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節日期間,不要把你的盛情邀請,變得那麼尷尬!

節日期間,不要把你的盛情邀請,變得那麼尷尬!

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得到朋友或家人的盛情邀請後,第二天身體出現了異樣:胃腸不舒適,上火、拉肚子、口角生瘡、、、各種不舒服。尤其是有生意往來的小夥伴,最怕就是聚餐吃飯,吃過肥甘酒肉之後,身體好幾天都緩不過來。

今年春節的真實案例

今年春節,一個同事參加喜事吃了很多肉,因為肉是冷藏過久的,吃後我的同事徹底把胃給傷害了,一個春節只能吃點稀飯,又吐又泄了三天才算好,從那以後,飯量大減原來的3分之2的量(原來要吃3碗飯,現在也就吃1碗)。這還不算,大概花費3個月的時間才緩過神來,一直都覺得自己昏昏沉沉的。

姜良鐸教授有幾條養生經驗,小編認為這是送給大家節日健康良言,不知是否受用。這位對毒、火的治療都非常在行的中醫專家認為;「少吃為養,多吃為毒」《內經》:「飲食自倍,腸胃乃傷」過度飲食,腸胃就要受傷。毒可以化為五臟六腑的「火」因為體重增加一公斤,心臟、肝臟、胃腸都是要為養它增加成本,心臟會加倍地泵血,肝臟要加倍的解毒,所以少吃很重要。

姜良鐸教授總結出幾個比例可供參考:

65歲以上的人吃五成飽,55-65歲以上的人吃六成飽,45-55歲以上的人吃七成飽,35歲以前的人吃八成飽。總是欠一點,吃多了,特別是天冷後消耗的機會很少,就要積蓄下來,到了春天就會找到薄弱點突圍,成為肺火的發源地。

除了飲食節制,保持胃腸輕鬆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多吃蘿蔔,注意是白蘿蔔、水蘿蔔、不是胡蘿蔔。因為胡蘿蔔沒有消食的作用。

1

「上床蘿蔔,下床姜」

中醫有條養生經驗,叫「上床蘿蔔,下床姜」就是說睡覺之前吃蘿蔔,起床之後吃薑,睡覺之前吃蘿蔔是為了保持腸胃的通常,不要帶著一肚子積滯入睡,也就不會上火,起床之後就要接觸外界,遭遇寒氣、濕氣、常吃薑能對受寒防微杜漸。

蘿蔔是助消化的,蘿蔔子在中藥里叫「菜菔子」常用在飲食積滯時。

2

綠豆雞蛋湯

姜良鐸教授還有一個去火排毒的簡單好做好吃的食療方子「綠豆雞蛋湯」

針對:乾燥濕熱帶來的上火、乾咳、口乾、唇舌乾燥很有效果

製作方法:用煮開花的綠豆水把新鮮的雞蛋黃沖水喝(沒有糖尿病的可以加點冰糖)每天喝上二次,解毒去火效果非常好。

雞蛋黃:在中醫理是入葯的,滋陰入火,有個經典的方子阿膠雞子湯,方法是將其藥物煎好後用藥湯趁熱把二枚雞蛋黃沖熟喝,治療陰虛導致的頭暈、舌紅苔少等陰液被虛火灼傷之後的狀態效果極好。

民間老百姓經常用這個方子治療生病已久的咳嗽問題。開水+冰糖+一個生雞蛋黃,特別是那種已經沒有炎症,化驗血象時白細胞也不高,但就是咳的能把胸都震痛的時候,沖雞蛋黃喝效果很好,因為那時人體進入了需要養陰來善後階段。

一提雞蛋黃大家一定會想起膽固醇,姜良鐸教授反覆強調一個概念,雞蛋黃不等於膽固醇,一天食不過四個雞蛋,就對膽固醇沒什麼大礙。國外的相關研究很支持姜良鐸教授用雞蛋黃治病的學說,這個研究發現,血漿總膽固醇太低,死於其它疾病的可能性就增加,我國的相關調查當血漿膽固醇小於140/dl時,老年預期的壽命並沒有增長,也就是說在膽固醇過分的忌口是防禦過度。

3

自用良方推薦

小編在為秋季乾燥的小夥伴推薦二個自己常用的良方

1 .五汁飲:梨汁、藕汁、麥冬汁、鮮葦汁、荸薺汁

主要針對:發燒或者發燒後口乾舌燥、大便乾燥、小便微黃,乃至心煩意亂的非常見效。

2 .蘆根茅根水:白蘆根20克、蘆根20克,當茶飲,喝起來清香,且帶微微甜味。

主要針對:皮膚好像乾的要起皮,天氣乾燥讓人感覺不舒服。

小編說了這麼多,希望在聚餐吃飯時一定要注意飲食有節,不要見好吃的就收不住口,要控制好量,一定在飲食上配搭一些助消化的食物,如青菜、水果,更值得注意的是老人和孩子,老人高興可千萬不要過度吃難消化的食物(肉、燒烤、甜膩、)食物。小孩子,節日期間,家裡的菜系更加豐富,一定不要讓孩子過度飲食,傷害孩子弱小的脾胃。

溫馨提示:如果真的吃了很難消化的食物,建議吃雞內金(幫助積食快速消化)

《內經》說;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脾胃不好,氣機不能升降,就會脹滿。而雞內金作為雞的脾胃,不僅和人的脾胃相呼應,能做到吃啥補啥。同時它除積滯的功能,配上健脾祛濕的白朮,就成了健補脾胃最好的用藥

張錫純先生在《醫學衷中參西錄》的雞內金解中說到,雞內金不但能消化脾胃之積食,身體各處所有的積滯,雞內金皆能消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真至聖賢醫養技術聯盟 的精彩文章:

TAG:真至聖賢醫養技術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