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中秋節的書單
吃月亮,看月餅,哦不,是吃月餅,看月亮,再翻翻關於中秋節的書,下面我讀過的幾本關於中秋節的圖畫書可以給你參考。
1
《中秋節快樂》「青銅葵花獎」圖畫書金獲獎作品
中秋節這天,兔子媽媽一大早就出門了,挖了很多的胡蘿蔔,她用胡蘿蔔跟松鼠、小蜜蜂等朋友們換了不少好吃的。一路上,還有偷偷跟著她大尾巴狼,可惜他沒有得逞……晚上,兔子媽媽做了美味的月餅,連可憐的大尾巴狼也收到了一籃子月餅——非常溫暖的結尾。
這本書非常巧妙的用動物來講故事,容易被小朋友接受,結尾意猶未盡,令人回味無窮,確是難得的佳作。
但是我在讀的時候,感覺兔媽媽跟朋友們用胡蘿蔔交換食物的時候是偶然的,恰好交換來的食物是做經典月餅的典型原料——果仁,蜂蜜等,而兔媽媽決定做月餅也純粹是偶然的的靈感閃現,覺得作者處理的過於輕鬆,去掉了歷史文化背景,僅僅將它作為一種食品來記錄。當然對於幼小兒童來說,先能對一種特定的食品建立親近感,而不是作為一種文化符號的生硬記憶,或許是有益的。瑕不掩瑜,是難得的佳作。
2
《伊伊,中秋節快樂!》
故事是從中秋節這天晚上開始的,全家吃了團圓飯後,伊伊的奶奶講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伊伊興奮地給月亮上的兔子打了個電話,並給兔子講起了自己在中秋節一整天里的經歷。
這是一系列有關中華傳統文化的圖畫書中的一本,用一個孩子看中國傳統節日現象的視角為主線,串聯了親子故事、節日民俗、傳統知識、互動遊戲等要素,突破了傳統講述節日故事的模式,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教育理念結合,以融貫東西的思路展現出了建立親子親密關係的方法與要點。
故事、手工、塗鴉、英語,除了參與感,這裡還有孩子珍貴的共鳴。最主要的是,作者在這本書里讓爸爸重點出場,也是為了彌補中國家庭教育中爸爸經常缺席的狀況 「寶貝,只要你願意說,我永遠願意聽。」希望爸爸的這句話陪伴更多的孩子入夢。不過呢,中國太大,南北習俗是有很多不同的,如果你的家鄉有不同的習俗,可以講給孩子聽,也要解釋給孩子為什麼跟書上不一樣。
3
互動立體圖畫書《中秋節》
樂樂趣是國內最大的互動翻翻立體書品牌,這本《中秋節》也非常不錯。故事中每一天,遙遙都眼巴巴地盼望著,月亮能早早一點變圓。因為,爺爺奶奶說,等月亮圓了,中秋節就到了,這一天,在外面的遊子都要回家團圓,她就能見到爸爸媽媽了。遙遙跟奶奶一起做月餅,和爺爺一起做兔兒爺。在中秋節這天晚上,全家團圓,一起賞月、祭月。晚上,遙遙做了一個關於嫦娥的夢……
這本書運用翻翻、拉拉、立體等工藝,可以讓孩子在聽書和看圖的過程中,手也沒閑著,積极參与閱讀活動中,比如拉下燈繩就有燈謎落下來,有嫦娥奔月的翻翻書,一拉紙條嫦娥就奔向了月亮,還有傳統故事中月餅的來歷,另外這本書緊扣仲秋文化和團圓主題,非常不錯。
4
北京人的《兔兒爺丟了兔耳朵》
中秋節到了,小男孩兒從老祖母那裡得到了一個可愛的玩偶兔兒爺,可是不小心把兔兒爺的長耳朵摔掉了一隻,怎麼找也找不到了。但是,小男孩兒沒有放棄自己的尋找,因為那是他最心愛的東西。他的奶奶,還有月亮上的玉兔,都在幫助這個孩子來尋找他失去的東西……圍繞兔兒爺的兔耳朵,故事開始了,神奇溫暖的故事。這本書圖畫書用了剪紙,也是我們中國傳統藝術的一種(當然別的國家也有剪紙藝術),造型和色彩都很中國。
兔兒爺是老北京的泥塑藝人選用精緻的黃土做出的,是一種有著長長耳朵的彩繪泥塑小兔。它的來源是這樣的:有一年,北京城裡忽然起了瘟疫,幾乎每家都有人得了。嫦娥看到此情景,心裡十分難過,就派身邊的玉兔去為百姓們治病。玉兔變成了一個少女,她挨家挨戶地走,治好了很多人。人們為了感謝玉兔,紛紛送東西給她;可玉兔什麼也不要,只是向別人借衣服穿,每到一處就換一身裝扮,有時候打扮得像個賣油的,有時候又像個算命的……。為了能給更多的人治病,玉兔就騎上馬、鹿或獅子、老虎,走遍了京城內外。玉兔就回到月宮中去了,人們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騎鹿的,有乘鳳的,有披掛著鎧甲的。每到農曆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她,給她擺上好吃的瓜果菜豆,用來酬謝她給人間帶來的吉祥和幸福,還親切地稱她為「兔爺兒」、「兔奶奶」。作為在北京生活了接近20年的山東人,我從來沒買過兔兒爺。
