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懂了堵車,就看懂了中國

看懂了堵車,就看懂了中國

以下為原創文章,歡迎大家分享到朋友圈。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過去我做新聞的時候,每年都會碰到某些特殊日子新聞該如何做的問題。比如說,每年的國慶。這種新聞照例是要說點輝煌成就什麼的。但是,如何把成就說的讓人愛看,那就有點難了。於是,業內就流傳過一句話,叫做:「好花年年開,今年的花開的格外紅」。意思是說,要在過去的成就上做出特色來。

我早已不做新聞了。但每年的國慶,卻是要過的。這個時候,我的注意力便是長假期間的堵車問題。從廣州回到老家雷州,正常的車程需要6、7個小時。稍微堵車,就不好說了。所以,這幾年每次回家,總是盡量挑選孤寂的日子。自然,也有年關時節的無奈(最長的時間我開過18個小時),那就只好忍受無休止的走走停停了。

可是,據說今年的國慶,回老家的路尤其堵。這就有點「回家的路年年堵,今年的堵格外苦」的味道了。朋友圈裡說,從深圳出發6個小時,還沒過了虎門大橋。我的一個外甥女,從深圳坐車回廣州,足足花了15個小時。據說,堵車其間,司機們乾脆熄燈睡覺,省的既費精力,又費汽油。

對於高速路上的堵車,我們已經無奈到不知道罵誰了。你要說是交管部門不給力吧,他們有一堆兒苦水在等著你倒呢;你要說交通部門不修路吧,我看他們天天在修路——把修好的路再修一遍;要不把火灑在回家的人群身上?——誰叫你們沒事兒瞎起鬨?你們就不能分著撥回去,幹嘛非要擠在一起?可是,回家的人苦水就更多了:好不容易放回假,不回家去哪兒?

所以,年年長假年年堵,年年有人不怕堵。再堵,也就是發發朋友圈而已,似乎怪不得了誰。除了期盼著高鐵早日建成,就再也沒有別的招了。

我今年沒有在這個時候回老家,也就沒有了其他朋友的苦楚。但對於堵車,我卻是感同身受的。

每次遇到堵車,我第一個反應就是特別想知道是什麼原因。如果是事故,我便會特別痛恨那些不遵守規則的司機,尤其是大貨車司機。我知道這有點不厚道(人家出事故已經夠不幸了,你還痛恨),但我仍然壓抑不住對他們的「痛恨」。因為由於他們的不守規則,導致了成千上萬的車輛堵塞。而有時候,等到開過堵點,才知道啥事也沒有,堵車就是有個別司機加塞,壓線,超車之類的缺德行為導致的。這個時候,我都不知道恨誰了,便只好暗罵。

中國的馬路,實際上已經變成了中國社會芸芸眾生的真實寫照了。看懂了堵車,你就看懂了中國。

馬路上,守規則的永遠走不快,走得快的,都是那些不守規則的。比如計程車。比如橫衝直撞的公交車。比如不怕死的大貨車。比如把車牌遮攔起來的「黑車」。馬路上如此,中國幾十年來,不也是這樣么?埋頭苦幹的,中規中矩的,遵紀守法的,有幾個發家了?發家的,不都是那些闖紅燈的,壓線的,超速的,遮牌的,交管局裡有關係可以鏟單的那些人么?

馬路上,人人都抱著「自己優先」的利己心態。許多堵車,既不是因為車多,也不是因為有事故,而是大家都不相讓。誰都想爭那點時間,誰都覺得應該比別人先走,誰都想讓別人給自己騰道。於是,最後的結果就是誰也走不了。本來,即使在高速路上,即使車輛過多,只要不是有事故,只要大家都按照各行其道的方式開車,是不會太堵的,至多也就是車速慢一點。可是,我們基本做不到這一點。每個人都想投機取巧,都想占別人的便宜,都想走的比別人快。馬路上的這種「自己優先」的思維模式,也是現實生活中中國人的真實寫照。我們考慮問題,判斷事物,抱團合作,都是用這種「自己優先」的模式。就是這種「自己優先」的精緻利己主義,使得中國的馬路越來越堵,中國的社會,越來越缺乏最起碼的人文情景。

馬路上,再擁堵的路段,都會有人敢於闖關。在擁堵的高速路上,我常常見到不斷有車輛飛奔於應急車道。他們明明知道那是要重罰的,明明知道那是應對緊急情況而設的。但他們不怕罰,也不顧及什麼應急不應急,只要有路就行。他們有的是錢,有的是關係,扣分可以找人鏟掉,罰款多少眼睛都不眨。通過特殊路徑達到目的,這是我們中國人常用而且最擅長的手段。管它什麼法律不法律,道德不道德,於我有利就行,我能達到目的就行。馬路上如此,社會的各個領域不也如此?再嚴苛的法律,都會有人以身試法;再嚴密的規定,都會有人挖空心思鑽空子;再看起來辦不到的事情,還是有人通過「關係」辦到了。不是這樣么?

馬路就是一個社會的縮影。馬路上的芸芸眾生,就是這個社會的真實反映。車與人的關係,車與車的關係,司機與警察的關係,諸如此類,多了。我要是一個社會學家,我就以馬路為研究對象,在這裡,沒準兒能有很多有意思的發現呢。

可惜我不是,於是就此打住。晚安,節日快樂。

-- END --

關於作者

胡富

Fu Hu

廣東雷州人士

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

從事新聞工作近20年,曾擔任北京多家報社總編輯;

2007年棄文從商,於國內知名企業擔任高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胡有此理 的精彩文章:

不要通過解釋來證明自己
世界再大,也不過人心的距離;天地再寬,也不過方寸之間
「哀心」感謝?這樣的領導怎能不讓人悲哀?
傳授知識不是老師的最大價值,這個才是
毛澤東是這麼一位政治家

TAG:胡有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