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道教經典 北五祖寶誥

道教經典 北五祖寶誥

至心皈命禮

大道開先,玄元闡化。教垂今古,謚號東華。接漢室之將軍,隱終南而仙契。過化每超於劫運,示現長在於塵寰。啟唐朝之英賢,悟神仙之秘訣。飛劍貨葯,警化無方。金廷丞相之高標,寶印力辭之勇決。霞裾上陟,南北統宗。天復挺於人豪,道遍通於四海。發金蓮之七朵,演仙派於十方。長生理被於古今,玄妙天垂於率土。恢弘至道,廣度愚迷。慈悲濟苦,全真祖師。東華紫府,輔元立極大道帝君。正陽開悟傳道垂教帝君。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海蟾明悟弘道純佑帝君。重陽全真開化輔極帝君。五祖闡道天尊。

北五祖寶誥:即王玄甫、鍾離、呂洞賓、劉海蟾、王重陽。為全真派的傳道祖師。

大道開先,玄元闡化:大道即道教修鍊的混元無極大道。開為開創。先是最初之時。玄元,指玄元皇帝道德天尊。闡化,是闡揚教化的意思。此二句可譯為:最初開創的混元無極大道,是由玄元皇帝道德天尊闡揚教化下來的。

教垂今古,謚號東華:教是玄門之教,垂是流傳的意思。謚號,君主時代帝王、貴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有名望的人死後,依其生前事迹所給予的稱號。東華指東華帝君。此二句可譯為:玄門大教流傳古今的,是被封為東華帝君的祖師。

接漢室之將軍,隱終南而仙契:接,是接引的意思。此處可譯為傳法。仙契是契仙。契是刻的意思。契仙就是專心致志的修仙之道,此二句可譯為:將法(道)傳於漢朝的將軍(鍾離),(引其)隱居終南山而專心修鍊(九轉還丹)之道。

過化每超於劫運,示現長在於塵寰:過,是經歷。化,是教化,度化。超,是經歷。劫運,道教對歷史成敗的看法,可譯為很長時間。示現,是出現顯化。長,通常。塵寰,是塵世凡間。此二句可直譯為:經過教化,已經經歷了很久的時間,常常在塵世凡間出現演道。

啟唐朝之英賢,悟神仙之秘訣:啟是開啟度化的意思。此句指鍾離祖師點化呂祖的歷史。故此二句可譯為:去度化唐朝的英賢(呂洞賓),參悟神仙的秘訣。

飛劍貨葯,警化無方:此二句是說呂祖教化眾生。警化,驚醒教化。無方,是不拘地方。《呂祖志》有岳陽貨物之典故:「洞賓游岳陽,詭名貨葯,一粒千金,三日不售。乃登岳陽樓自食其葯。忽騰空而起,眾方弦慕,欲買其葯。洞賓笑曰:『道在目前,蓬萊跬步,撫機不發,當面錯過。』乃吟詩曰『朝游北越暮蒼梧,袖裡青蛇膽氣粗,三入岳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此二句可譯為「(呂祖)用飛劍斬魔藥物濟苦,驚醒教化不拘地方。

金廷丞相之高標,寶印力辭之勇決:此二句言劉海蟾祖師為燕主丞相,掛印出逃修道的典故。

霞裾上陟,南北統宗:霞是煙霞,特指無人煙的地方,裾是居住。陟是登高上升。霞裾上陟是道高德重的道行;故此二句可譯為:如此道高德重的修持,被南北二派統追為宗師。

天復挺於人豪,道遍通於四海:挺,挺直,此處是出現的意思。人豪,人中豪傑,遍,傳遍;通,溝通。此二句可譯為:天下又出現了人中豪傑,大道立刻就傳遍了全國。

發金蓮之七朵,演仙派於十方:此二句言重陽祖師道傳七子(見七真誥)的典故,此二句可譯為:因為傳教給了號為七朵金蓮的全真七子,而使仙道廣演於十方世界。

長生理被於古今,玄妙天垂於率土:可譯為:長生久視之理於是被流傳於古今,道法之玄妙普及於域內。

恢弘至道,廣度愚迷:按《呂祖全卷》記載:「祖師曰:『大道至簡至易。』故後人稱道為至道,至道即至極真一之道。恢弘,恢是大、寬廣的意思,弘是廣大。此處可意為闡揚。愚迷,是迷途之愚昧者。此二句可譯為:大力闡揚大道,大量普度迷失本來的愚昧後學。

慈悲濟苦,全真祖師:可譯為:「祖師」以慈悲為懷,濟苦後人,是全真派的祖師。

東華紫府,輔元立極大道帝君:按《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大元至元六年正曰褒賜東華紫府少陽帝君。後改為此封號。王玄甫,上仙姓王名玄甫,漢代東海人也,師白雲上真得道,號華陽真人。六月十五日降世,十月十六日上升,不記何朝代,後傳道與鍾離覺,即正陽子鍾離權也。所著文辭隱而不傳,世有詩一章《載混成集》,其詩曰:「華陽山裡多芝田,華陽山叟復延年。青松岸畔高柯下,白雲堆里飲飛泉。不寒不熱神蕩蕩,東來西往氣綿綿。三千功行好歸去,休向人間說洞天。」

