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手握一支常勝的軍隊,可惜不被重用,若效忠曹操,遠勝張遼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東漢末年,群雄逐鹿,割據天下,後來董卓造亂,很多人打著「除董卓,扶漢室」的名義發展自己,意欲稱王稱霸。後來董卓被王允和呂布聯合殺害,董卓所作所為無疑加速和促進了東漢政權的滅亡。也從這個時候,呂布作為諸侯登上了歷史舞台。呂布作為一方政治勢力,麾下人才眾多,其中一人可以說呂布麾下無敵將軍,手握一支常勝的軍隊,卻遭呂布猜忌,可惜不被重用,奪其兵權,若效忠曹操,遠勝張遼。無奈命運最終慘死。
這個人是誰?《三國志》《後漢書》正史之中記載不多,他就是呂布麾下的中郎將高順。呂布本來隸屬於董卓,是董卓麾下六大中郎將之一,因為董卓手底下的編製是按照當時東漢的正軌編製,中郎將的地位在軍中最高,戰時僅次於將軍。呂布殺董卓之後,任職奮武將軍,假節,儀比三司,進封溫侯,與王允同掌朝政。所以提拔高順為中郎將,無疑是呂布集團下,地位最高的。
高順不但地位最高,而且掌握一支常勝的軍隊,那就是他的直屬部曲,將近千餘人,鎧甲兵器都精練齊整,嚴守軍紀軍備嚴整且作戰時相當勇猛,高順每次率領著部隊攻擊敵方陣營,而又很快速的攻陷敵方陣營,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所以高順率領之部隊有為「陷陣營」之美譽。
然而呂布這人雖然,勇猛無比,但是也剛愎自用,見利忘義,猜疑心重,對高順非常不放心,猜忌。尤其是建安元年(196年),呂布麾下大將河內人郝萌在袁術的慫恿下發動叛亂,圍攻呂布,對高順變得更加疏遠,憑藉和魏續有外內之親,奪取高順的兵權,將其所領導的陷陣營士兵給魏續統領。而高順對呂布忠心耿耿,沒有任何怨言,反而屢進忠言於呂布,可惜不被重用,呂布雖知其忠而不能用,讓人遺憾不已。
從建安三年開始,呂布就與劉備、袁術和曹操開始進行征戰,高順在這些戰鬥之中,表現非常厲害,先是和張遼聯合擊敗駐紮在沛縣的劉備、張飛等聯軍部隊,讓劉備投靠了曹操,後又擊敗援救劉備的夏侯惇,導致夏侯惇失去一目,成為盲夏侯。只可惜,呂布不聽陳宮、高順之言,被曹操包圍在下邳城中,最終下邳城破,高順、陳宮被侯成、宋憲、魏續叛將所捉拿,呂布不得已而投降。
後來高順因為心中的忠義,對曹操的不屑,拒絕投降於曹操,最終和呂布一起,慘遭殺害。假如高順效忠曹操,憑藉曹操的用人本事,必然統帥呂布這支并州兵,成為曹操征戰天下的無敵勁旅,其創作的成就或許遠勝張遼。要知道,在呂布麾下張遼才是騎都尉,低於高順,而是呂布和高順死後,張遼才有機會執掌并州兵,成為曹操麾下的威震逍遙津的名將。
可是,歷史沒有如果,高順和張遼這樣的文武兼備的大將,命運如此的不一樣,只能徒增遺憾。


※此人是劉備的棄將,卻極度擅長防禦,如果他協助關羽,荊州不會丟
※此人幹掉了龐統,被劉備怒斬,如果不死,諸葛亮北伐多一員虎將
※三國威震敵國的無敵猛將,沒有張飛和趙雲,第一無人能及
※三國亂世中活得最久的名將,一個擊敗孫權,一個堪稱另一個司馬懿
※三國死得最可惜六大統帥,其中任何一個不死,或影響歷史發展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