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出奇兵,行秘道繞險處,一舉拿下這萬夫莫開的雄關,拒黔兵關外
史海拾記
【筆記君註:1927年,這是一個我們應該記住的年份。這一年發生了一起中共黨史軍史上重要的事件——秋收起義,到今天整整九十年了。秋收起義在中國的近現代史上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毛主席率領的第一支工農軍隊隨之正式創建,同時我們黨的第一面旗幟也正式誕生,是中國共產黨保存信仰火種、播撒信仰火種的一次重要行動。同時,秋收起義井岡山鬥爭、瑞金中央蘇區、長征等革命實踐是我們黨在危險境地中保存革命實力、以星星之火醞釀燎原的重要轉折。今天起,我們將一起聆聽歷史的腳步,回顧那波瀾壯闊的革命畫卷。】
上一篇說到劉伯承元帥當時親率精銳部隊奔襲遵義城,結果在城外數十里圍殲一個敵營,然後用降敵去叫開遵義城,結果不費一槍一彈,就拿下遵義新城。
第二天清晨,曾保堂正在部署迎接大部隊進城事宜,忽然聽到城外響起了槍聲,把他驚出一身冷汗,要知道如果城內有殘敵,一旦大部隊進城發生槍戰就會導致混亂,後果不堪設想,於是他迅速調兵前往彈壓。
原來遵義分作新城、老城兩大部分。1營佔領的是新城,黔軍遵義行營主任江國瑤和遵義縣長徐道緯帶部分部隊悄悄地躲在老城,不敢動彈,因此沒有動靜,進城的紅軍也沒有仔細清場。敵軍到清晨見紅軍未入老城,方悄悄打開城門,向西逃跑。城外紅花崗上的軍團偵察連發現後,迅速截擊,並佔領了老城。
1月7日,遵義宣告解放。紅軍大隊人馬浩浩蕩蕩開進城區,群眾歡天喜地,揮動彩旗,燃放鞭炮,夾道歡迎紅軍隊伍,慶賀翻身喜日。
遵義城解放,但守城的黔軍並沒有受到大的損失,向婁山關、桐梓方向後撤。婁山關,距遵義城九十多公里,是黔北群山中著名的險隘,如同一把鐵鎖鎖住了遵義通往四川的出路。如果讓黔軍從容布防,則紅軍下一步開闢川黔邊根據地的行動將受到很大限制。突破烏江的英雄團——紅4團再次承擔了搶奪關隘的任務。
7日早晨,劉伯承來到團部駐地,親自向紅4團交代任務。紅4團此刻剛剛進城,正在號房,準備吃飯。與耿飈、楊成武一見面,劉伯承沒有寒暄,就下達命令:「你們4團立即出發,追殲北逃之敵。」耿飈、楊成武一愣,不由地相視一眼。劉伯承見狀,笑著說:「想休息一兩天嗎?不行!6團是智取遵義,敵人有三個多團逃走了。這是後患,必須趁敵人在婁山關和桐梓沒有站穩腳跟時,窮追猛打,消滅他們。」他指著地圖說:「你們的任務是,堅決奪取婁山關,然後相機向西北方向發展,佔領桐梓,粉碎敵人可能的反撲,屏護遵義,鞏固勝利。要向戰士們講清楚形勢,再忍受些疲勞。你們強渡烏江打得很好,相信你們也能夠完成這一任務。仗要打得猛,打得好,爭取奪關快,傷亡少。」紅4團儘管連續作戰、行軍,已經極度疲勞,但堅決地執行了中革軍委的命令,沒有吃早飯,就整隊出發,以隨時遭遇敵軍的戰鬥隊形向婁山關開
行進八十餘里後,隊伍在傍晚時分到達板橋。前衛分隊在行進間發起進攻,守敵一個多排一觸即潰。紅4團進入板橋鎮,根據師部的指示,就地宿營,養精蓄銳,準備即將到來的戰鬥。部隊利用繳獲和沒收的年貨,美美地改善了一次生活,連日征戰的疲勞一掃而光。
政工幹部召開群眾大會,宣傳紅軍政策。群眾紛紛傾訴苦情,要求紅軍申冤報仇。紅軍當即懲處了一批惡霸土豪,沒收財物分給群眾。群眾情緒更加激昂,一些青壯年當場報名參軍。聽說紅軍要攻打婁山關和桐梓,幾位老年人詳細講解了關前關後地形,並告訴紅軍:早年從板橋到婁山關有一條小路,從東面繞至關後,通往桐梓,修了公路後就一直無人行走。這是一個重要的發現。
部隊休整的時候,耿飈、楊成武帶營、連幹部先抵婁山關下實地偵察。婁山關,位於大婁山主峰筍子山側,海拔一千四百多米,群山環立,地勢險峻,中間橫切形成一道狹窄的隘口。川黔公路沿山峰盤旋而上,通過隘口,左面是懸崖峭壁,右面是高山峻岭,「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眾人研究後決定:以大部兵力沿公路正面主攻,另以偵察排和小部兵力走小路迂迴側後,前後夾擊,奪取關隘。
毛主席寫過一首詩紀念婁山關的幾次戰役,寫的豪情滿懷。
憶秦娥·婁山關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紅軍以遵義為中心肅清殘敵,為遵義會議的順利召開打下基礎!
※毛主席建議給一線指揮什麼權,一下子改變紅軍作戰風貌,有如神助
※毛主席布局貴州,出乎蔣介石意料之外,但他卻心中暗喜,所為何事?
※這三項決定徹底阻斷李德對紅軍的指揮權,遵義會議前最關鍵一步棋
※神炮手3炮震黔軍,強渡烏江戰役中一個被忽視的細節,英雄值得銘記
TAG:陳春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