5
韓國圖畫書《小莉的中秋節》
中秋節快要到了,住在城市裡的小莉一家人,要回到鄉下奶奶家過節。但馬路上到處都塞滿了車,一家人費了千辛萬苦終於到了奶奶家,和所有的親戚們共度一個溫馨的、獨特的傳統韓國中秋節。
《小莉的中秋節》聽起來很中國的一本書,其實是由韓國圖畫書作家李億培所創作。李億培是韓國圖畫書界被認為最有韓國民族特色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不管是在創作的題材或是使用的媒材上,作者都嘗試著更貼近於傳統的韓國文化。
不過,因為文化的淵源關係,這本書中有很多跟我們相同的,正好藉此機會大肆宣傳以下我大中華文化圈的偉大文明。習俗不同的地方,也可以趁此做一次韓國文化之旅:韓國傳統的服飾、韓國中秋節祭祖與掃墓的習俗、韓國中秋節特有的食品、還有韓國鄉村的傳統表演與舞蹈。
為什麼要讓孩子讀這些有關傳統文化的書呢?
有N多大咖談了N多的原因,什麼「越是民族的越是國際的」、「中國人的精神家園」、「傳承民族文化」、「中國人的根」,我覺得說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作為個人,我沒有那麼偉大的使命感,精神家園、根都不是我所首要關注的,我關注的目的很實際:自我身份認同的需要和理解我們的現在過去。
你是誰?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作為一個中國人,走到那裡也改變不了的事實,每個人需要了解熟悉這些文化習俗,建立你跟周圍人的共同鏈接的文化基礎。另外了解過去也幫助每個人理解我們的現在,幫助理解我們今天的世界為什麼是這個樣子。理解你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你的同學老師為什麼是今天這個樣子,理解你的班級你的社區你的國家為什麼是今天這個樣子。每個事物每個人現在的樣子,都是我們過去幾十上百年千年歷史的結果,只有了解了過去,才能更好的理解現在,僅此而已。
至於文化的傳承?人心從來也沒有古過,世界從來沒有停止過變化,作為一個普通人,該用的用,值得該再創造的再創造,留不下的進博物館。
6
好好建設我們的想像力:《夢幻月圓夜》
另外有一本跟中秋沒有關係,但是跟月亮有關的《夢圓月圓夜》。月亮跟著一個小女孩回了家,住在她家後院里,於是太陽無法升起,小鎮陷入昏睡狀態。在課堂上,同學們昏昏欲睡,連老師也打著瞌睡;在大街上,朋克樂隊唱起了催眠曲;在廣場上,大伙兒都打著呵欠;還有鄰居家狂叫的狗??於是,這家人決定開車把月亮送回山頂(他們就是從那兒把月亮接回家的),讓小鎮恢復正常的生活。然後,爸爸把迷糊小孩送上了床。
據說這本書,奧巴馬先生也給他的女兒們買過。我向來對名人大佬們的名頭不感冒,但是奧巴馬及其夫人在推廣兒童閱讀方面的公開活動很多,確實是我所欽佩的,是不是為了《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我就不知道了。
就醬!
7
涉及到陰晴圓圈的《有趣的月亮觀察繪本》
真的就醬啦!
徐徐風:愛閱公益金會教育發展委員會執行主席。15年親子閱讀的陪伴;5年兒童閱讀與推廣NGO工作。10年時裝行業媒體、產業經濟分析與諮詢工作,兼具創意和理性;4年歐洲小學教育親歷,激發跨文化教育的觀察與思考;2年自然體驗教育,思考體驗與學習;積極心理治療學習中。願與大家持續分享有關成長和閱讀的信息。


TAG:徐徐風之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