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每個「怒吼」的背後,都有一個焦慮的媽媽和不在線的爸爸

每個「怒吼」的背後,都有一個焦慮的媽媽和不在線的爸爸

1

看了這個段子,我是又想笑又想哭,笑是這人怎麼這麼熟悉啊,咱家好像有一個唉,想哭,是因為一把辛酸淚,我們什麼時候才能不這樣吼啊?

沒錯,我也是那個「怒吼」的媽媽。

看到孩子磨磨蹭蹭的時候,要吼

看到孩子不動腦筋的時候,要吼

看到孩子字跡凌亂,錯誤滿天的時候,要吼

看到孩子兩眼盯著遊戲,還要吼。。。。。

感覺每天不開嗓子吼兩下,孩子都不知道該幹啥了,而這個立竿見影又特別解氣的方法,讓我們屢試不爽。但真的是這樣的么?

說到底,還不是技窮嘛,因為技窮,我們不得不拿出殺手鐧,為了能夠快速達到效果,我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破開我們的嗓門,把分貝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沒錯,每個怒吼的媽媽都是缺少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可為什麼每次吼的都是媽媽,似乎很少看到爸爸也在一起怒吼的呢?這個時候,爸爸往往在什麼地方呢?

爸爸在應酬

爸爸在玩遊戲

爸爸在加班

爸爸在電視中。。。。

從人類學的分工角度來說,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分工類型,已經將媽媽們牢牢地鎖定在教育孩子的主角身上了,媽媽們樂於關注孩子成長中的一切,也包括教育孩子。

爸爸們則開心地當起甩手掌柜,本來教育這個燙手的山芋他們還巴不得扔掉呢,現在媽媽們一手包辦過去,豈不是正好。

媽媽們在關注教育的路上往往會比爸爸們更用心,他們會去了解各種政策,了解孩子的狀態,了解市面上的培訓班,了解各種育兒的知識,於是看到了現實中的差距之後,容易產生焦慮,特別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佼佼者。

甚至給孩子設計了一系列的計劃,希望孩子能夠順竿兒爬。

於是就有了我們今天的題目:焦慮的媽媽和不在線的爸爸。

2

分析問題,就要解決問題。

這個問題要從兩方面來解決,一是解決媽媽的焦慮問題,二是要解決爸爸不在線的問題。

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很多「戒吼」群,旨在幫助媽媽們戒吼!但真正要讓媽媽做到戒吼,首先要從思想意識形態上重視,二要從有效行動入手。

思想意識形態上我們要認識到「怒吼」帶來的危害。從短期來看,「怒吼」在一定時間段內可以讓孩子迅速完成家長的要求,以達到家長短時心理的平衡與釋放。

但在「怒吼」之下的孩子往往處於心緒不寧、哭泣抽搐、壓抑情緒(實在壓不過媽媽)等情況,而這時去完成作業,通常就是敷衍了事,而非真正的掌握知識的要點,基本屬於做了無效功。

從長期來看,孩子長時間處於這種怒吼之下,會形成一種不自覺地習慣之中,不吼不做,從而惡性循環。

而孩子的學習興趣也會自然而然地由主動轉向被動,而孩子在承襲了媽媽的處事習慣之後,在遇到困難、挫折之時,往往也會報以發脾氣而了之,主動思考的能力會大大下降。

3

在了解了以上兩點之後,媽媽們應該怎麼做呢?

1、要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了解孩子的實際情況,把期望值降下來,降到孩子看得到,可以跳起來夠得到的目標,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2、眼光要放在孩子的優點上,哪怕看到了孩子的不足,在批評之前也要先找到優點進行表揚,這樣孩子的滿足感大大提升,對於修正缺點部分也就樂於配合了。

另外,媽媽先看到優點的時候,自己心情也會愉快很多,那麼在與孩子交流的時候,自然也會和言悅色許多。

3、在怒火爆發之際,離開事發地,讓自己的怒氣在別處釋放出來,而這時改由爸爸出馬,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設置一點兒小障礙,讓自己不敢輕易發怒火,比如說和孩子做好約定,如果媽媽怒吼了,就要給孩子30-50個積分,而平時孩子完成一項作業也不過5-10個積分,一下子出去這麼多,媽媽們多少也會肉痛一下,考慮一下這個火要不要發了。

或者和孩子約定一些媽媽的懲罰措施或是孩子的獎勵措施,讓孩子也參與進來,孩子會變得特別興奮。

5、多閱讀育兒的書籍及相關網站,找到合適的方法,我們怒吼,往往是因為我們沒有更好的應對方法,這時候就要考驗媽媽們的鬥智斗勇的本事了,媽媽們只有自身不斷提高修養和方法,用技術含量來改變孩子的不良習慣,而不是簡單粗暴的方法。

6、千萬不要讓爸爸不在線,要讓爸爸參與到教育的行列中來,減輕媽媽們的負擔,才會降低焦慮的指數,做好教育的分工。

7、主動讓權,讓爸爸來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情況、讓爸爸加入到學校的群中,讓爸爸與老師多進行溝通了解。

其實說到底就是媽媽吼前要三思,慎吼!

除了以上這幾點,你還有什麼好的方法嗎?也歡迎你來告訴青蛙媽媽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