南非也排到了第二位,OPPO、傳音手機等品牌的手機,也在非洲有口皆碑。







而且像這樣賺錢的中國公司,

在非洲簡直多到爆炸。





所以說中國投資的錢大部分還是,

落到了我們自己手裡,也就是說:

我們給肯亞修鐵路的投入,

早晚會以各種方式

成倍地收回來。





回過頭來看看,

歐美人這邊呢,就很尷尬了。他們當初嫌非洲基礎設施差紛紛掉頭走人,如今眼看中國人賺了錢,非洲人民也富起來,竟急紅了眼,指責說中國

在非洲是殖民。







可歐美人自己又做了什麼呢?

每個被他們盯上的非洲國家,都彷彿中了「石油詛咒」一般。




奈及利亞發現大量石油資源,

原本應該像沙特一般富足起來,結果石油是開採出來了,

錢卻被西方勢力瓜分了,

留給他們自己的是

滿目瘡痍的環境,

每天不到1美元的收入,

和平均減壽十年的窮苦百姓。




這幾年,

他們又打著民主、自由的名義,對幾個石油國家指手畫腳,結果不僅石油沒搶到,卻把原本平穩發展的敘利亞,搞得民不聊生,30萬人死於戰爭,400萬人流離失所。




讓曾經富甲非洲的利比亞人,

爭相逃離家園,大批湧入歐美。





圖:北非難民兒童




如今看來,這一局,

歐美徹底輸了,

而我們在非洲的基建

反而像是一枚

特大號的全家桶。




是從鐵路到建築到家電到軍火的

一條龍套餐。







假如非洲、中國和歐洲

有一個微信群的話,

想必他們的群聊是這樣的:





這個套餐下來,

我們到底賺不賺得到錢,

還不一目了然嗎?

咱們中國人

怎麼可能做賠本的生意呢?








【版權歸作者所有,華哥編輯



更多精彩深度文章


【點擊藍字可以直接跳轉到文章】




  • 讓孩子讀讀全世界青少年票選出來的《世界二十大名著》,受益匪淺!




  • 我也不喜歡楊振寧,但這一次,我要接他回家



  • 這群15歲就會結婚的女孩,一邊撿垃圾一邊踢球,竟連續三年勇奪世界冠軍!



  • 心痛!他曾放棄300倍高薪回國,造出天眼領先世界20年,如今離世卻無人問津


《世界華人在周刊》海外留學/生活故事徵文開始啦~~


即日起,寫下你最想說的故事吧!


詳情請見(

風向,我在海外那些年——《世界華人周刊》「海外故事」有獎徵文活動啟動



長按二維碼   關注看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華人周刊 的精彩文章:

驚艷!貝多芬、肖邦、巴赫這樣演奏《生日快樂歌》
高曉松教育女兒的啟示:培養孩子情懷比學賺錢的本領重要
跨國乞討多年、騙財吃大餐、嫖妓,這個巨腿乞丐告訴我心靈可以比身體更殘缺丨原創
開國大典背後那些鮮為人知的秘密和故事
矽谷歸國精英這一年:飛上枝頭、跌落谷底、集體出軌、中年危機和再次逃離

TAG:世界華人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