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文物藝術品在拍賣上的認識誤區

文物藝術品在拍賣上的認識誤區

拍賣:拍賣?一聽到這樣的詞,很多人都是即害怕又期待。害怕是因為它有不可控的,不確定的成交,牽扯自身利益,損害自身利益。期待,是因為它確實創造了價值,而且拍品成交的天價都是在拍賣場出現的,所以很多人都開始對它的創造性和對自身的切實利益開始糾結。

那麼其實我想說一下,也是想讓廣大想要出手的物品持有人認清什麼叫拍賣。拍賣——顧名思義,就是把一件物品以廣而告之的方式傳播出去,而後選定時間將物品賣出,以價高者得的方式成交。就像剛才說的,廣而告之,就是讓很多人知道,目前有什麼藏品拍賣,那樣客戶才會具有選擇權,才會選擇是否參與競拍,物品才會有拍出的機會。所以,「廣而告之」具有將物品拍出的絕對影響,通俗一些,就是一件藏品別人不知道你賣什麼,還能怎麼成交。這樣就顯示出一件拍品能不能成交所承受拍品拍賣公司的宣傳有必然性因素。

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的生活有了很明顯的改善,人們在解決基本生活後開始開始專註於精神文化和自身修養,那麼在提高文化底蘊的同時也因此獲益,從而宣開了文化收藏的全民時代。逐漸人們想著把手裡的藏品出手,轉而去買更好的藏品,自己圈子小,想到了很好且可以將藏品以它最好價值成交的機構——拍賣機構!很多人開始藉助拍賣獲得了百萬甚至億萬身家,很多持有人開始做著發財夢。然而,很多敏銳的商人嗅出商機,去開辦不懼拍賣協會認證的拍賣公司,謀取客戶所交前期利益,損害了拍賣行業的整體形象。隨著央視的曝光,人們開始恐懼甚至厭惡拍賣,甚至在有些人心裡形成了這樣的謬論:防火,防盜,防拍賣。那麼這一現象是真實的嗎?造成這一現狀責任都在拍賣行業嗎?很多藏品都抱著一個拍賣發財的心態來看待拍賣,把一件價值3萬、五萬的藏品想到20萬或是50萬,這才是中了所謂拍賣行業的坑,也是坑了真實拍賣行。那麼作為從業幾年的經歷給想出手的藏家提供一下建議:第一,拍賣公司拍出藏品必須要宣傳策劃才能引導買家知道藏品的文化價值才會出錢買。不要聽他們怎麼說,一定要看到實質的宣傳工作,要麼報紙,要麼雜誌,要麼預展。必須傳播,這才是能賣出去的必要方法,也是他收取你拍賣前期費用的最好詮釋。第二,價格不要太高,對自己藏品的把握要足。第三,要有好的心態,冷靜分析。只有這些你才會少走彎路,能賺到屬於自己的一桶金。如果你想將你藏品的收藏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拍賣出來,想選擇一個國際知名的大公司合作,有好的藏品了,選擇一個好的平台出手才是關鍵,這是一個理性藏家的選擇。

拍賣是一種特殊的銷售方式,不同於與固定買家之間的定價或議價銷售,而是將一些適合拍賣的特殊商品通過公開競價的方式確定價格和買家。拍賣僅僅是一種銷售工具,因其所經營的拍賣品不同而又有形形色色的運作方式細節上的不同。

古董藝術品是國內外拍賣場上最為常見的拍品。

文物藝術品拍賣上的認識誤區

社會上許多人認為拍賣十分神秘和具有魅力,實際上不是拍賣這種手段神秘,而是因為拍賣結果預先未知的神秘感和拍賣品本身的豐富內涵形成的魅力。

實際上,因為人們接觸拍賣的深度和廣度不夠,也常常會對拍賣產生誤解。比如,

1、文物藝術品拍賣能不能貼近大眾?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口號:拍賣要貼近大眾,讓百姓也能參與拍賣。實際上,拍賣很難做到這一點。拍賣的機制就是經營少而精的商品,也就是拍賣的商品越少越好,單價越高越好。如果拍賣的東西多,單價低,拍賣的成本就會增加,利潤率就會下降。因此,當拍賣品資源足夠的情況下,拍賣行都會優先選擇高價位的物品來進行拍賣。只有當高價位拍品不足時,才會退而求其次去尋找較低價位的拍品。也就是說,走向低價位的大眾市場,讓百姓都進入拍賣場交易,是拍賣行不得已而為之的下策之舉。

2、文物藝術品拍賣能不能保真?

