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明王朝最後的守護人,國破之際自縊殉國,不是崇禎

大明王朝最後的守護人,國破之際自縊殉國,不是崇禎

他為華夏掙得了最後一份尊嚴

圖片來自百度

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闖賊攻破京師,崇禎皇帝於煤山自縊殉國,史家多以此作為明朝滅亡的標誌。但是,當時江南大部地區仍在明朝手中,弘光政權、魯監國政權、隆武政權、紹武政權、永曆政權等相繼建立,這些皇族建立的政權,都是明朝的延續,因此,一直以來關於明朝何時滅亡一直爭議不斷。近來就有人提出應以永曆三十七年(公元1683年),施琅攻破台灣,明監國寧靖王朱術桂自縊殉國,作為明朝滅亡的標誌。至於如何劃分明朝滅亡的時間,我們姑且不提,今天我們先來講講這位寧靖王殿下。

寧靖王朱術桂是明遼藩宗室,朱元璋十五子遼簡王朱植的後代。萬曆時,封輔國將軍;弘光時,封鎮國將軍;魯監國封為長陽王;隆武帝改封寧靖王。隆武皇帝令其監方國安軍,後永曆皇帝令其監鄭成功軍,鄭成功以王禮待之,後隨鄭成功之子鄭經前往台灣,永曆皇帝殉國後,被鄭經尊為監國。

寧靖王見台灣乃初辟之荒土,遂大力勸課農桑,並身體力行,開拓田園數十甲(1甲為0.9699公頃)。永曆三十七年(公元1683年),清將施琅攻破台灣,鄭成功之孫末代延平王鄭克爽投降清廷。寧靖王見大勢已去,遂焚毀田契,贈地於民。次日,加翼善冠,服四圍龍袍,束玉帶,配印綬,自縊於王府。五侍妾隨王自縊,百姓為之建冢,稱「五烈墓」,二侍臣亦自縊,百姓為之建冢,稱「義靈君墓」,台灣百姓至今祭祀不斷。

寧靖王殉國之前,做絕命詩一首:

艱辛避海外,

總為數莖發。

於今事畢矣,

祖宗應容納。

寧靖王的自縊,不只是一個朝代的終結,也是一個文明的沒落,他既是殉大明王朝,亦是殉華夏文化。何為「華夏」?「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如若降清,必然剃髮易服,失去服章之美,焉能稱「華」?中國古禮摻雜女真胡禮,又剩多少「夏」呢?

寧靖王用他半生的坎坷和花甲的悲壯,為大明,為華夏,掙得了最後一份尊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明朝大將的後裔親手推翻了清政府,天道輪迴?
明朝號稱世界第一強國,為何打不過野蠻落後的滿清?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