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把孩子培養成,像周瑩一樣能抗住世界的人?

如何把孩子培養成,像周瑩一樣能抗住世界的人?

GIF/1797K

最近有一部劇很火,就是《那年花開月正圓》。由孫儷飾演的周瑩,圈粉無數。很多媽媽都表示,要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周瑩那樣的人,為什麼呢?

因為周瑩人美心更美,她古靈精怪總能想到辦法,她善良包容、胸懷寬廣,她不拘小節、顧全大局,更因為她獨立堅強、永不放棄……

雖然她江湖賣藝出身、沒讀過書,但她自小隨養父走南闖北,社會就是她的大學校!她吃各種苦,受各種累,但從不放棄,終於很勵志地完成了人生的逆襲。

從這部電視劇中我們學到一個道理:那就是優越的環境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不吃苦,不經歷風雨和挫折的人永遠成長不起來。你要想讓孩子在未來能抗住全世界,那你首先得讓孩子學會抗住眼前的生活。

所以我們的孩子不僅要學習,更要立足生活,體會生活、發現生活,在生活里成長、在生活里付出,這樣也才能在生活里收穫。

前兩天有一個事情很有意思,鄭州一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利用晚上的業餘時間到小區附近的綠化帶里捉蝸牛,第二天早上去上學時,把捉到的蝸牛帶到學校,以一元兩隻或三隻的價格賣給喜歡養蝸牛的同學,一次能掙五十元左右。

有人說這孩子財商不錯很有經濟頭腦,也有人說這孩子很獨立很有想法,還有人說這孩子會生活……

掙多少錢咱暫且不說,單說這種體驗生活、鍛煉自己的精神就是值得鼓勵的。我們要鼓勵和支持孩子多進行這樣的生活體驗,這對孩子的獨立、自主、思維和溝通能力都會有很大的提升。也許會吃點苦、受點累,但真沒什麼!

生活中我們見過很多怕苦的孩子,坐那學習做作業都覺得很苦;我們見過很怕累的孩子,學校里的一點體育鍛煉都堅持不了;我們也見過怕麻煩的孩子,讓他多動動手、動動腦像逼他吃藥似得……這樣的孩子有很多,他們的未來會怎麼樣呢?不敢想像,因為孩子總要獨自去面對這個世界,家庭的過度呵護、保護有時反而害了孩子。

我們都知道,成績、成果、成功的取得是沒有什麼捷徑的,必須要靠雙腳去丈量,必須要考雙手去創造,必須要靠汗水和淚水去澆灌,如果孩子從小不能吃苦,那他們的未來會在哪?

所以,小時候吃點苦是好事,如果小時候不吃苦,那長大只會吃更多的苦,因為等孩子自己面對的時候,他扛不住生活,更扛不住世界。

其實,這個國慶節是個很好的機會,我們可以帶孩子這樣體驗生活、發現生活,我們可以這樣幫助他學會生活:

講一講

國有國的發展史,家也有家的發展史。國慶節,我們要給孩子講講國家的歷史,也要給孩子講講家庭的過去,如今的生活得來不易,需要讓孩子知道過去的艱難。這樣他才能學會珍惜現在、拼搏未來,也才能學會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試一試

孩子平常需要上課學習,也只有在假期的時候才有整塊的時間體驗生活、發現生活。這是讓孩子進行「職業體驗」的好時候,根據自身條件,讓孩子體驗各種各樣的職業,比如售貨員、收銀員、小小志願者……等等,孩子會很喜歡這樣的職業體驗。

做一做

雖然放假了,但爸媽每天卻閑不下來,家務要照樣做,生意也要照樣做,甚至還要忙地里的農活……這些都可以讓孩子幫忙、讓孩子參與。有時我們這不讓孩子干,那不讓孩子摸,唯恐累著孩子,但這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脫離了生活的成長都是不健康的。

想一想

湊著假期,讓孩子想一想,「我以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我最想做什麼事……我有什麼願望……我想怎麼學……」孩子肯定有各種各樣的答案,和孩子聊一聊,討論一下。再美的理想、再多的渴望,如果不去行動那就只是空想,引導孩子把理想拉進現實生活,只有生活里的點滴努力才能進步、才能最終實現夢想。

國慶節里,我們不僅要慶祝要歡樂,還要緬懷過去、還要憧憬未來!而且我們還要教孩子走進眼前的生活、學會生活,因為他們總有一天要獨自面對這個世界!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讓孩子在挫折中成長

最近看了一則報道:一個在家裡備受父母疼愛的15歲男孩,由於考試沒考好,父親說了他兩句,他轉身就離家出走了。

又是一個令人揪心的離家出走事件!它不得不引起我們這樣的思考:如今的孩子怎麼啦?他們的心靈怎麼這樣脆弱?面對一些小事尚且如此,那麼他們長大後,如果遇到更大的挫折,又會如何呢?

