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要成為美妝服務行業的「Uber」,提供按需上門美髮造型服務的 Glamsquad 力爭兩年實現盈利

要成為美妝服務行業的「Uber」,提供按需上門美髮造型服務的 Glamsquad 力爭兩年實現盈利

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時尚商業媒體

按需提供上門美髮、美妝造型服務的初創公司Glamsquad正想法設法成為美妝行業的下一個大玩家。

去年,Amy Shecter加盟出任 CEO,旨在擴大公司規模,實現營收渠道多元化。她將 Glamsquad 的零售方式稱作「個人化的商業(personal commerce)」,並表示這一模式將於 2018年初具規模。

美妝行業正經歷零售變革:客流量日益減少的百貨專櫃市場份額不斷下滑,美妝多品牌集合店和美妝品牌專賣店遍地開花。(詳見《華麗志》此前報道:一組數據證明:自拍時代,百貨衰了,美妝專賣店火了!)Amy Shecter 認為,這股浪潮的出現,外加公司服務供應商的本質,形成了天然優勢。

在按需提供上門美髮、美甲和美妝造型服務的情況下,造型師能在最私密的環境中接觸顧客,後者也有機會親自真正使用和體驗產品。如果顧客對最後的髮型、妝容感到滿意,很可能希望購買這些護膚、美妝、護髮和造型產品。這樣一來,造型師稍稍推薦便能促成交易。Glamsquad 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戰略官 David Goldweitz 表示:「這就是未來。Glamsquad 服務是雙方基於信任的關係的開始,但也僅僅是開始。一旦顧客適應這種 360度的銷售方式…可能佔據業務的 30%、40%甚至 50%。 」

創立於 2014年 1月,Glamsquad 於 2015年完成 1500萬美元的 B輪融資。David Goldweitz 雖然對品牌是否將發起新一輪融資不予置評,但堅持公司能在兩年後盈利。(詳見《華麗志》歷史報道:讓上門美髮美容服務更專業可靠!Glamsquad 完成1500萬美元 B輪融資)

他認為 Glamsquad 是一家「科技公司」。今年春天,公司推出一款記錄了顧客過往造型體驗的專業美妝 app,無論顧客對造型是滿意或不滿意,顧客還能選擇上傳自己的造型圖片,讓造型師有所參考。公司將於不久後推出一項「智能匹配」專利技術——更好的匹配造型師和顧客。「美髮造型是一個與顧客密切接觸、失敗成本高的特殊業務。我們希望(提供的服務)超越顧客的需求,除非嘗試過所有的造型師,不然怎麼知道(哪位造型師)最適合自己。」

目前,用戶需提前一個小時預約 Glamsquad 的造型師,未來,這一時間有望縮短至 30甚至 15分鐘。David Goldweitz 表示,公司目標是成為美妝服務行業的 Uber,即便是超高峰時間段,都能及時提供當天服務。

本周,公司網站和 app 全面改版:更新圖片,規整極簡的黑色 logo 取代曾經亮眼的粉色草書體「Glamsquad」。logo 的改變不僅看起更優雅和成熟,還能將公司的目標客戶從原來的 25~39歲女性群體,擴展至更大的群體。公司通過新口號「When you look amazing you make amazing things happen」(當你看上去光彩照人,你就能創造輝煌)以「自己的方式」支持女性。

Glamsquad 已制定明確的市場擴張計劃。Amy Shecter 預計,截止至 2017年底,公司 1000位造型師的全年預約數量將超過 20萬次,是 2016年的兩倍,希望 2018年能增長至 40萬。她認為這些需求正推動品牌進行全國擴張:2020年前,擴張至舊金山、芝加哥、達拉斯、休斯頓、西雅圖、亞特蘭大等 15~20個新市場。同時進一步提高現有市場(紐約、南加州、南佛羅里達州和華盛頓特區)份額,如擴大至紐約州的 Westchester County(Armonk、Scarsdale)和長島。

公司還在不斷擴大服務範圍:分別於去年和今年 5月推出了美甲和面膜服務。明年年初還將新增第五項眉部服務,具體內容包括眉蠟、定型和染色。Amy Shecter 稱之為「高復購率服務」,顧客每隔 3或 4周便可使用一次 Glamsquad 眉部服務。

Amy Shecter 不願透露眉部服務的合作品牌,僅表示雙方的合作有望擴展至產品、培訓等方面。Glamsquad 當前的合作方包括:Kerastase(頭髮護理)、Dyson(吹風機)、Essie 和 CND(美甲)。「我們進行的市場調研和內部反饋顯示,顧客希望有眉毛、睫毛、肉毒桿菌、噴霧曬膚、護髮和面部基本護理等多種服務。不過,我本不希望推出肉毒桿菌上門服務。此外,雖然外面有很多提供按摩的人,但還是有很多用戶希望我們推出按摩服務,這間接證明了用戶對我們的信任,對我們專業人士水平的認可。」

|消息來源:綜合自美國網站 WWD、《華麗志》歷史報道

|圖片來源:Glamsquad 官網

|責任編輯:LeZhi

更多相關報道,請移步《華麗志》APP

解析美容服務行業兩大新模式:單一服務美容吧 vs.按需預約上門服務app

進一步提高顧客個性化服務,無印良品更新電商網站,與 2.5萬家日本便利店達成取貨合作

增強現實技術(AR)進軍美髮行業:虛擬試妝 App Perfect365 教你打造最中意髮型

聯合利華投資德國線上清潔服務預訂平台 Helpling

沃爾瑪推出大型O2O自助提貨亭,對抗亞馬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麗志 的精彩文章:

解密京東如何甩掉「3C標籤」,注入時尚基因《華麗志》專訪京東時尚事業部總裁丁霞
中國奢侈品市場過去五年發生的最大變化:主力消費人群從送貴重禮物的男性,變為「悅己」的中高收入女性
英國設計師品牌 Stella McCartney 2016財年銷售額及利潤均有大幅增長,同時公布第二份「環境損益表」
2018春夏上海時裝周揭開大幕,助力設計師品牌商業生態健康成長,《華麗志》繼續擔當核心媒體合作夥伴

TAG:華麗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