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解州的解到底念什麼,這裡又有多少好看好玩的地方呢,山西旅遊必去的地方解州

解州的解到底念什麼,這裡又有多少好看好玩的地方呢,山西旅遊必去的地方解州

解(hài)州古稱解梁,是三國蜀漢名將關羽的故鄉,即今運城市鹽湖區西南15公里的解州鎮,鎮西有全國現存最大的關帝廟,俗稱解州關帝廟,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廟創建於隋開皇九年(589),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重建,嗣後屢建屢毀,現存建築為清康熙四十一年(1672)大火之後,歷時十載而重建的。廟以東西向街道為界,分南北兩大部分,總佔地面積約 66600餘平方米。街南稱結義園,由結義坊、君子亭、三義閣、蓮花池、假山等建築組成。

解州關帝廟

寫完關帝廟,再說解州的小吃,解州羊肉泡饃是到了解州必須品嘗的一種美食了,他與西安羊肉泡是區別很大的一種,你只有吃了才知道,另外還別具特色解州涼伴菜,解州小炒肉、車盤油糕、解州扯麵、解州綠豆餅等吃食,也別具風味,凡到過這裡吃過的人無不記憶深刻、讚不絕口。還有炒餅,一把豆芽,一把羊肉,炒一碗餅,有多好吃就別提了

羊肉泡饃

炒餅

解州西的靜林山天寧寺,是《趙城金藏》的刻經處,也該是一處文化聖地。金熙宗皇統初年(公元1142年),佛門女弟子崔法珍,毅然斷去左臂,弘揚佛法,計劃通過募捐刻成一部大藏經。經過幾年的募捐,皇統九年,一部《大般若波羅密經》首先在天寧寺刻成,經過二十餘年的奔波,共刻成43部大藏經。明萬曆二十年,解州天寧寺門人悟順僧曾補抄若干卷,使這部在戰亂中遺失的經卷日臻完美。

關帝廟

說解州還不得不說一說解的城牆,解州曾經的縣府、州府所在地,它是一個布局規整、嚴謹,功能齊全的城市格局。街道巷子、地方的名字也頗具地域文化特色,什麼相祠巷、尚書巷、結義巷、鐵匠巷、蔡家樓等。有非常規整的城牆,牆外建有護城溝豪。至今的很多的地方當地人還稱其為東門口、西門口、北門口、南門口以及上城豪、下城豪。

古城牆

解州古城牆的毀滅應該在解縣解放後,我記得在30年前,在解州高中讀書時,操場邊還有幾十米土城牆,我們常爬上一處城牆遠望或是背書,北門攤一片汪洋,小船蕩漾,中條山山高聳峙,插入雲天,關廟雄偉,孔廟近在咫尺,歷歷在目。後來人們總是在那兒取土,古城牆已經完全沒了蹤影。還有那時,解州東關到西關,店鋪林立,明清建築,比比皆是,一種古色古香的感覺,,有幾處老店,我常光顧,如眼鏡店,我第一幅近視鏡就在那配的,醬菜店,住校生買點鹹菜,降低生活成本之需要,書店當然不用說,這幾個店都是在老房子里,一律木板房,走在街道,大約10多米窄窄的感覺,這是一種心靈的穿越,彷彿我們生存在500年前的中國,只可惜從東到西的清代民居與布局,因為無知,為我們的後人留下了永遠的遺憾!

關帝廟

不能不說說解州的水,解州城內的水質甘甜優質,位距城北附近城牆內外百步之遙的水質咸、淡界限分明,可謂解州一絕。賣在運城,幾大水廠,晝夜不停的抽水,地下水位急劇下降,水質變差 ,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事實。

解州的精神又是物質的,從唐到五代,宋元明清,民國,解州是晉陝豫黃河金三角金融文化中心之一。以解州命名的解鹽、解州百合、解州竹紙、解州銀樓、解州金藏、解州手布、解州醬菜等等如顆顆明珠,鑲嵌在歷史長河的經卷上。

對解州情感和認讀,還有很多很多。這一竄竄珍珠在訴說著這個小城的幾千年往事,記錄著這裡與華夏文的歷時變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永之說旅遊 的精彩文章:

TAG:永之說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