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00價位的其他播放器在顫抖——新品鐵菊花MKII首測

2000價位的其他播放器在顫抖——新品鐵菊花MKII首測

先上圖,拍啥樣就啥樣,美其名曰:自然美

自從鐵菊花一代上市以來,在圈子裡就存在著一些言論,比如推力過小,低噪過大等問題,和想像中的金菊花小弟相差甚遠,相對其它兩千檔播放器也毫無競爭力。那二代的上市能否「痛改前非」呢?

左下角沒有「MKII」標識的,是鐵菊花一代

說實話,要是把「MKII」標記擋住,我真的分辨不出來二代和一代外觀有什麼明顯區別,按鍵布局和操控還是一模一樣,相比一代,推力有較大幅度提升。在這裡簡單說一下前端推力的重要性,很多老燒也都知道玩聲音就是玩功率,器材的搭配首先看前端的輸出功率能否和後端相匹配(這裡的匹配不是相等的意思),然後再看調音和音色等其它問題。

對於二代來說,其輸出功率達到了150mW/32ohm(市場價兩千元),一代是55mW/32ohm,而金菊花是250mW/32ohm(一萬二),按照功率與價格比(越高越好),鐵菊二是0.08,鐵菊一是0.03而金菊花是0.02,可以看到二代無論是推力還是性價比的提升都是相當大的,當然,推力增大也帶來一個負面效果,就是續航減少,另外一個重要的提升就是在雙H模式下,就連某些多單元動鐵也沒有可聞的低噪問題。可以說,鐵菊二的推力應付常規耳塞足夠用(開啟雙H模式),對付一些低阻頭戴也表現不錯。而高阻的大耳……還是那句話:該上台上台,沒捷徑。

根據對比,鐵菊花的三頻走向和錄音用的介面卡極為相似,但又做了一些調整以適應普通民用領域的需要,而金菊花的三頻是完全和介面卡一樣,所以金菊花搭配某些塞子高頻過於硬朗凌厲,缺少柔美。「忠實還原」對於專業領域十分重要,哪怕還原出來的並不好聽,也讓音頻工作者能分析出是哪裡的問題,好進一步做調整,但對於民用領域更多的是:插上去,好聽——就完了!所以作為專業錄音設備製造商的樂圖,對於高頻做了細微的調整,以適應更多的樂曲表現。另外,鐵菊花依然遺傳了金菊花沒有USB DAC的功能。

中低頻和介面卡沒有明顯的區別,可以說量感屬於有多少給多少的風格,搭配不好塞子,容易導致低頻過多而蓋過人聲的現象。而其它絕大部分國磚或國外品牌都會衰減低頻,有的甚至大幅衰減低頻來換取人聲的比重,最終導致聲音偏瘦、偏薄,有些顧此失彼。

音色的還原上也遵循了「錄音」風格,和金菊花以及SONY D100錄音筆的音色上保持著高度的相似性,都屬於中性風格,音染極少,和樂彼L3、凱音I5的音色區別較大。這種中性風格搭配暖塞就出暖味,搭配冷動鐵就出鐵味,看似太過中庸,要暖吧,暖不到心裡去,要冷吧,還冷的不夠徹骨,但恰恰這樣更容易讓燒友找到雜食的風格以及後端的不足,另外也更容易搭配不同音色風格的耳放實現更多的聽音需要。當然,這也要看每個人的聽感喜好和器材搭配了。

以上都是3.5單埠的測試,整體上遵循了金菊花的風格,而又有自己的特點,接下來,我充滿期待的換上了平衡線,同一音量下,平衡口的推力沒有明顯的增加,不過相對單端,平衡口的層次感和分離度更強,聲場也更自然開闊,其它方面和3.5沒有明顯的區別,總體上,平衡口的改變不像同價位樂彼L3的改變那麼大(也許是L3的po口太坑?),但依然有較好的聽感提升而非推力提升,如果單埠推不動你的高阻耳機,想通過換平衡口提升推力的意義也不大,不過現在高阻難推的耳塞已經很少見了。至於為什麼推力提升不大,沒有官方可參考的資料,在這不能輕意下結論。

隨身HIFI經歷這麼多年,每個燒友多少都有自己的玩法,比如耳放,有些燒友覺得聽不出來區別,而有的則說「無放不HIFI」,其實只是玩法不同,本來耳放就不好選擇,搭配不好容易導致暖糊而丟失細節,但搭配好了又可以彌補解碼在動態、聲場、音色等細節上的不足。當然這也犧牲了一些便攜性。

鐵菊二接在耳放上要比用平衡口更讓我驚艷一些,強大的功率輸出,四平八穩的調音搭配略偏暖的耳放用來在家「移動」聽聽K701是再好不過的了,真想像不到這麼小的身材能爆發出這麼大的能量,即使不接耳放,開到17格也能把K701推的有聲有色。在對比其它解碼的過程中,也明顯感覺到Lo口推力明顯比其它產品大了一圈之多,而且聲底純凈,聲場開闊、細節豐富。這裡要注意解碼和耳放之間有個增益匹配,匹配不好,要麼動態小,發悶,要麼過於刺激、失真大,好在鐵菊自帶Line Out的電平設置,最終可以找到與耳放的一個最佳匹配值。

這裡有些小TIPS:將耳放音量調到正常聽音一半以下也能聽出足夠多的細節和動態,則說明解碼、耳放和耳機的系統匹配度較好,通常鐵菊二的Lo輸出電平不要超過四分之三,剩下的調耳放增益和音量。對於捆綁黨來說,Lo口的可調電平功能,會增加整個前端對更多耳機的匹配度,但注意解碼的輸出電平超過一定閥值會增加失真。

