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蓮池大師:自他二利

蓮池大師:自他二利

古云:「未能自利,先能利人者,菩薩發心。」斯言甘露也,不善用之,則翻成毒藥。試反己而思之:我是菩薩否?況雲發心。非實已能也。獨不聞自覺已圓,復行覺他者,如來應世乎?

或謂:「必待已圓,而後利他,則利他終無時矣!」然自疾不能救,而能救他人,無有是處。是故當發菩薩廣大之心,而復確守如來真切之訓。不然,以盲引盲,欲自附於菩薩,而人己雙失,謂之何哉?(《竹窗三筆》)

【譯文】

《楞嚴經》有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這句話本如甘露,如不善於理解運用,則甘露反成毒藥。試加反省,我是菩薩嗎?何況菩薩發心,時時處處皆以利他為先,確實不是自己目前力所能及。又難道沒有留意「菩薩發心」之後還有「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這句經文嗎?

有人說:「假如必定要等到自覺已圓,然後才可以利他,則恐怕終生都沒有利他的機會。」但是要知道,如果連自己的疾病尚且不能治癒,而能救治他人疾病,這是不可能的。因此,學佛既要發菩薩廣大慈悲之心,又須確守如來真切之訓——先必自覺,而後覺他。不然,「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還把自己附會為菩薩,致使自他俱失,這怎麼說得過去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普陀寺 的精彩文章:

在世俗中,佛弟子該如何看待爭取呢
禪話禪畫:生活的層面
兩耳空空,活得自在
生活中處理是非的方法
如何增加修養

TAG:南普陀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