案例:

有一個男孩叫凌慶,應該說他是一個相當聰明的孩子,但他也是一個相當不幸的孩子。為什麼呢?在凌慶剛讀小學的時候,父親因工傷去世了,母親又因車禍成了殘疾人。

為了彌補凌慶幼小心靈中所遭受的嚴重創傷,外公外婆、爺爺奶奶輪流圍著他轉,給他吃最好的,連早上的點心,也一定是不斷翻著花樣;穿的也是最好的,渾身上下都是名牌。老師們也對凌慶所遭受的不幸深表同情,從來不敢正面對凌慶進行批評教育,唯恐傷害到他。班級里有任何活動,只要凌慶願意,都讓他去參加;甚至凌慶可以不用參加選舉,老師都會破格讓他當上隊幹部。

童年的不幸給凌慶帶來了一定的傷害,但周圍人對他的過分疼愛,又給他帶來了另外一種傷害。

新班主任王老師接手這個班級後發現,凌慶根本接受不了任何人對他的批評。他會因老師的一個批評的眼神而整天悶悶不樂,鐵板著臉;他會因一個機會沒有給他而幾天情緒不好,亂摔東西;他會因班主任的一句批評而大吵大鬧,甚至嚷嚷著要去跳樓。

王老師最後只能向校長彙報了情況,她說:「這名學生再這樣下去,遲早會出事的。真不知道他將來會怎樣!」

一、挫折教育的誤區

許多家長都知道,挫折會引起孩子的緊張感、壓抑感,從而降低他們的自信心。因此,父母們就竭力地「保護」孩子,在能力範圍內,使他們免受種種挫折。

誤區一:溺愛

有報道稱,現在大多數家長在培育孩子上是不惜代價的。孩子要什麼就給買什麼,已經讓孩子習慣於不勞而獲了。他們需要的東西,並不需要艱苦勞動就能得到。

有調查顯示,現在孩子每月的零花錢數目也有所增加,到飯店為孩子舉行生日宴會已屢見不鮮。為了讓孩子學習好,家長們幾乎不讓他們參加任何家庭的勞動。多數中學生不會洗衣,不會做飯。

經常聽家長們抱怨說,現在的孩子一點不能吃苦,意志薄弱,經不起任何挫折,獨立生活困難,人際關係緊張,遇到問題束手無策,而且以自我為中心,在家「強」在外「熊」。其實這都是溺愛惹的禍,家長無微不至的關愛和越俎代庖,不僅造就了孩子任性、懶惰,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而且也影響了孩子動腦動手能力的發展,形成奢侈浪費的作風。

誤區二:期望過高

有調查顯示,目前大部分家長期望自己的子女能考上大學。其中,越是文化水平高的家長,對子女的期望越高。

為了使期望不致落空,有將近四成的家長為孩子請過家庭教師;有更多家長期望自己的孩子考進特長班;經濟條件較寬裕的家長,想方設法讓孩子學到更多的東西。實際上,這些不符合現實條件的高期望,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巨大的身心壓力,對家長來說,也是一種沉重的精神負擔。

二、什麼是挫折教育?

什麼叫挫折?挫折就是指個體在從事有目的的活動時,遇到了障礙和干擾,使其需要不能得到滿足,而產生的緊張狀態與消極的情緒反應。

通常,大家看到的大多是挫折給人帶來的無情的打擊。事實上,你們知道嗎?挫折對個人而言,它還是把雙刃劍呢!也就是說,它具有「利」和「弊」的兩重性。「利」的方面,它能夠引導人不斷積累經驗,提高認識能力;「弊」的方面,它使人感到內心痛苦、情緒紊亂。那麼家長們是否知道,孩子在受挫後的消極情緒反應,主要有哪些表現呢?

