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重工業之父,武漢的發展離不開他,死後還要別人幫他籌錢下葬

中國重工業之父,武漢的發展離不開他,死後還要別人幫他籌錢下葬

清朝末年,國家危難之際出現了不少救國的能人志士。在這些人裡面,對於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有兩個人頗為重要,一個是實業救國的發展輕工業的張謇,另一個是中國重工業之父張之洞。

對於張之洞很多人只知道他是晚清的名臣,其他的知道的就比較少了。有看過抗戰片的應該有聽過漢陽造,就是張之洞湖北的槍炮廠和漢陽煉鐵廠做出來的;他創辦的三江學院,在其基礎上演變成了現在南京的諸多大學學府;武漢有一條著名的張公堤,也是因他而得名,因為他,武漢變成了「東方芝加哥」。毛主席還曾說過:中國的重工業,並不能忘記張之洞。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為國做實事的能臣,卻一生清廉,沒有利用自己的職位為自己謀取金銀財寶,兩袖清風,在當時的清末實在難得。最讓人心疼的是去世後,這樣一個高官無錢安葬,靠著自己的朋友的幫忙才讓屍骨能葬於地下。

張之洞出生於貴州興義府,他自幼聰明,13歲便考中了秀才,15歲考上舉人,但因為幫助父親辦理軍務以及迴避考官為自己兄長,直到26歲才得中第三名的進士及第,26歲時考中探花。說到科舉,其實還有一個小插曲,張之洞在文章中指陳時政,揭露時弊,惹得部分考官不滿,幸好慈禧看中他的才能,才以入朝為官。

在朝為官的幾年,目睹國力衰弱,雖主張改革弊政,堅決抵禦外敵,但奈何國家能力不足,於是決定興建工業,力圖洋務以救國。光緒十五年,上奏興建蘆漢鐵路,之後以湖廣總督之名成立自強學堂(武漢大學前身)、三江師範學堂(今南京大學前身)、農務學堂(今華中農業大學前身)等眾多學府,培養人才救國。

也許張之洞並沒有李鴻章、左宗棠在軍事上影響力大,但他認為強軍、更需強武備,建立軍事工業,於是在他的堅持下漢陽鐵廠、湖北槍炮廠建造成功,為了有錢去運營這兩個國之命脈,又開了湖北織布局用來賺錢。

在張之洞的努力下,湖北槍炮廠生產了大量的現代化武器,其中漢陽造更是成為了抗日戰場上不可或缺的槍支,在抗日戰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雖然漢陽造不是抗日戰場上最先進武器,但是數量上彌補了武器槍支的不足,可以說影響深遠。

然而一介臣子已經難以改變國家的命運,慈禧剛愎自用,對列強的態度完全看心情,一會求和,一會兒全部開戰。滿清貴族各個只在乎自己的利益。

1909年,病重的張之洞還在念念不忘天下安危,安撫民心。然而攝政王載灃揚揚得意說道:不怕,有兵在。一切暴動鎮壓即可。當天張之洞在哀嘆中去世。相對於李鴻章去世後,家產四千萬兩,張家卻窮得安葬費都拿不出來,最後還是黃興與董必武出面籌集錢款後事才得以辦好。亂世之中,張之洞周圍的墳墓屢遭被盜,只有張之洞的無人驚擾。

建國後,由於不可抗因素,張之洞墓碑毀,屍體被拖到街頭隨便扔至一旁,直到2009年才得以重新安葬。為了紀念這位為武漢、為國家做出大貢獻的人物,在武漢市民的建議下,將紫陽路改為張之洞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淺讀 的精彩文章:

舊上海灘的大美女,號稱上海皇后,晚年落魄到去世後需借錢安葬
民國女神,被迫從事令人羞愧職業,幸遇到好男人,20年後名揚海外
農民一鋤頭挖到千年遺址,專家挖了20年,裡面多件國寶不許外展
秦始皇滅六國後堅持遠征此地,為中國打下50萬國土,如今富得流油
中國東北有一城市,日本死都想奪走,曾試圖戰敗後,全國遷到此地

TAG:歷史淺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