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偉偉:火大「火鳳凰」
「雖是一名部隊生,年齡比她們會大幾歲,但我還是生怕不能把最好的帶給她們……」火箭工程大學三旅女學員宋偉偉經過層層選拔考核成為新生班長時,除了興奮、緊張,還有幾分擔憂,為此,她在新生正式報名前兩天,還一直輾轉難眠。
「校運動會上連續3年破200米記錄,100米獲得一次第二名,跳遠比賽獲得一次第一名,一次第三名,帶領營里的4*100隊伍從大一時的第三名,一路上升到大三時的第一名,並破校記錄。是女生中為數不多的以全優通過四項考核的學員之一,曾兩次獲得專業首位表彰,軍事建模競賽獲得一次三等獎……」然而,當新學員漸漸了解宋班長的「輝煌戰績」時,無不豎起大拇指,敬佩她是個「女漢子」。
新生倪龍妹雖然也是一名部隊生,但對這個班長是既愛又恨。「恨」是因為宋班長無論是訓練還是日常管理,標準都很高,高的讓人難以接受。一次口號訓練,因為情緒不高沒有用力喊,班長把她留下來單獨練習。離開原單位,還沒融入新環境的她,內心的孤獨感頓生,哇地一聲哭了出來。
原以為班長會批評她「部隊生還不如地方高中生」,沒想到宋班長並沒有訓她,而是找她談心,了解具體情況,並用自己的切身經歷開導她,還破例在正課時間讓她用手機跟戰友說說心裡話。從那以後,倪龍妹心裡的結打開了,訓練上更加積極,還被評為訓練標兵。她看到宋班長柔情的一面。
「班長帶兵有一套,她不會打『疲勞戰』,而是找准我們的弱項,進行針對性訓練。」 新生謝京彤作為高中生深有感觸,班有三個青年學員,體能都較弱。宋班長加了兩個晚上的班,為大家訂製私人「訓練套餐」,部隊生和地方生組成幫扶對子,利用課餘瑣碎時間進行力量、技巧等各方面訓練。經過一段時間的「加餐」,大家發現自己的體力耐力都有了提高,曲臂懸垂從最初的幾秒鐘到現在都能堅持一分鐘以上,俯卧撐從最初的一個也完成不了到現在能標準做5個。
宋班長處處以身作則,讓新學員看到了榜樣的力量。新生第一次拉練,雖然自己不太舒服,但怕新學員不適應堅持不下來,她也沒有請假,堅持走完30公里。知道這事後來,在之後的幾次拉練中,不少學員即使腳走起泡也堅決不上收容車。
「班長會記得我們每個人的生日,精心準備生日蛋糕;班長會鼓勵我們參加各項活動,發掘自身長處,讓我們變得更加自信;班長會隨身攜帶一個小黑包,裡面中暑葯、創口貼等應有盡有;班長帶我們出公差,總是『身先士卒』,很多時候為了能讓我們早幹完,她中間都不休息,直到結束才停下來……」關於宋班長的暖心事,新生們如數家珍。
獨生子女入伍越來越多,新學員班長不僅要以領路人身份出現,有時還得成為另類保姆。作為帶兵人,最大的欣慰莫過於看到大家的成長。當宋班長看到自己的杯子里總是滿著熱水,每晚回來床鋪也早已鋪好時,她倍感欣慰,她沒有指令,也不是新學員怕她,而是開始知道把為她們成長付出的人裝在心裡。
(文、圖:馬博寧)


TAG:同心路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