世界上大多數拍賣行都奉行一條成文或不成文的慣例:對拍賣的藝術品、古董及普通舊貨不保證其品質,即不承擔出現瑕疵的責任。一般而言,拍賣行不是拍賣品的主人,而文物藝術品的品質又參差不齊、千變萬化,拍賣行確實無法真正了解拍品的內在品質。同時,因為沒有人能親自看到古代藝術家或工匠的創作或製作的藝術品或工藝品,因此,也就不可能百分.之百可能地認定真品。即便用任何輔助手段鑒定也都會出現誤差,鑒定專家之間也會有分歧,除非我們目不轉睛地盯著藝術家在那裡創作或製作。所以,真假鑒定極少能有百分.之百的準確,只能根據古董藝術品上攜帶的各種信息去盡量去接近真實。而拍賣企業或古董行對所銷售的商品保真是法律上的意義,那意味著要可能百分之一百的真實,這是很難做到的。由此看來,《拍賣法》讓拍賣行聲明不能保真則不承擔責任是合乎道理的。拍賣行如果做出保真承諾反而會被認為是在愚弄別人。在拍賣場上,文物藝術品只能憑買家的經驗和需要來依質競價,隨行就市。拍賣可以較為真實地反映拍品的品質和價值,同一樣東西,大家都看真,看好,價位自然容易競爭上去;相反,大家頗為不看好的贗品、劣質品就不會拍出好價,真假的相對性實際上已經通過價格體現了出來。拍賣確實是文物藝術品的最.佳交易方式!

3、什麼物品都適合拍賣嗎?

一般來說,只要法律政策許可銷售的商品,都能進行拍賣。但那些批量生產、質同價低的商品更適合定價銷售;用拍賣方式運作低價同質型商品的成本相對較高,成交價格甚至可能低於定價銷售,這樣的商品一般不適合採用拍賣方式;此外,許多只是小眾興趣、需求不足的商品,由於競買人少難以形成競價局面的商品相對更適於私下議價交易,也不適合公開拍賣。所以,職業拍賣人的價值也許就在於對拍賣品的選擇和判斷上,因為,準確的判斷可以避免無謂的經營。常有人不考慮市場和成本,憑想當然判斷和選擇拍賣品,以為是創新,但往往會造成場上大量流拍與經營上的虧損。

4、文物藝術品適不適合網路拍賣?

關於這個問題已經討論了幾年。我覺得,目前在內地,如果真假容易判斷、價格不高(幾萬元以下)的藝術品可以嘗試進行網拍或微拍。但對於價格較高,鑒定難度很大,需要上手看貨的文物藝術品或工藝品,目前網拍則有一定難度。但這不說明,未來仍不能進行網拍。當網拍能夠解決預展看貨物流郵寄的難題,當網路拍賣公司的品牌知名度、美譽度、信譽度足夠好時,網路是能夠承擔高價值藝術品的拍賣工作的。比如,現在國際上佳士得、蘇富比面對全球純網路拍賣的貨品價格就比內地網拍貨品的價格要高出很多,說明他們的企業品牌比較強勢。

總結了這麼多,給小編點個贊鼓勵一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拍賣平台 的精彩文章:

全世界僅見四件的瓷器
高古瓷器拍賣
張大千的畫猿人生
歷史缺陷之西漢青銅虎席鎮你聽說過么
人民幣收藏神話:1毛紙幣賣4萬 2角硬幣炒到3萬

TAG:國際拍賣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