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諾貝爾獎離武漢不遠 學界產業界期待乘風借勢

諾貝爾獎離武漢不遠 學界產業界期待乘風借勢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即將發布,就在國慶中秋8天假期中!

今年,諾貝爾獎已是109屆。諾貝爾獎是科學前沿風向標,武漢學界和產業界能否乘風助勢?長江日報記者為您帶來獨家展望。

生理學或醫學獎:華人科學家有望摘獎

北京時間10月2日17時30分揭曉

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的特聘教授張遠和她的老公帕崔克·摩爾一起發現了卡波西肉瘤皰疹病毒,又名人類皰疹病毒(HHV8)。他們的研究找到了艾滋病人常見的卡波西肉瘤的真兇,並解釋了高度惡性的皮膚腫瘤是如何在體內潛伏几十年才再度出現引起癌症的。

「張遠研究導致腫瘤的病毒,而在這個領域,諾獎還未到來過,值得期待」,武大生科院教授鍾波說。鍾波先後師從武大舒紅兵院士和休斯敦安德森癌症中心董晨教授(董晨後歸國成為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以「抗病毒天然免疫信號轉導、炎性細胞因子介導的炎症反應與腫瘤發生的分子機理的研究」等為方向,他曾應邀參加第60屆「諾貝爾獲獎者大會」。

「抗癌一直是諾獎的熱門」,鍾波以腫瘤的免疫治療為例,經基因改造的白細胞,即T細胞能使部分患者體內的癌細胞消失,至少是暫時消失,還有腫瘤的易癌基因研究等,都是圍繞癌症發現及治療的生化手段。它們都體現出人類掌控自身生命的巨大努力。

武漢優勢:光谷生物城實力全國第二

剛拿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2017年度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的武大醫學研究院教授張好建研究方向就是腫瘤幹細胞與腫瘤免疫機理,血液學疾病的發生機制,基因損傷與修復。這位「千人計劃」學者是2016年哈佛大學華人學者生命科學傑出研究獎獲獎者。在武漢,不缺追逐世界前沿的科學家。

生命健康產業已明確成為武漢市重點發展的產業方向,僅在光谷生物城,入駐企業已近千家,該園區在全國108個生物園區中,綜合實力位列第二。物理學獎:引力波與「碳基」材料是奪標熱門

北京時間10月3日17時45分揭曉

美國化學物理學家費頓·艾文瑞斯、保爾·麥克尤恩和荷蘭物理學家考恩內利斯·代克爾因對碳基電子產品做出重大貢獻,獲得了「引文桂冠獎」的物理學獎,而「引文桂冠獎」被認為是諾獎風向標。而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著名物理學家弗蘭克·維爾切克做出的預測是,「引力波」將成為本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奪標熱門。

武大物理學院微電子系主任常勝介紹,「引力波」和「碳基」,代表了基礎和應用兩個不同領域。被看好的「引力波」是基礎領域研究,具有學術價值。而「碳基」更接地氣。今年奪獎熱門的碳納米管和碳基電子產品等,都是碳基材料。未來信息社會,人工智慧、雲計算等的實現,都是要靠電子元器件來支撐處理。現今微電子產業主要是建立在硅上面的,但科學界已將目光投向了更遠的「後摩爾時代」。後摩爾時代,除了增加晶元的面積,縮小器件尺寸之外,標誌性的特點是傳統的平面結構和傳統的材料不能滿足要求,所以要引入新的器件結構、新的材料體系。常勝介紹,當硅不能做到更小時,碳基材料的應用機會開始出現,當然,這並非當下主流,但提供一種學術上的可能性。

武漢優勢:不乏與全球同步的物理學前沿探索

武大物理學院微電子系主任常勝介紹,中國武漢,不乏與全球同步的物理學前沿探索。以碳基領域為例,武大物理學院80後教授廖蕾,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求學時,曾做出當時全球速度最快的石墨烯高速晶體管,對製造超高速處理器有直接推動作用。在國內,以北大彭練矛團隊、武大廖蕾團隊等為代表的科學家,正致力於碳基電子學,做著非常有「未來感」的研究。化學獎:奪標熱門已在武漢「照」進現實

北京時間10月4日17時45分揭曉

「引文桂冠獎」、化學權威雜誌《化學世界》、著名預測博客等預測,「C-H官能團化的發現」「合成氨和燃料電池重大進展」「發現並應用鈣鈦礦材料實現有效能量轉換」等,有望衝擊諾獎化學獎。

