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使臣被殺,10萬討伐之師全軍覆沒,朱棣放棄通好政策怒征漠北!

明使臣被殺,10萬討伐之師全軍覆沒,朱棣放棄通好政策怒征漠北!

元末最後一個皇帝是自動率后妃和軍隊向漠北撤退的,因此保存了一定的實力。後來,蒙古貴族內江一分為三:韃靼部,佔領今俄國貝加爾湖地區和蒙古國大部;瓦剌部,聚居於今蒙古國西部和準噶爾盆地一帶;兀良哈部,位於今老哈河、遼河流域。三部仇殺不斷,但各部勢力漸強,時時侵擾明北部疆域。正由於此,加上缺少適應沙漠作戰的騎兵,明朝在統一中國的戰爭中,未能完全恢復元朝時對蒙古高原的統治秩序。但對我國這片固有領土,明王朝仍給予關注,蒙、漢人民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繫密切。

明政府與蒙古諸部的關係大致經歷了如下三個階段:

前期,即明建之初到成祖時期。

明王朝對蒙古三部均採取努力通好、積極防禦的方針,以期「以威服之」,達到統一北疆的目的。一方面,與蒙古各部修好,封其部落首領為王,賜予金銀玉帛和糧食等物。如,成祖先後封瓦剌部首領馬哈木為順寧王、太子為賢義王、封韃靼部首領阿魯台為和寧王等。另一方面,加緊備戰,修復東起山海關西迄嘉峪關的萬里長城,並沿長城一線先後建立九個軍事重鎮,統稱「九邊」,派遣大軍駐紮。同時,在長城以北建大寧、開平、東勝三衛,成品字型擺開,互為呼應,從而構成阻擋蒙古騎兵的屏障。在此基礎上,明為實現全國的統一和反擊蒙古諸部對內地的騷擾,多次出擊,並取得了一定勝利。

朱元璋時,先後三次發動進攻戰。第一次於1370年,明軍為驅逐北元勢力,發動應昌、沈兒峪(今甘肅定縣以北)兩大戰役,迫使元軍退往漠北;第二次是1372年,朱元璋企圖乘勝統一北疆,派徐達統率三路大軍遠征漠北,直指和林(今蒙古國哈爾和林),但中路戰敗損兵數萬;第三次是1388年,明軍經過10多年準備,特別是建立起一支適應漠北之戰的騎兵後,由藍玉率15萬大軍進攻漠北,捕魚兒海一戰,消滅北元主力,俘虜7萬餘眾。

明成祖時期,蒙古韃靼、瓦剌兩部大有發展,形成足以可與明對抗之勢。1409年,韃靼部可汗本雅失里、太師阿魯台殺死明朝使臣郭驥,並將淇國公邱福率領的10萬討伐之師全軍覆沒於克魯倫河畔。明成祖不得不放棄通好政策,先後五次親征漠北:

1410年,盛怒之下的明成祖率50萬大軍第一次親征漠北。斡難河(今鄂嫩河)一戰,韃靼敗北,其可汗本雅失里僅率7騎逃往瓦瓦剌。於是,韃靼部向明投降,每年以馬匹納貢;明中央政府予以寬待,除厚賜外,還封阿魯台以和寧王封號。

第二次1414年親征瓦刺。瓦剌部乘韃靼部敗於明朝之機,不斷發展勢力,不僅要挾明朝「賜甘肅、寧夏之地,而且殺了來逃的本雅失里,聲稱進攻韃靼。為打擊瓦刺氣焰,加上阿魯台為報主仇,多次請求明政府出兵,明成祖決定親征。1414年忽爾忽失溫(今烏蘭巴托)一戰,大敗瓦刺。瓦刺部向明中央政府貢馬謝罪,後在韃靼部打擊下,勢力漸衰。

第三次1422年再征韃靼。韃靼部在明王朝幫助下重新崛起,而阿魯台自恃武力重叛明朝,經常率兵出沒塞下,進行騷擾搶劫。明成祖率兵親征,打敗阿魯台。

第四、五次親徵發生於1423年、1424年,作戰對象仍是韃靼部阿魯台,均取得了有限的勝利。明成祖死於第五次親征的歸途中。

中期自明英宗到穆宗時期。

明英宗時開始,瓦剌部勢力膨脹,其首領脫歡、也先父子實行擴張政策,先吞併韃靼部,後打敗兀良哈部,進而騷擾遼東、薊州、宣府、大同等邊鎮,嚴宜威脅明王朝的統治。而明朝宦官專權,政治腐敗,

急劇衰落。由此,戰爭形勢和目的都起了重大變化:瓦剌以掠奪明朝更多的經濟利益不斷挑起戰火;明王朝退居全面防禦地位,處處被動挨打。戰場也從漠北,延伸至關內。1449年,瓦剌首領也先率軍南下,攻打大同,威脅京師。明英宗被迫倉促親征,結果,50萬大軍於8月在土木堡全軍覆沒,英宗本人被俘,釀成歷史上著名的「土木之變」。

10月,也先挾持英宗揮師入關,直抵北京。明朝兵部侍郎于謙率明軍進行了英勇的保衛戰。瓦剌軍連戰皆敗,也先之弟孛羅、瓦剌平章卯那孩都中炮而亡,不得不撤退。北京保衛戰的勝利,鼓舞了于謙為代表的主戰派,改編軍隊,劃一號令,明軍戰鬥力大大增強。也先無計可施,只好送還英宗,恢復與明朝的通貢與互市。

後期自穆宗到明亡。由於後金的崛起,雙方處於相持狀態,雖有戰事,但規模較小。

明王朝與蒙古地方政權之間的和戰關係主要在前期。朱元璋、朱棣推行的通好政策,無疑有益於漢蒙民族的融合和中央政權的鞏固。而雙方間的戰爭固然耗費甚巨。如成祖第二次親征,動用大車177500輛,民夫235000人,驢34萬匹,運糧37萬石。但這類中國疆域內的征戰,有益於疆域的統一,也對保障內地人民和平地勞動、促進內地經濟建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為何改名換姓?只因元朝百姓的名字太奇怪?
「虎說」關於明朝你應該知道的一些故事,有的很殘酷(一)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為何血洗山東?
帝王生死劫之明朝皇帝那些事
大明王朝最後的守護人,國破之際自縊殉國,不是崇禎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