作為一個產品,總要有側重點,有的主打平衡,有的主打安卓,有的主打顏值,像鐵菊花二這樣追求小巧、大能量的可能為數不多了。

寫到這裡本來想結束的,實在太累,但樂圖產品有個最有特點的功能卻沒有介紹,那就是PMEQ參量均衡器。對於均衡,基本存在下面幾個現象:均衡沒用,還損害音質;不懂、不會玩;一知半解瞎玩。

鐵菊一共12個按鍵(其它國磚通常最多6、7個,這還不算鐵菊一鍵多能),話說這麼多按鍵,能把均衡功能做成一個獨立按鍵的也足見樂圖公司對此功能的重視程度了。目前主流的專業均衡器設備有兩種,一種是多段式均衡器,另一個就是參量均衡,各有各的應用,作為目前民用的隨身播放領域,除了樂圖以外,可能都在使用多段式均衡器,但多段式均衡器在隨身領域我見過的只能做到10段,精度還是不如專業31段的均衡器高,但也勉強夠用,而樂圖的參量均衡由於可自定義頻點和其它專業參數,那精度和靈活性要比10段均衡要高很多,可用性也更強。事實上,在專業音響工程和現場調音領域,均衡器一直是最難精通的重要器材,看似隨便調一下就改變聽感了,但難的是如何調才能讓手裡的耳機聽著好聽,這就不是幾句話能說清楚的了。

很多燒友拒絕EQ的另一個原因是機內默認EQ確實和手裡耳機不搭,聽起來很變扭。雖然樂圖官方也發布了參量均衡的說明書,但怎麼調的好聽卻沒有說明,主要的原因是每個人手裡的耳機不同,頻響曲線就不一樣,怎麼可能一兩個靜態參數就能滿足所有人的不同曲風、不同聽感的需要呢?而且參量均衡在專業領域都是可視化的,能大概看到三頻曲線的走向,而樂圖播放器是純調參數,要靠腦補這個調完後的頻響曲線確實有些難為人了,所以很多手持金菊花的燒友一般也不輕易碰這個功能,當然也可以在電腦上藉助VST插件模擬一下。合理利用高精度的EQ可以彌補整個聽音系統上的某些不足,起到最後的潤色修飾作用,通常都保守設置,要想指望通過修改均衡器把一個聽音系統改頭換面,在保證足夠的不失真情況下,那是做不到的。

這裡僅提供個參考,只針對喜歡聽人聲的燒友,前提是你的耳機接在鐵菊上低頻量感略多,人聲不夠貼耳,當然其它類型耳機也可以試試,畢竟不用這個專業功能實在太浪費了!按照以下參數調整,保存到PMEQ管理->USER6中(這裡可保存6種自定義方案,為了避免意外覆蓋,習慣性保存到最後一個)。

Filter1

80Hz / -3.1db / LSF /0.6

250Hz / +1.2db / BPF /0.7

1000Hz / +1.0db / BPF /0.2

5500Hz / +0.6db / BPF /0.4

10000Hz / +2.2db / HSF /0.3

GroupGain 0

然後到PMEQ菜單應用USER6這個方案,可以同一首歌長時間對比Classic、OFF和USER6的效果,EQ生效會有延遲要多對比才能感覺到細微的變化,如果覺得不好聽則關閉。如果覺得低頻太少,可以適當調高80Hz的增益。

還有就是ATE的功能,也不要忽視他們的存在。如果你的耳機覺得聽厚重的男聲很好,但聽女聲聲線太粗,可以嘗試用用Style K701聽聽。這個音色是模擬K701的調音風格,而不是和701匹配的風格,試想:當你接上K701,滿懷期待地選擇好Style701音色,打開音樂的那一剎那,將會是什麼讓人難忘的效果呢?

上面把鐵菊二重要的功能都試了一遍,至於外觀、操控之類的可以參考其它的網評,這裡只提幾個小細節,一個是最常用的TF卡槽,卡位很有手感,進出順滑,滾輪中間確定鍵是個多維度的功能鍵,除了暫停以外,還可以通過旋轉按鍵打開一個頻譜分析(如下圖),對於喜歡音頻技術的愛好者還是有一定幫助的,當然鐵菊二在操作的人性化上與其它國磚相比,還有進一步的改進空間,畢竟這是一台給業餘的音樂愛好者使用的機器。

如果按飛傲的產品線,鐵菊二應該和X5三屬於同一定位,儘管沒有安卓系統和靚麗的顏值,但其穩定的系統和較高的功率輸出,便攜可運動式設計,專業的屏顯和功能,對於想擁有一台接近金菊花風格的發燒友來說,還是有足夠的競爭力。

最後一張圖:為數不多保留到現在的播放器,來張大合影。估計誰也猜不到我出街喜歡帶哪個。。。

作者:mafa22cn

關注我們

微博:乙迷官博

今日頭條訂閱號:乙迷

即可加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乙迷網 的精彩文章:

下篇:20000元級旗艦間的較量——索尼金磚「尬聊」 AK380
iPhone X支持的FLAC無損音樂格式,到底好在哪?
Beats:你們的頭戴耳機看上去像醫療設備
如何看頻譜圖,來判斷耳機的好壞?
上篇:索尼金磚鎮場——北京燒友聚會壕耳機隨便聽(一)

TAG:乙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