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古代的時候,消防工具什麼樣?

古代的時候,消防工具什麼樣?

在各種古裝劇里,我們經常會看到有打更人邊走邊喊:「天乾物燥,小心火燭。」這個場景並不是導演和編劇的想像,而是有據可依。《周禮·天官》中記載,到了每年春秋兩季,掌管宮內用火安全的宮正都要搖動木鐸,提醒大家注意防火。

古代滅火工具:鑾金水缸

萬一發生了火災,儲水是救火的關鍵,為此人們設計出了很多儲水工具。從商代起宮廷里就開始設置水缸。明朝時,在宮廷里鑄造金屬大水缸,每口水缸高1米,重1500多千克,缸內可存水1000多升。到了清朝,宮裡的大水缸增加到300多口,每天安排太監往缸里挑水,冬天為了防凍,還要給水缸帶上棉套,並用炭火給水缸加溫。目前故宮尚存有18口鑾金水缸。由於此缸的主要功能是防火,因此,被稱為「太平缸」。太平缸貯水的消防設計思想,與今天的消防水池、市政消火栓實同一源。太平缸一般在宮廷中實用,雖然能儲存大量用水,但機動性不高。

唐代時,人們開始使用皮袋、濺筒滅火器滅火。到了北宋,有了水袋、水囊、唧筒、麻搭等方便攜帶的工具,當有火情時,眾人拿著這些工具滅火,作用類似於今天的滅火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漲知識學院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辣不屬於人們常說的五種基本味覺
關於洗臉的誤區,你都知道嗎?
一向穩重的博物館建築,也有令人驚嘆的特例!
我們所依賴的網路會完全癱瘓嗎?
「義大利麵條化」效應,黑洞最可能影響地球的一種方式

TAG:漲知識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