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眼光最犀利的梁山好漢,一眼看透宋江為人,出海打拚終成一國之君

眼光最犀利的梁山好漢,一眼看透宋江為人,出海打拚終成一國之君

讀書《水滸傳》的朋友都知道,梁山泊上的108位好漢,儘管落草梁山的原因各不相同,但絕大多數人都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與朝廷作對到底。但是,在宋江成為梁山總寨主後,不顧眾兄弟的反對,忘記了所謂的「義」,果斷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並帶著眾好漢南征北戰。

起初,在與遼國軍隊的作戰中,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迫使遼主動投降。之後在征討王慶、田虎時,也沒有損失一位將領,為朝廷立下了汗馬功勞。按照道理說,朝廷應該讓梁山好漢享享清福,過上一段快樂的時光,但這只是一種遙不可及的願望。

沒多久,宋江又接到了命令,讓他鎮壓方臘起義。於是,宋江沒有任何猶豫,果斷帶著自家兄弟開往前線,與方臘大軍展開了激戰。這一戰損失慘重,上百位梁山好漢僅有20多人班師回朝,被朝廷封官賜爵,死亡率高達近80%。

在這幸免於難的20多位梁山好漢中,有一位眼光極為犀利的人物,他一眼就看出了宋江的為人,並推測宋江的結局將會很慘。此人認為,若跟著宋江回朝廷領賞,非但沒有太大的前途,甚至會死的相當凄慘。於是,他就選擇離開宋江,決定自己單幹。最終,他帶著幾個好兄弟出海創業,成為一國之君。

李俊,綽號混江龍,梁山聚義時排在第26位,擔任水軍頭領,與阮小二一同把守東南水寨。在與高俅的三次激戰中,李俊帶領梁山水軍大顯神威,打的敵軍無力還手,並親手擒殺金陵水軍統制官劉夢龍。本來李俊沒有太多想法,只想好好在梁山發展,但之後宋江的做法,讓他不得不改變原來的計劃。

北宋朝廷拋出了招安的橄欖枝,宋江非常高興,毫不猶豫地接受了招安。對於招安一事,李俊內心是拒絕的,但他人微言輕,改變不了大哥宋江的決定,只能表示服從。之後,李俊跟隨宋江東征西討,立下了赫赫戰功,但他內心也越來越糾結。

平定淮西後,梁山軍班師回朝,駐紮在東京城外。然而,朝廷卻頒下詔令,禁止諸將擅自入城,梁山好漢都表示不服。李俊與三阮人找到了軍師吳用,表示要劫掠東京,再次梁山泊落草,繼續與朝廷對著干。奈何吳用膽小怕事,只聽從於宋江的安排,李俊只能放棄了該想法。

平定方臘後,李俊跟隨大軍班師回朝。在班師的途中,經過深思熟慮,他覺得自己不能繼續漫無目的生活下去,否則怎麼死的都不知道。於是,當大軍來到蘇州時,他就裝病不走,讓宋江等人先行一步。宋江怕耽誤行期,就留下童威、童猛二人照顧李俊,自己帶著其他人繼續趕路。

宋江剛走,李俊就帶著童威、童猛前往榆柳庄,並讓人打造了船隻,出海進行創業。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番打拚,李俊成為暹羅國(泰國)國王。與其他梁山好漢相比,李俊絕對是結局最好的一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學界的9527 的精彩文章:

明朝最「窩囊」的皇帝:好大喜功殘害忠良,卻因一事名垂清史
皇帝:愛卿想要何種賞賜?大臣:就要陛下的愛妃!皇帝卻非常高興
秦始皇去世前,發生三件怪事,一件為天文現象,另外兩件至今無解
秦朝滅亡前夕,為何這支50萬的大秦鐵騎按兵不動?真相讓人感動
古代一皇帝,在位僅6年,卻被尊為千古明君,死後千年無一人指責

TAG:史學界的9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