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秋季巧用麥冬,清心養肺潤燥

秋季巧用麥冬,清心養肺潤燥

古人云,秋季應遵循「養收」的養生原則。在四季五補的相互關係上,秋季飲食養生應講究平補,以生津潤燥為主。常用的進補中藥有麥冬、百合、地黃、甜杏仁、玄參、川貝母、白果、西洋參、党參、白朮等。其中,最值得為大家推薦的滋肺養陰中藥就是麥冬了。

秋季巧用麥冬,清心養肺潤燥

中藥麥冬

為百合科植物麥冬的乾燥塊根,呈紡錘形,兩端略尖,長1.5~3cm,直徑0.3~0.6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有細縱紋。質柔韌,斷面黃白色,半透明,中柱細小。氣微香,味甘、微苦。

秋季巧用麥冬,清心養肺潤燥

其主歸肺、胃、心經,甘寒質潤,具陰柔之性,滋陰之功,善於清養肺胃之陰雨潤燥,又可清心經之熱而除煩,是一味滋清兼備的補益良藥,可用於肺燥乾咳,陰虛癆嗽,喉痹咽痛,津傷口渴,內熱消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等。

秋季巧用麥冬,清心養肺潤燥

《神農本草經》將麥冬列為養陰潤肺的上品,言其「久服輕身,不老不飢」。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麥冬主要含沿階草苷、甾體皂苷、生物鹼、谷甾醇、葡萄糖、氨基酸、維生素等化學成分,具有抗疲勞、清除自由基、提高細胞免疫功能以及降血糖的作用。另外,麥冬還有鎮靜、催眠、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腫瘤、改善肝肺損傷及鎮咳等作用,對增進老年人健康具有多方面功效。

秋季巧用麥冬,清心養肺潤燥

以下為大家推薦幾款秋季麥冬食療佳品!

1、麥冬茶

材料:麥冬

製作方法:取適量麥冬,加開水浸泡數分鐘即可。

功效:養陰生津,潤肺清心。

適宜人群:適於秋季易口乾的患者,每天多服幾次,能有效緩解口乾渴的癥狀。對於部分糖尿病患者,因為具有氣陰兩虛的癥狀,飲用麥冬水時可搭配一點党參,更能起到補氣的作用。

秋季巧用麥冬,清心養肺潤燥

2、麥冬粟米粥

材料:粟米100克,鮮竹葉10克,麥冬15克

製作方法:取麥冬、鮮竹葉洗凈,用乾淨的沙布包住,封口,加水煎30分鐘,取汁。然後,加粟米煮粥。

功效:瀉熱除煩,化痰,潤肺清心。

適宜人群:適於氣陰兩虛、心火熾盛引起的口舌生瘡、尿少而赤的患者。每天食用1次能有效緩解上述癥狀。

秋季巧用麥冬,清心養肺潤燥

3、麥冬甘草粥

材料:大米100克,甘草2克,麥冬5克

製作方法:取麥冬、甘草洗凈,放入紗袋中,封口,加水煎30分鐘,取汁。然後,加大米煮粥,每天食用1次。

功效:化痰行水,清熱解煩,潤肺清心。

適宜人群:適於氣陰兩虛、肺燥引起的咳嗽、氣喘的患者。每天食用1次能有效緩解上述癥狀。

秋季巧用麥冬,清心養肺潤燥

4、北沙參麥冬瘦肉湯

材料:麥冬16克,北沙參15克,瘦肉約500克,生薑1片,鹽少許。

製作方法:取麥冬、北沙參洗凈,加水稍作浸泡。瘦肉洗凈,切塊,放入砂鍋內,加生薑1片。先大火煮沸後,改為小火煲1.5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即可。

功效:滋養肺陰,潤肺止咳。

適宜人群:適於氣陰兩虛、肺氣不足引起的乾咳、少痰的患者。每天食用1次能有效緩解上述癥狀。

秋季巧用麥冬,清心養肺潤燥

5、參麥雪梨瘦肉湯

材料:太子參30克,麥冬15克,杏仁30克,雪梨4個,瘦肉約500克,生薑3片,鹽少許。

製作方法:取太子參、麥冬、杏仁洗凈,加水稍作浸泡。瘦肉洗凈,雪梨去核,切塊,放入砂鍋內,加生薑3片。先大火煮沸後,改為小火煲1.5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即可。

功效:清燥潤肺,益氣生津。

適宜人群:適於氣陰兩虛引起的體弱多病的患者。尤其對老年人咳嗽有較好的療效。

秋季巧用麥冬,清心養肺潤燥

需要注意的是,麥冬不宜長期服用,尤其在沒有醫生指導的情況下。否則可能生痰生濕,適得其反。另外,麥冬並非人人適合,脾胃虛寒、感冒的人,最好不要隨便食用麥冬,否則會加重病情。秋季葯補更要根據個人的體質而定,不能亂補。尤其是老年人,由於體質較弱,且不少人同時患有多種慢性疾病,一旦進補不當,不但起不到調養身體的作用,還可能會引發不必要的麻煩。對於小孩來說,則應順應節氣轉向收斂、降氣、潤燥、增酸減辛的進補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