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程一兵,2015年帶著「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回到母校武漢理工大學,去年,他聯手另一位海歸科學家曹祥東,在漢組裝世界首台「飛秒激光鈣鈦礦薄膜太陽能電池加工裝備」,未來能像印刷報紙一樣,把太陽能薄膜電池印出來。

程一兵介紹,目前太陽能電池中的光電材料,普遍使用的是硅材料,與傳統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相比,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更容易生產,是目前最有可能實現低成本產業化以替代化石能源的太陽能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進入本年度諾貝爾化學獎預測獲獎名單,是對這一前沿領域重大發現的高度認可」,程一兵說,「不論該發現最後是否能獲得諾獎,但在新材料、新能源領域的這一重大突破,都為人類新能源利用提供了一種全新思路。」

武漢優勢:與國際先進水平並跑競爭

中國在納米材料、非線性激光晶體、第三代半導體、半導體照明、稀土材料等方面,研究水平和成果與國際先進水平屬同一發展階段,屬於並跑競爭,其中一部分甚至是領先水平。程一兵認為,以武漢地區為例,前段時間剛發布的2017年教育部雙一流高校最終名單中,武漢有7所高校29門學科上榜,其中,在「材料科學與工程」這個學科領域,武漢就有武漢理工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兩所高校上榜,凸顯地區科研實力。經濟學獎:看行為經濟學能否再次摘冠

北京時間10月9日17時45分揭曉

加州理工學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院行為金融學和經濟學RobertKirby教授、卡耐基梅隆大學經濟學和心理學赫伯特·西蒙教授等,被認為「對行為經濟學和神經經濟學進行了開創性研究」,而出現在2017「引文桂冠獎」名單上。

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財政金融管理系系主任陳平路教授是該校行為經濟學專業課程授課教授。他舉例說明行為經濟學如何將認知心理學和經濟學融合到一起:「一個大學生畢業了,3年後的年薪如何?最初他的設想是,3年後有10萬年薪就很滿意了,3年後他的年薪達到15萬元,他應該是高興的。實際情況是:和他同期一起進單位的一位同期職員,學校不如他好,過了3年後,他超越自己預期拿到了15萬元的年薪,但那位同期職員拿到了18萬元的年薪,他的感受,你可以想像。行為經濟學描述人們的決策和幸福感時,更注重心理方面的相對性」。

陳平路介紹,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發給了心理學家卡尼曼,他帶給人們一個新的理論——「前景理論」。瑞典皇家科學院稱,卡尼曼因為「將來自心理研究領域的綜合洞察力應用在了經濟學當中,尤其是在不確定情況下的人為判斷和決策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2012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對市場主體「配對」問題做研究的兩位美國學者。評委會主席、新宏觀經濟學創始人克魯賽爾(PerKrusell)評價:「此次經濟學獎中,金錢不再是研究活動的主角,儘管其確與人息息相關,但並非生活的全部,而人成為了主體。」

武漢優勢:從不缺世界前沿的經濟學理論與實踐

由於處於中國經濟地圖上的「天元」位置,武漢從不缺世界前沿的經濟學理論與實踐。國家級科技思想庫建設中,武漢居副省級城市第一。1994年至1998年,全球經濟學家在國際主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排行榜上,共有19位華人經濟學家位列其中,從華中科技大學畢業的就佔了3位。1982年被武漢大學聘為助教、教授數理經濟學課程的楊小凱,曾被認為距離諾獎最近的中國人,他的一本《經濟學原理》被認為能與馬歇爾、薩繆爾森的經濟學教科書相媲美。諾獎經濟學獎得主、公共選擇理論的代表人布坎南連續兩年提名楊小凱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候選人。值得注意的是,楊小凱在武大任教期間出版完成了《數理經濟學基礎》和《經濟控制理論》兩本著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湖北日報 的精彩文章:

什麼樣的女人,最容易遭到男人的背叛?
博阿斯辱罵裁判+做出侮辱性動作 足協重罰停賽8場
遲來的瓜穆!國家德比移植英超 鬥了10年兩人越看越像
一方土地一方秋,一方情感一方味
心魔!申鑫延續上海德比尷尬紀錄 球迷不甘痛哭

TAG:湖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