正陽開悟傳道垂教帝君:按《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宋欽宗靖康初封為正陽真人。元至元六年正曰褒賜正陽開悟傳道真君,後改為現封號。真人姓鍾離名權,後改名覺,字寂道,號和穀子。一號正陽子,又號雲房先生。燕台人也,又雲京兆咸陽人。曾祖諱守道,父諱源。皆漢代著名。父列侯至雲中府。生仙誕之時,異光數丈,庄若烈火。侍衛皆驚。真人之相,頂圓額廣,耳厚肩長,目深鼻聳,口方頰大。大唇,臉如丹,乳遠,臂垂如三歲兒,晝夜不哭,不食。第七日躍而有聲曰:「身游紫府名書玉京」。其聲如鍾,行如奔馬,童稚莫之能。及壯士晉為大將,統兵出戰西北土蕃,兩軍交鋒,忽天大雷電,風雨晦冥,人不相視,兩軍不戰自潰。真人獨騎奔逃山谷,迷失道路,夜進深林幽澗,期以全生。乃遇一胡僧,髯(rán)頭拂額,體卦草結之衣,引行數里,到一村莊曰:「此東華先生成道之所,將軍可以歇泊。」揖(yī)別而退。真人未敢驚動庄中。良久,忽聞人語云:「此碧眼胡僧,饒舌相撓(náo)。」庄中一老人,披白塵裘,扶青藜杖,抗聲前曰:「來者非大將軍鍾離權否?」真人應曰:「是。」老人復曰:「爾何事,不寄宿山僧所。」真人聞大驚,心想必異人也。是時已失虎狼之威,遂有鸞鶴之志。不覺回心向道,哀求度世之方。於是老人授以長生真訣,赤符玉篆,金科靈文,金丹火候,青龍劍法。囑之謹行。後施肩吾編《鍾呂傳道集》今行於世。

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按《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大元至元六年正月褒封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至今。真人呂姓名岩,字洞賓,號純陽子。世傳以為東平人。一雲西河南府蒲坂縣永樂鎮人,即今河東中府也。曾祖延之仕唐終浙東節度使,祖渭第進士,德宗宗元中官至禮部侍郎。晚為潭州刺史。生子曰恭、曰儉、曰讓。曰恭領南府判官,曰儉為御史。先生乃讓之子也。貞元十二年丙子四月十四日生於林檎(qín)樹下。少聰敏,日誦萬言。至文宗開成二年丁巳擢(zhuó)第時四十二歲。後遇雲房先生得長生訣。」

海蟾明悟弘道純佑帝君:按《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及《全真傳》:大元至元六年正月褒贈海蟾明悟弘道帝君後有所改動。帝君姓劉名玄英。字宗成,號海蟾子。初名操,字昭遠。後得道改稱。燕地廣陵人也(一雲大遼人)。以明經擢第,仕燕主劉守光為相。素喜性命之說,欽崇黃老之教。一日,忽有道人來謁。海蟾乃邀坐堂上,待以賓禮。問其氏族名字俱不對,但自稱正陽子。海蟾順風請益,道人為清靜無為之宗,金液還丹之要。既竟乃索雞卵十枚,金錢十文,以一文置之几上,累十卵於錢,若浮圖之狀。海蟾驚異之嘆曰:「危哉。」道人曰:「人居榮祿之場,履憂患之地,其危有甚於此者。」復以盡其錢,擘破為二擲之,遂辭而去。海蟾因此大悟,是夜命家人設宴棄擲金,翌早解印辭朝,易服從道。有詩云:「拋離火宅三千指,屏去門兵十萬家。」紀當時之實也。一旦遽辭燕地,泛秦川,陶真於泰華之前,遁跡於終南之下,韜光隱晦,莫測其所以然。」《全真傳》云:「十二月二十四日降生,十一月二十七日上升。不記何年也。」

重陽全真開化極輔帝君:按《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鑒》云:「大元至元六年正月褒贈此號。」後有所改動。又云:「師姓王,名嘉,字知明,號重陽子,京兆咸陽人。遷終南之劉將村,母感異夢而妊,二十有四月始生,時宋徽宗政和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也。師自幼不群,及長體貌雄偉,美須髯,倜儻,尚義不拘小節。弱冠業進士,系學藉好屬文,才思敏捷,始名中孚,字允卿,後入道改稱焉。齊改元阜昌初(金太宗天會八年封劉豫(yù)為王,國號齊,是南宋建炎四年)……以害風自呼,是年六月,師醉於甘河鎮,會二人,被發披氈,其年貌同一,師訝之其人徐曰:『此子可教』。因授其修真口訣,時年四十有八,故遇師詩云:『四旬八上始遭逢,口訣傳來便有功。』其所遇者,蓋唐純陽子呂仙翁之化身也。」

五祖闡道天尊:為北五祖之合稱。

濟源市陽台宮

新浪微博:@濟源市陽台宮

貼吧:道教第一洞天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濟源市陽台宮 的精彩文章:

修真之人,須經大鍛煉
呂祖故事 賜葯覺能
道教經典 玄蘊咒
道教經典 凈天地神咒
「小朋友畫廊」背後:自閉症這件事

TAG:濟源市陽台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