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司馬炎明明有26個兒子,為何卻偏把皇位傳給一個傻子?

司馬炎明明有26個兒子,為何卻偏把皇位傳給一個傻子?

建功不易,守功更難,西晉皇帝司馬炎或者猜中了開頭,卻猜不中這結尾。如果上天再給司馬炎重來一次的機會,他會不會對自己說一句:傻子真的做不得皇帝,親生的都不行啊…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司馬炎要讓傻兒子繼位呢?從幾個方面可以說明原因:

一、司馬炎的治國雄心沒有善始善終,以至於後期荒淫無度,在繼位的問題上考慮太粗糙,只重嫡長規則,忽略可行性。

司馬炎是西晉第一位皇帝,他結束了三國爭雄時代,滅東吳,撫人心,使中國再次統一。他的前半生治國還是比較靠譜的,勵精圖治,繁榮經濟,慧眼識才,內外統一,第一次做皇帝就能在建朝初期就出現繁榮昌盛的局面,史稱「太康之治」。但是,也不知是否因為國家統一安定了,也繁榮了,司馬炎的後半生開始躺在功勞簿上荒淫無度地過日子,為了將天下美女盡攬入懷,竟然實行了「禁天下嫁娶令」,全國的美女必須讓他先挑一遍,才能嫁人。一時間,司馬炎的後宮的美女就過萬了。此外,司馬炎的帝王生活可以說是極度奢華,他的後半生就在寵幸美女和奢靡之中度過。

由於縱慾過度,司馬炎感覺身體不行,時日無多,於是想到繼位問題。雖然他當時有25個兒子建在,只有楊皇后生的兒子是嫡長子。大兒子已經夭折,傻兒子司馬衷成了嫡長子。但當時已然荒淫無道的司馬炎並沒有心思或精力仔細思考利弊,只偏執地遵從嫡長子繼位規則,因為他自己就是靠這個緣故才能夠繼承父親司馬昭之位的,理由是歷史上廢長立幼引起的禍端太多。所以他才更加偏執於這個規則,哪怕嫡長子是個傻兒子,在他心中,自己的成功就是規則。

二、楊皇后勢力不容小覷,不敢輕易廢除傻兒子太子之位

雖然傻兒子司馬衷被立為太子,但他傻到了一定程度,智商令朝廷上下堪憂,父皇司馬炎也很捉急。但怎奈司馬衷是楊皇后所生,楊氏家族在朝中勢力龐大,楊太后的父親野心勃勃,受惠於司馬炎建國初期的安撫政策,加爵封侯,還和楊氏兄弟在朝中結黨營私,勢力越來越大。司馬炎或許考慮到扶持外戚勢力有利於建朝初期的政權穩定,但勢力過大也存在難以控制的局面,所以權衡之下也不得不考慮楊氏家族的感受。

三、孫子適合繼承皇位,寄託隔代希望

司馬衷雖然傻,但其兒子司馬遹卻小小年紀聰明智慧,很得司馬炎喜歡。司馬炎認為兒子雖然不適合做皇帝,但其嫡子將來名正言順地繼位,仍然會是一代賢君,江山照樣後繼有人。所以才容忍了司馬衷的太子之位。

四、司馬衷之妃賈氏幫其通過智商考驗

司馬衷的傻曾一度讓父皇看不到希望,別說做皇帝,二十幾歲還不懂男女之事,一直沒有子嗣,皇嗣繼承都成問題。司馬炎非常捉急,他派了一個自己寵幸過的女子謝玖去給太子性啟蒙。結果謝玖還真的懷孕了。這讓司馬炎看到了希望,原來兒子還沒有白痴到那種地步。

此外,司馬炎認為傻兒子能生下那麼聰明的孫子,說明兒子的不是病態的白痴弱智,只是智商不高。於是派人出了一些關於政事的難題去給兒子做測試。這些題被太子妃賈氏截住,聰明的太子妃便找人替司馬衷答了。司馬炎一看那些回答,竟然還不錯,就更加堅信兒子並非真的傻,最終傳位給司馬衷。

只可惜,如此留下的隱患是不可想像的。一個傻子做了皇帝,身邊的女人賈氏聰明至極,野心勃勃。楊太后那一族勢力盤根錯節。外戚干政,諸侯不服起義,皇帝非但不能治國還淪為爭奪權力的傀儡,一時間天下大亂。就連司馬炎可能都沒想到,傳位給個傻兒子這麼糟糕,不但適合讓其丟了性命,還讓其淪為天下人的笑柄。真是一念成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曾說事 的精彩文章:

關羽與呂布都是三國名將,為何曹操生擒關羽不殺卻殺呂布?
如果古代沒有清朝,只有明朝會怎麼樣?
為什麼古代不將韓國人征服併入版圖?
國民黨的五大主力的戰鬥力如何?在抗戰中都有哪些表現?

TAG:小曾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