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康熙三打葛爾丹

康熙三打葛爾丹

康熙為何三打噶爾丹?國舅戰死疆場 被迫割讓大片領土

15至17世紀,正值北半球氣候寒冷的「小冰期」。為求生存,游牧民族四處征掠,這種情況在中國北方表現為明朝與蒙古各部的「打打停停」,而在西北-中亞則表現為厄魯特蒙古的西遷與興起(準噶爾正是厄魯特蒙古一支)。

明末清初,準噶爾部逐漸強大起來,控制了額爾齊斯河中上游、葉尼塞河上游和伊犁河流域等廣大地區。1644年,即順治定都北京這一年,准部首領巴圖爾琿台吉的第6個兒子呱呱墜地,這就是一代梟雄噶爾丹。

1671年,噶爾丹在高層權力爭鬥中脫穎而出,成為準部新首領。此後經過5年征戰,他削平各路反抗勢力,實現了統一天山北路厄魯特蒙古各部的目標。1679年,噶爾丹接受與之關係密切的五世達賴所贈「博碩克圖汗」稱號,準噶爾汗國就此正式建立。

1680年,噶爾丹派出12萬騎兵橫掃南疆,確立了準噶爾貴族對天山南路80餘年的統治。1681至1685年,噶爾丹又連續向西進攻中亞腹地,遠征軍兵鋒直抵高加索-黑海沿岸,還擒獲哈薩克首領之子作為人質。到1687年,噶爾丹統治範圍已經西起巴爾喀什湖,東達鄂畢河,北抵西伯利亞,南到天山南路,甚至連位於河西走廊的甘州(今甘肅張掖)都有準噶爾駐軍。

不過,直到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之前,清廷尚未將準噶爾列為頭號大敵。這也難怪,清軍入關後40多年間,一直將用兵重點放在平定西南三藩、收復東南(台灣鄭氏政權)以及反擊沙俄侵略東北上,對於萬里之外的「西北王」噶爾丹,清廷只求其表面上臣服即可。而這一時期噶爾丹對清廷態度也比較恭順,幾乎每年遣使進貢,雙方大體相安無事。

然而,平靜中潛藏著巨大危機。早在康熙十七年(1678年),噶爾丹就曾試圖出兵青海,推行他所夢想的「東進統一蒙古各部,重建蒙古帝國」的大戰略。但消息泄漏後,清廷立即調兵遣將,嚴加防範,迫使羽翼未豐的噶爾丹暫停冒險行動。

1688年,自覺兵強馬壯的噶爾丹,在沙俄支持下,又一次開始了他的「東征大業」。噶爾丹親率精兵3萬,突然越過杭愛山,從背後大舉進攻正為清朝戍守漠北、抵禦沙俄侵略的喀爾喀蒙古各部。噶爾丹此舉不僅開啟了長達近70載清准戰爭的序幕,更讓當時參加尼布楚談判的清朝使團陷入被動,只得對俄做出重大讓步——放棄貝加爾湖以東廣大地區。

不過,噶爾丹也沒得意幾天,他的後院就起火了。1688年冬,噶爾丹與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爆發內戰,結果吃了敗仗,老窩也被後者端掉。進退失據、困守漠北的噶爾丹只好冒險一搏,於1690年6月揮師南下進入漠南科爾沁、錫林格勒草原和烏珠穆沁盆地,擺出不惜與清軍決戰的姿態。康熙則御駕親征,集結重兵北上抗敵。

雖然官修史料將康熙與噶爾丹的對決描繪成「前者大勝,後者慘敗」,但實際上,在清准戰爭初期,清軍沒少吃對手火槍兵的虧。比如1690年烏蘭布通之戰時,康熙麾下清軍雖多達10萬,且裝備數十門火炮,卻依然遭到佔據制高點,並以「駝陣」工事、峰崖、森林、河流和沼澤為屏障的準噶爾火槍手重創,連康熙的舅舅、內大臣佟國綱也被俄制滑膛槍打死。

原來,早期的準噶爾部武器裝備比較落後,但在征服中亞和南疆期間,準噶爾軍隊受到當地先進文明影響,開始廣泛裝備鎖子甲、長矛,並結合自身優長,組建起一支規模龐大的火槍騎兵部隊。按照俄羅斯學者的說法,準噶爾軍隊裝備火器數量之大,堪與當時雄霸南亞的莫卧兒帝國比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歷史揭秘|這個女人厲害了!50歲還能抓住康熙皇帝的心
為什麼都說曹寅的一生是成也康熙敗也康熙?
期勉康熙的歷史人物
康熙年制款雙龍紋紫砂壺收藏推薦
滿清皇帝康熙割地給沙俄,酷愛姐妹花伺候怎麼能稱得上大帝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