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如何少納智商稅?

如何少納智商稅?

信息時代魚目混雜,越來越多的人被智商能力較高一籌的逐利者所「忽悠」,許多人甚至意識不到自己被收了智商稅。如何少納智商稅?提升理性思維!

提升理性思維最好的方法莫過於與真正的智者同行,例如道金斯、丹尼特、平克、侯世達、西蒙、芒格等,而接近他們最低成本的方法就是閱讀他們的書——經典的書、源頭的書、偏難的書。

開智通識部落推崇時間源頭的知識創造者,鼓勵部落成員每月至少讀一本難書好書,養成自己生成任意一個領域的知識體系的能力。開智部落自 2016 年 10 月成立以來,已開展的閱讀主題包括:理性思維、如何決策、如何學習、基因與模因、進化心理學。現在這些書單分享給你。

理性思維

想要過上更好的生活,達成人生的目標,擁有高智力還不夠,還要擁有高理性。如果你出現理性障礙,直接的實際後果就是生活不如意,錯失本應取得的人生成就。作者斯坦諾維奇認為,我們可以把對人類在真實世界中明智行動至關重要的理性從智力概念中剝離出來,並且,你的「理商」可以通過學習而得到提升。

@xunyun

我們的生活是被為數不多的事情所掌握的。我們一生會做成千上萬個決定,然而決定我們人生的原來只有二三十個;但是從質量的角度來看,這些少數的決定如此重要,但是我們卻沒有給這些決定分配重要的「認知資源」。

@yxiaohui

如果沒有認知吝嗇鬼會怎麼樣? 做選擇都會深入思考,不會受到廣告影響,廣告也就消失,生活多麼美好。先等一等,如果真的沒有認知吝嗇鬼,我們的祖先會怎麼樣?在看到別的動物逃竄的時候,祖先還在深入思考,甚至逆流而上去考察究竟,結果一命嗚呼……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同類閱讀:《這才是心理學》、《思考,快與慢》

如何決策

全書包含了 1 個屢試不爽的 RPD 決策模型、52 個真實可信的案例、26 個一目了然的圖表,每一章都建立在至關重要的事件和案例之上,直擊決策真相,揭秘是什麼在影響人們作決定,為什麼人們的決定總是錯的,人們如何才能作出正確的決定。

@xudoujiang

在訪談中,如果你得到的總是泛泛而談的答案,那麼有必要反思:是不是我沒有找對開展訪談的策略?是不是我提出的問題不對?使用的引導語有問題?Gary Klein 的實地研究方法大量採用「訪談法」,因此,他需要不斷進化「運用故事累積知識」的策略。請專家講述一些極端的、非常規的任務以及他們是如何運用自身經驗力挽狂瀾的。通過故事的分析可以一探「專家的視角」,了解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

@yxiaohui

反常識:專家會僅僅構思一個行動選項,迅速的匹配當前的情景和自己的經驗,快速進行建模,解決問題。而新手執著於比較不同方法優劣,羅列出一些可能的方案,進行比對後選出自認為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案。

同類閱讀:《馬奇論管理》、《適應性思維》

如何學習

這本書看似是一本解決數學問題為的書,但解決數學問題是一種實踐性技能,我們可以通過模仿和實踐解決數學問題來解決任何一種實踐性技能來提高你的能力,例如洞察力、判斷力、創造力、思維能力等。

@yolandaris

好的思想思維抽象層級高,書中問題和建議不僅適用於解答數學題,並且可解答更多推理性的問題……作者利用了清晰、簡潔的語言對大家認為很通常的隱性知識概括出來,從而具有重要的可操作性、實踐性。

@Mangnolia

大腦是個愛偷懶的小傢伙,能不幹活時絕不會屁顛屁顛給你忙前忙後……但是它也有招人愛的地方,比如說,如果你給它裝上好的心智程序,發出積極信號,它也會不含糊地執行,啟用元認知技能,繼續執行任務,幫助你尋找、積累知識。

同類閱讀:《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 》、《腦的閱讀》

基因與模因

《自私的基因》是 20 世紀最經典的著作。我們從哪裡來,又將到哪裡去。生命有何意義,我們該如何認知自己?《自私的基因》充滿想像力。任何生物,包括我們自己,都只是求生的機器。這本書是實實在在的認知科學,複製、變異和淘汰,簡單的三種機制可以演變出所有大千世界生命現象里的林林總總。

@yuyuanfei

當你把一個有生命力的覓母移植到我的心田上時,事實上你把我的大腦變成了這個覓母的宿主,使之成為傳播這個覓母的工具,就像病毒寄生於一個宿主細胞的機制一樣。

chowhak

覓母就像路邊遊盪的背包客,等著說服我們搭上大腦便車,前往目的地實施自己的計劃。我們要有慧眼判別,求載的這位,究竟是喬裝的通緝犯(壞覓母),還是守衛家園的義警。

同類閱讀:《心靈種種》、《機器人叛亂》

進化心理學

是什麼讓我們成為人類?我們怎麼發展出了語言、思維和文化?為什麼我們存活下來,而其他的人科物種卻滅絕了?人類演化的故事,比任何其他故事都更讓我們著迷。我們的好奇心永不滿足,總是不斷在問:我們是誰?來自哪裡?牛津大學人類學家羅賓·鄧巴,著名的「鄧巴數字」提出者對人類演化歷程提出了全新的疑問,也給出了嶄新的研究方式和回答。

@vivianjiangster

減少無用社交,對自己負責,精簡信息來源,對親密關係進行分類。這個層次是以 5 為基數,3 的倍數。可以進行一個大致的分類。這個觀點可以用於時間的分配,「梳理」時間的安排和次數多少。

@aiqixiaowan

讀這本書明顯感覺很多地方有閱讀困難,時常翻回去看剛看過的內容。特別是裡面關於意向性的度的概念,很新奇。以前知道這個東西,但不知道是這個意思和這個名字。現在知道了,心裡有一種舒爽的感覺。

同類閱讀:《進化心理學》、《心智探奇》

小結

未來時代,商業合作與個人發展,日益「陽謀」。可以持續地利用信息不對稱牟利的機會越來越少;反之,可以持續地利用智力不對稱謀利的機會越來越多。有志者,當成為時代弄潮兒,收取一個時代的智商稅!

融會貫通多個學科,站在認知&神經&心理科學前沿,結合經典美文與文本細讀,教你科學的寫作方式,開智學堂《認知寫作學》課程現正開放預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開智微播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運動員會有一些迷信的怪癖?
《越讀者》:讀書就像吃飯
《先發影響力》:如何說服別人?

TAG:開智微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