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2017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揭曉,三名晝夜節律機制研究者獲獎|奇點實力派

2017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揭曉,三名晝夜節律機制研究者獲獎|奇點實力派

北京時間10月2日下午5點30分,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得主為Jeffrey C. Hall,Michael Rosbash和Michael W. Young。獲獎理由為「發現控制晝夜節律的機制」。

2017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揭曉,三名晝夜節律機制研究者獲獎|奇點實力派

2017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揭曉,三名晝夜節律機制研究者獲獎|奇點實力派

Jeffrey C. Hall教授生於1945年,目前已經退休,居住在緬因州,Hall教授全部的職業生涯都在研究果蠅求偶和行為節律,發現了生物鐘的機制,闡明了性別分化的神經系統基礎。

Michael Rosbash教授生於1944年,工作於布蘭迪斯大學,曾在1990年提出了生物鐘的轉錄翻譯負反饋迴路。

Michael W. Young教授生於1949年,工作於洛克菲勒大學,致力於研究黑腹果蠅睡眠和覺醒的基因控制模式,他的團隊曾發現調節晝夜節律內部時鐘的關鍵基因,為生物鐘學研究做出重要貢獻。

近5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回顧

2016年: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獲獎,獲獎理由是「發現自噬機制」。

2015年:我國科學家屠呦呦獲獎,獲獎理由是「有關瘧疾新療法的發現」。另外兩名獲獎科學家為愛爾蘭的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的Satoshi ōmura,獲獎理由是「有關蛔蟲寄生蟲感染新療法的發現」。

2014年:美國及挪威三位科學家John O『Keefe、May-Britt Moser和Edvard I. Moser獲獎。獲獎理由是「發現構成大腦定位系統的細胞」。

2013年:美國、德國3位科學家James E. Rothman, Randy W. Schekman和Thomas C. Südhof獲獎。獲獎理由是「發現細胞內的主要運輸系統--囊泡運輸的調節機制」。

2012年:英國科學家約翰·戈登(John B. Gurdon)和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獲獎,獲獎理由為「發現成熟細胞可被重編程變為多能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點網 的精彩文章:

國慶長假自製低卡甜品合集
看你瘦臉針打的值不值,只需花費1分鐘
《細胞》子刊:兩周減重25%,德國科學家巧妙結合降糖葯與抗炎葯,製成靶向減肥「神葯」
《細胞》子刊:兩周減重25%,德國科學家巧妙結合降糖葯與抗炎葯,製成靶向減肥「神葯」|科學大發現
2017人工智慧+醫藥健康創新峰會

TAG:奇點網 |