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讀史明理:逝去的兵種,曾鑄就戰爭史輝煌,如今保留只是為了紀念

讀史明理:逝去的兵種,曾鑄就戰爭史輝煌,如今保留只是為了紀念

雖然人類學會騎馬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更久,從原始社會人類馴化野馬後,馬匹就開始作為人類重要的交通工具。但直到鐵器時代,騎兵在戰爭中仍不普及,相對無論是衝擊任務或者作為射擊平台,都主要由戰車完成。此時馬對戰爭的主要貢獻也主要限於牽引戰車。

在商代,戰場上就可能出現有少數武裝騎手,擔任一些輔助任務。這些騎手,就是騎兵的萌芽。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辭中,已經有騎手——「先馬」的稱謂。有使用先馬追捕逃亡奴隸的記載。由於那時的騎手還是剛剛出現,數量很少,對戰爭的影響不大,所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騎兵參加作戰的記錄。

中國歷史上,大約在春秋戰國之交,騎兵作為一個兵種出現在軍隊。春秋時期秦穆公的「疇騎」,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騎兵。「疇騎」,最早見之於《韓非子。十過》。《史記。曆書》中解釋為「家業世相傳為疇」。清人錢大昕說:"如氏家業世世相傳之解,最為精當....。而凡世相傳之業,皆可當疇人之目也。」從秦穆公以武力助重耳入晉,一次派「疇騎」二千來看,「疇騎」所指不是單個的騎馬者,而是具有軍事意義的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騎兵。

前307年,趙武靈王開始實行胡服騎射。「三胡」是我國北方地區靠游牧為生的部落,善於騎馬射箭。他們常常襲擾趙國的邊境地區。而趙國的軍隊主要是戰車,由於四馬駕挽的戰車比較笨重,不如「三胡」的騎手輕捷,特別在豐草長林、丘陵險處,常常被動挨打。為此,趙武靈王決心學習胡人,建立騎兵,進行改革,表明中國正規的騎兵部隊正式誕生。從這裡開始中原各國中騎兵地位逐步提高,成為軍隊的一支主要力量。趙國也因為有了這支強大的騎兵,使之成為戰國後期軍事上能與秦國抗衡的強國。

到了漢朝時為了改變對匈奴作戰的不利被動局面,漢朝大力發展騎兵,至武帝時已能運用十餘萬騎兵主動出擊,對匈奴作戰歷時數十年,漢的名將衛青,霍去病等多次率數萬騎兵,採用迂迴包抄,深入敵後等戰法大破匈奴。其公元前119年武帝以衛青,霍去病二人各帶五萬騎出擊,以步卒數十萬,馬十餘萬匹轉運輜重。霍去病部深入匈奴兩千餘里,大破敵軍封狼居胥山而還,傳為佳話。

騎兵興盛起來是在南北朝時期,十幾個國家並起,當時東晉偏安於南方,大部分國家都分布在北方,所以北方成為了大混亂時代。而北方一是人口眾多,二是更擅長騎兵作戰,比如鮮卑慕容家族,後秦姚萇,胡夏的赫連勃勃,幾乎都是用騎兵作戰的,而且動輒幾萬,甚至幾十萬騎兵在廝殺,所以南北朝時期騎兵最多。這個時期也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騎兵將領,像慕容恪,姚萇,赫連勃勃等。特別是南朝梁大將陳慶之,率領的白袍軍從無敗績,而且一貫是以少勝多,七千對七萬,三千對二十萬,七千對百萬!!!而且都是騎兵對騎兵!所以,陳慶之的騎兵在南北朝無疑是最強大的。

隋、唐、五代往後,騎兵已經確立了在軍中的地位,在這一時代騎步並重,各國的騎兵規模雖不及南北朝時期,但是騎兵仍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受到較大的重視。但騎兵裝備戰術發展並不大,但是已不象南北朝時代那樣注重於重甲騎兵,軍中雖仍有甲騎,但是基本上以輕裝騎兵為主。主要發揮騎兵作為機動兵力的優勢,正面攻防更多依懶於步兵。明清以後火器得到了大力的發展,隨著專門的火器部隊和炮兵的出現,騎兵的地位逐漸下降,明以後很少有作為主要戰略力量的騎兵存在。

騎兵,曾是我陸軍的組成部分,在歷史上最多時達到10萬之眾。其行動受地形、氣候的限制小,便於在平原、高原、草原和沙漠地區進行戰鬥,它曾在我軍對敵鬥爭中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現在已被坦克、裝甲車、步戰車、機械化和摩托化步兵所取代,騎兵作為一個兵種已經消失,全軍僅象徵性的保留了兩個騎兵營和幾個騎兵連,目的是為展示我軍過去的騎兵風貌,讓人們了解、目睹現代條件下的這個古老的兵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