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最不起眼的兩個兒子,後來老朱家全靠他們的後代在支撐
自古忠孝難兩全,而今都已成雲煙
圖片來自百度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分封諸子於各地,建立藩國,以拱衛中央。第十三子朱桂被封為代王,就藩大同。因性情暴虐,橫徵暴斂,建文時被廢為庶人,永樂時,恢復王爵,在位五十五年。
第十五子朱植,被封為遼王,就藩廣寧州,建文時遷荊州府,在位四十七年。
代王朱桂和遼王朱植,都沒有什麼突出的貢獻,在朱元璋面前的存在感也都不高。但是他們的後代卻用截然相反的選擇為朱明皇室做出重大貢獻。
第一位是遼王朱植的後裔,明末的寧靖王朱術桂。他在大陸堅持抗清失敗後,遷居台灣,被延平王鄭經奉為監國。他在台灣勸課農桑,傳播儒學,為台灣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台灣人民至今都懷念其功德。清軍攻破台灣後,拒不降清,自縊殉國。
第二位是代王朱桂的後裔,清初的延恩侯朱之璉,清軍入關後,選擇投降。康熙三十一年中進士,雍正二年,受封一等延恩侯,抬入正白旗,主持明孝陵春秋二祭。延恩侯一直承襲到清朝滅亡。
寧靖王為社稷寧死不降,以身殉國,足以流芳千古;延恩侯使祖宗春秋得祭,血食得享,堪稱孝子賢孫。不知道朱元璋了解他這兩個後代的選擇後會有怎樣的感觸哪?
選擇忠,國破家亡;選擇孝,苟且圖存。自古忠孝兩難全,如果你是朱明皇室,在明末亂世會怎樣選擇呢?


※明代世兵制崩潰的原因?
※明朝盡出窩囊皇帝為什麼國家治理的還那麼好?
※「亦盜亦商」明朝鄭芝龍輝煌的前半生
※他當年發明的職業,明朝女子十分痛恨,如今的美女人人想去!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