1.焦慮。受挫後的孩子,一般會陷入不良情緒的困擾中,導致學習成績下降等,甚至產生自卑心理。

2.攻擊。受挫後的孩子,有的會採用遷怒於他人、遷怒自身,損毀東西等不良方法來發泄情緒,嚴重者還會走向極端——自殺。

3.退縮。受挫後的孩子,有的會不敢面對現實,表現在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對他人、對學習態度比較冷漠,與同學不合群;有的會造成性格孤僻,形成心理障礙。

4.固執。受挫後的孩子,有的會尋找各種客觀理由,或一味埋怨或破罐子破摔,失去對未來學習生活的信心和動力。

其實,人生總是充滿理想和希望的,而要實現理想和希望,則難免會碰到困難和障礙。人克服了困難,便能夠得到成功的愉快和滿足;反之,人就會在挫折感中徘徊。

對挫折的反應因人而異,有人頹廢沮喪,有人則百折不撓,心理學家稱這種承受能力為耐受力。耐受力的形成和人成長的環境有很大關係。物質生活的舒適安逸、家長的過度保護以及學校教育的疏漏,都很容易造成青少年耐受力差,經不起挫折,吃不了苦頭,受不了委屈的現象。

美國兒童心理衛生專家認為,「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這是因為,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長大後,會因為不適應激烈競爭和複雜多變的社會而深感痛苦。鑒於此,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現在的孩子將會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環境。所謂「優勝劣汰」,在他們的成長路程上,必將會遇到更多的困難和挫折,而絕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因此,為使下一代在未來的競爭中成為不畏艱難困苦,能夠經受挫折,勇於開拓創新的強者,家長就必須從現在做起,讓孩子走出溫室,經受磨鍊。

三、怎樣培養孩子的耐挫能力?

這裡簡單介紹四種方法:

1.要有意識地設置一些困難情境。孩子中意志薄弱者為數不少,這與他們在實際生活中的一帆風順,有著很大關係。建議給孩子出一些經過努力可以克服的難題。使孩子面臨難題時,正確地選擇克服方法,以培養孩子在逆境中的自信心。

特別提示:父母在一旁可以給予必要的幫助但不要包辦代替。

2.要善於運用懲罰的手段。懲罰就是要讓孩子為自己犯過的錯誤承擔責任。當孩子犯錯時,家長要給予適度的懲罰,可以是物質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比如:關禁閉讓他自己反省,或是不給孩子想要得到的東西,或是狠狠地批評他等等。

特別提示:讓他體會受挫折時的感覺,學會自我調節,這樣有助於他們的心理健康。

3.對孩子有時要忽視一些。家長不要總是把孩子掛在嘴邊,圍著孩子轉,有時也要把孩子從主角的地位撤下來,這點很重要。家長首先要調整心態,且時常提醒自己把關注的中心點進行轉移。千萬不要讓孩子有「趾高氣揚」、「你們少了我不行」的感覺。

特別提示:時而冷淡一下孩子,讓孩子逐步適應變化,以便他進入社會後,也能順利地適應周邊變化及時調整心態。

4.一定要讓孩子分擔家務勞動。現在的孩子幾乎與家務勞動絕緣,沒有家庭責任感,也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脆弱自私的壞習慣。所以,父母要清楚地意識到:勞動實質上也是一種挫折教育。

特別提示:勞動使孩子獲得能力,感到自己對別人有用。平時讓孩子適當地分擔些家務,可以培養他們的獨立能力、責任心、自信心等。

四、讓孩子吃點「苦頭」

曾經有位教師告訴過我這麼一段話:一個美國的孩子摔倒了,母親說:「寶貝,自己站起來!」然後用鼓勵的眼神望著孩子,直到孩子自己站起來;

一個非洲孩子摔倒了,母親沒有說話,只在孩子旁邊反覆模仿著摔倒並站起來樣子,以無聲的實際行動來教育孩子自己站起來;

一個中國的孩子摔倒了,母親馬上跑過去,扶起孩子,不停地說:「寶貝,別哭,摔著沒有?」有的母親還直跺地面:「都怨地板不好,讓寶寶摔倒了,媽媽打地,寶寶乖!」於是,孩子不哭了。

在這些孩子中,美國的孩子獨立堅強,從小就學會了照顧自己,再富裕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也學會了用自己的雙手去勞動養活自己;

非洲的孩子也能自己照顧自己,從小就離開父母去闖蕩生活;

而中國的孩子似乎永遠生活在父母的「保護傘」中,無風無雨中盡情享受著父母的照顧。有風有雨時,更是躲進了父母的懷抱中,不敢獨自去面對。

讓孩子從小吃點「苦頭」,比孩子進入社會後再「跌跟頭」的成本要低得多。願家長們把「挫折」教育這筆寶貴的財富,及早輸入到孩子的「賬戶」中,並視之為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失的成長利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班班通教學技術 的精彩文章:

新部編一年級語文上冊第5單元 知識要點複習提綱
九年級數學自學提分秘技
北師大版一年級語文上全冊朗讀及精講
微課精講:-怎樣搭配使用

TAG:班班通教學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